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6)
2023(2964)
2022(2355)
2021(2423)
2020(1887)
2019(4640)
2018(4850)
2017(6931)
2016(5329)
2015(6122)
2014(6419)
2013(5704)
2012(5525)
2011(5180)
2010(5459)
2009(4517)
2008(4443)
2007(4216)
2006(3861)
2005(3773)
作者
(13366)
(10939)
(10912)
(10624)
(7058)
(5258)
(5229)
(4440)
(4236)
(4225)
(3703)
(3649)
(3636)
(3600)
(3599)
(3582)
(3502)
(3385)
(3365)
(3141)
(2957)
(2927)
(2685)
(2649)
(2548)
(2536)
(2449)
(2438)
(2307)
(2296)
学科
教育(18625)
中国(10230)
(8758)
经济(8739)
管理(7949)
理论(7358)
(6970)
(6221)
教学(5695)
(5565)
企业(5565)
(3747)
(3720)
发展(3512)
(3389)
研究(3359)
(3351)
思想(3244)
改革(3196)
高等(3119)
政治(3077)
方法(2923)
思想政治(2849)
政治教育(2849)
治教(2849)
德育(2828)
教育改革(2800)
技术(2761)
学校(2653)
学法(2563)
机构
大学(70008)
学院(63244)
研究(28099)
教育(27068)
(20541)
师范(20424)
(17527)
师范大学(17175)
科学(17095)
管理(15694)
(15563)
经济(14873)
(14820)
中国(14689)
研究所(13326)
理学(13018)
理学院(12673)
北京(12371)
管理学(12192)
管理学院(12049)
技术(11989)
(11939)
职业(11171)
中心(11009)
教育学(10288)
(9791)
(9703)
(9388)
(8801)
业大(7887)
基金
项目(35634)
研究(32484)
科学(29568)
教育(24313)
基金(22480)
(19112)
国家(18787)
成果(16717)
社会(16408)
编号(16028)
(15732)
社会科(15130)
社会科学(15127)
科学基金(15098)
(15067)
课题(14788)
(12792)
基金项目(11026)
规划(10461)
重点(9886)
项目编号(9753)
(9690)
(9437)
自然(9349)
(9253)
研究成果(9181)
自然科(9094)
自然科学(9094)
自然科学基金(8936)
教育部(8934)
期刊
教育(45195)
研究(31745)
中国(25491)
(20251)
经济(20251)
职业(10663)
学报(10502)
技术(9207)
科学(8668)
大学(8567)
(8455)
(7466)
技术教育(6978)
职业技术(6978)
职业技术教育(6978)
学学(6081)
管理(5846)
(5465)
论坛(5465)
农业(5369)
图书(5052)
高等(4994)
成人(4674)
成人教育(4674)
高等教育(4462)
(4350)
(3879)
金融(3879)
职教(3878)
发展(3779)
共检索到115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喻立森  
作者详细论述了教育目的表述的内容结构、层类结构和文字结构,并提出了关于我国教育目的的新的表述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邢剑华  
通过辨析旅游标识、旅游标志、旅游标示、旅游解说等相关表述差异,遵循用语规范原则以及充分反映标志、告示、指示含义的研究要求,确立旅游标示这一规范用语,进而从设置目的、形式及适用范围三个方面明确旅游标示的规范表义,并最终提出旅游标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旅游标示的具体设置目的为分类依据,规范构建包括旅游解说标示、旅游导向标示、旅游安全标示和旅游管理标示四大类的旅游标示系统。旅游标示表述、表义及构成的规范研究为旅游标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及设置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前提与研究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子林  吴君民  
关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表述□宋子林吴君民新财会制度中关于双倍余额递减法是这样表述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直线折旧率两倍的折旧率计算每年折旧额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①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年折旧率÷12②这种表述只说明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楠  徐再军  
2014年1月26日,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但不可忽视的是准则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可能会影响其实施的问题。文章对比IFRS13和FAS157,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输入值的表述。通过对准则定义、应用指南和评估实务的分析,提出输入值应表述为: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反映相关假设的经济技术数据和信息。建议改进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体系,制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指南,以期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荣伟  朱永新  
从教育“是什么”到教育“该如何”的追问过程,也就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教育思想的表达过程中,一直就存在着呐喊与回应,交织着诉说与倾听。但是,在教育成为“公共话题”的今天,关于教育思想的话语却陷入了困境。明确话语主体(谁在言说)、言语的对象(向谁言说)和话语方式的选择(如何言说),是教育思想走向表达自觉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国红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设计普遍存在虚化、泛化和异化现象。为此,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应建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目标表述上应从传统的要素范式走向行动范式,这样才能形成清晰的具有职教特点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路径。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徐拥军  洪泽文  李晶伟  
