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9)
2023(9351)
2022(7757)
2021(7093)
2020(6108)
2019(13443)
2018(13263)
2017(25646)
2016(13710)
2015(15375)
2014(14681)
2013(14686)
2012(13494)
2011(11700)
2010(12308)
2009(11790)
2008(12186)
2007(11493)
2006(10351)
2005(9951)
作者
(38042)
(31676)
(31513)
(29675)
(20365)
(14939)
(14107)
(11995)
(11808)
(11679)
(10688)
(10628)
(10493)
(9976)
(9759)
(9438)
(9432)
(9175)
(8966)
(8923)
(7901)
(7691)
(7555)
(7331)
(7284)
(7206)
(6999)
(6794)
(6346)
(6223)
学科
(79226)
(74719)
企业(74719)
管理(62585)
(60803)
经济(60714)
业经(27090)
(24427)
方法(22925)
(22692)
技术(19833)
(19074)
财务(19049)
财务管理(19026)
企业财务(17958)
农业(16681)
中国(16138)
(15842)
数学(14738)
数学方法(14520)
(14457)
理论(14134)
技术管理(13603)
(13337)
企业经济(12331)
(12323)
(12068)
经营(11843)
体制(10528)
(10139)
机构
学院(198863)
大学(191562)
(86908)
经济(85298)
管理(84316)
理学(70735)
理学院(70132)
管理学(69386)
管理学院(69006)
研究(59975)
中国(51795)
(44041)
(40336)
(33985)
财经(33127)
科学(32485)
(30767)
(29771)
(29576)
中心(28258)
(26504)
北京(25861)
研究所(25563)
业大(25023)
经济学(24897)
商学(24755)
商学院(24549)
财经大学(23876)
农业(23448)
经济管理(22615)
基金
项目(118238)
科学(96167)
研究(93032)
基金(85662)
(71901)
国家(71116)
科学基金(64115)
社会(60902)
社会科(57727)
社会科学(57714)
(49204)
基金项目(45119)
教育(41733)
自然(39282)
自然科(38488)
自然科学(38480)
(38479)
自然科学基金(37886)
编号(37446)
资助(33497)
(32206)
(31942)
成果(30051)
创新(28830)
(26269)
课题(26042)
重点(25944)
(25940)
(25731)
国家社会(24719)
期刊
(109070)
经济(109070)
研究(64445)
中国(45295)
管理(40224)
(39814)
(30557)
科学(23786)
教育(22909)
(22551)
金融(22551)
技术(21380)
学报(21136)
业经(20735)
农业(20423)
大学(17687)
财经(17527)
学学(16533)
经济研究(16106)
(15313)
问题(13875)
技术经济(13867)
(13406)
财会(12003)
会计(11337)
现代(11089)
科技(10835)
(10794)
商业(10375)
经济管理(10313)
共检索到324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一鸣  王君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地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受到内部条件制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内部创新文化,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通过规划促进技术链的整体突破,加大对共性技术的直接投入,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彦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探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实践和机制,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1月14日在北京举办了"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高层座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常务副会长张彦宁出席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执行副会长孙树义、蒋黔贵、陈光复、冯并出席会议,有关政府机构官员、研究机构专家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孙树义主持。本刊根据部分参会代表的发言(本刊有删节,未经发言人审阅),并结合有关材料整理成"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专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2006年3月23日,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应邀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做了关于自主创新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中央提出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阐述了几个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本报告根据录音整理,摘编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建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芳  钱江红  
结合武钢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分析总结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几个方向:自主创新必须是保持常态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必须立足于独步市场的新产品,自主创新必须是“人才强企”战略的延伸,自主创新必须是与自然和谐的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蕊  
民营企业是上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创新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激励机制单一,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竞争力低下。因此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对策。实践证明,只有创新民营企业才能突破制约自身发展的不利因素,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实现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可欣  郭东强  
知识转移作为配置知识的基本手段,实现了知识供需双方的交流、互动和知识的转化,扩展了企业的知识存量,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加强自身科技创新的研究,也要依赖于广泛、深入的知识转移。所以,一方面要促进企业知识吸收、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保持创新思想的多样性。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刚性,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倩  张继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软环境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增强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对创新资源配置进行干预,对创新效益分配进行调控,对创新风险提供各种服务与限制,营造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运行与效率,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软环境主要体现在4方面:观念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体制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保障;机制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文化氛围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土壤。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苏  刘访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中国企业必须加快知识技术创新的速度 ,加快新知识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制 ,才能真正参与国际竞争。企业技术创新体制的建立和运作必需解决好 :国家科技管理体制、企业自身状态的调整和企业与社会环境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春九  蒋兆龙  
处在国际竞争大背景下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事关大局,日显重要。现阶段其主体地位的形成不仅要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为企业提供财税与金融方面的有力支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企业也必须对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良好内部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红倩  杜妍  
技术创新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动力之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是我国当前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企业是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投入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具体实施者,技术创新活动从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产生,以及通过新技术的获取、产业化到商业利益的实现,这个过程必须通过企业的参与才能实现。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着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应从科学指导、社会需求、社会容受能力等几个角度审视技术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首芳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必须让社会各界深刻理解提出自主创新的时代背景,尤其要加深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德水   殷国栋   董红武  
目前,全国金融系统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都在深入讨论提高农行企业素质的问题。我们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所谓银行企业素质,主要是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的统一。提高农行企业素质,就是要实现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其最终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农业银行的职能作用,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长期以来农业银行企业素质不高,我们认为主要是经营方向偏“左”,管理措施不力,改革步子太慢,职工干部素质太低。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慧毅  魏大鹏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管是在工业化时代还是在信息化时代,都离不开制造。中国制造业已形成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但其实力不强,生产效率低下、零部件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高,整体素质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中国制造业应该在政府调控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尽快从单纯引进模式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模式过渡,并且自主创新应以集成创新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