《档案法》修订草案中的档案定义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建议尊重学理定义,体现档案本质属性,避免循环定义,防止《档案法》调整范围的过度扩张。《档案法》修订草案的语言表述过于随意,建议同一概念前后表述保持一致,避免使用非专业术语、不常用概念,克服口语化倾向,注重立法语言的逻辑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苗福生  
(一)近些年,有不少地方的财政部门结合当地实践,提出了丰富多彩的类似于财政精神的表述语。只是提法不同,有的称之为财政人核心价值,有的称之为财政人的行为准则,有的将之归为财政机关文化建设内容,但目标都是一个:根据财政的行业特点,选择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财政人内心认可的价值目标或行为准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舒立福  王明玉  田晓瑞  张小罗  戴兴安  
森林的燃烧过程极为复杂 ,火行为是森林可燃物燃烧的一系列现象的总和。国内外林火研究人员多年来致力于火行为特征的研究描述 ,在火场范围 (周长或面积 )、火焰特征、火强度、火头的蔓延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其中火强度、火焰高度和火蔓延速度是林火行为的 3大指标。火行为直接受火环境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啸  杨正洪  
我国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屡见于企业财务报告,但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保障会计差错更正准则得以有效遵循的支撑系统,与美国公司由于会计差错更正引起的财务重述相比,有着更多问题值得探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闫实强  
本文首先通过引证关于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几篇经典原文文献,理清该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将国内部分文献对该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同原文文献进行对比,发现国内大部分文献特别是教材对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谬误;最后剖析了这些谬误产生的原因,并对该理论的表述和应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蔡仲旺  周钊宇  郭百红  
马克思先后四次绘制了自己的《经济表》,用以代替魁奈《经济表》,并明确表示要把《经济表》作为概括附在自己著作最后的某个章节中。马克思的《经济表》描述了两部类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原理,在《资本论》中起着承上启下,概括全篇的重要作用。但马克思的《经济表》在形式上交叉繁复,在内容上缺少货币市场,在实用上缺少数理表述,因而略有不足。根据马克思资本循环原理,对马克思《经济表》进行重构,增加了货币市场,给出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再生产模型的动态数理表述,使得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循环原理更加生动直观、完善实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甘露  何佼佼  李佩堂  宋依  吴晓鹏  
研究立足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政治语境存在巨大差异的时代,通过对不同时期四川大邑刘氏庄园文本表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极左时期,庄园的历史情境被现实化,文本在内容表述上体现出明显的阶级选择性,并且逐步用"历史事件"和艺术品取代了实物在文本中的地位,造成了文本表述中历史细节真实的虚无化。1979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阶段斗争话语逐步被抛弃,文本开始进入文物表述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后,在保护和利用这一文物工作方针的引导下,庄园的遗产价值和旅游价值成为文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甘露  何佼佼  李佩堂  宋依  吴晓鹏  
研究立足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政治语境存在巨大差异的时代,通过对不同时期四川大邑刘氏庄园文本表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极左时期,庄园的历史情境被现实化,文本在内容表述上体现出明显的阶级选择性,并且逐步用"历史事件"和艺术品取代了实物在文本中的地位,造成了文本表述中历史细节真实的虚无化。1979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阶段斗争话语逐步被抛弃,文本开始进入文物表述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后,在保护和利用这一文物工作方针的引导下,庄园的遗产价值和旅游价值成为文本表述的基本框架,文物的规模、类型、艺术成就和历史意义促成了文本的历史叙事、文化叙事和地方叙事,也构建出了遗产的核心旅游吸引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士昌  
本文以商务信函为讨论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英汉商务信函中的人际意义表述手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英汉商务信函中的人际意义表述手段方面的区别与语言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正如本斯坦(Bernstein,1972)所言:语言影响着文化,同时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符号和社会文化存在着相互体现的关系,同样,社会文化也必然反映于语言系统中,一种社会结构与人们在这一社会结构中所使用的语言方式存在着直接的相互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社会结构、社会文化与语言行为是一种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互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