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1)
2023(4757)
2022(3876)
2021(3649)
2020(2739)
2019(6459)
2018(6173)
2017(10006)
2016(6319)
2015(7596)
2014(7628)
2013(6677)
2012(6217)
2011(5505)
2010(5845)
2009(4592)
2008(4539)
2007(4050)
2006(3629)
2005(3459)
作者
(15927)
(13100)
(12813)
(12526)
(8301)
(6247)
(6205)
(5152)
(5127)
(4921)
(4531)
(4437)
(4257)
(4253)
(4226)
(4119)
(4081)
(4029)
(3945)
(3750)
(3521)
(3377)
(3197)
(3180)
(3102)
(3034)
(2969)
(2890)
(2731)
(2730)
学科
(16556)
经济(16526)
管理(14533)
(12614)
(11156)
企业(11156)
中国(9949)
教育(8748)
理论(7987)
教学(7415)
(5633)
方法(5495)
业经(5434)
学法(4982)
教学法(4982)
技术(4913)
地方(4267)
(4155)
学理(4143)
学理论(4143)
(4132)
数学(4037)
数学方法(3851)
农业(3798)
(3646)
政治(3512)
学校(3462)
思想(3440)
思想政治(3304)
政治教育(3304)
机构
学院(77933)
大学(74544)
研究(25891)
管理(24509)
(23578)
经济(22650)
理学(20695)
理学院(20357)
管理学(19650)
管理学院(19500)
中国(18272)
(16731)
职业(16582)
技术(15869)
教育(15728)
科学(15697)
(15640)
师范(15490)
(14317)
(12936)
(12391)
中心(12093)
师范大学(12083)
职业技术(11682)
研究所(11493)
北京(11272)
(11111)
技术学院(10410)
(10370)
(9635)
基金
项目(48444)
研究(43248)
科学(38432)
基金(29901)
教育(26302)
(24820)
国家(24450)
社会(23387)
(22410)
社会科(21856)
社会科学(21852)
编号(21039)
科学基金(20954)
(19069)
成果(17570)
课题(17534)
(15611)
基金项目(15293)
规划(12641)
项目编号(12327)
重点(12074)
自然(11791)
资助(11592)
自然科(11492)
自然科学(11491)
(11297)
自然科学基金(11255)
(11140)
(11024)
(10984)
期刊
教育(33736)
(29382)
经济(29382)
中国(27799)
研究(25236)
技术(15771)
职业(15296)
管理(10861)
技术教育(10466)
职业技术(10466)
职业技术教育(10466)
(9765)
学报(9444)
(9304)
科学(8603)
大学(7934)
(6990)
论坛(6990)
学学(6690)
农业(6404)
(5915)
金融(5915)
图书(5767)
业经(4696)
职教(4675)
经济研究(4147)
书馆(4136)
图书馆(4136)
财经(4120)
成人(3929)
共检索到131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明焱  
以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践为主线,分析了决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因素,从实践课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等方面介绍了学校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及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焕亚  张晓雁  
本文从分析学生职业"软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寻找培养学生职业"软能力"的途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品质的熏陶、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可以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去实现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索了我国高职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闰青  司清亮  
围绕专业基本、专项、综合能力,将职业能力提升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调整实践课时比例,加强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全程实践"培养取得实效。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因此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合理设置课程,建立体现行业、企业特色的培养体系,规范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万成  王桂莲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搭建多层次、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等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骏  
文章分析了职业胜任力导向下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阐述了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矩阵的具体构建及象限分析,进而从基础课程实训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实训体系、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和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系统建设,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应从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校内基地和行企基地四个角度进行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建设,以促进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晋泰  
几年来,很多中职学校出现学生管理难度大、教学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我校借鉴部队的军事化管理思想,对在校中职学生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有效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形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京宁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需要文明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维护学校的稳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要旗帜鲜明地讲稳定、抓稳定、保稳定。强化职校生安全教育,不仅有利于校园安全,稳定,而且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能力可以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文娟  袁红春  葛艳  
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稳定性,经过连续5年的企业大三短学期实训课程,探索出一套系统化、标准化和实践性强的校企合作短学期实训体系。通过加强与实训企业合作的稳定性、慎重选择实训企业和讲师、开展多样化的实训课程、提高实训环境和条件、实施精细的过程化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提升信息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孔建益  陈奎生  
近年来,由于学生规模扩大及企业改制,原计划体制下由政府直接出面干预的高校大学生实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探索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自2005年以来.武汉科技大学积极探索产学合作新模式,大力推动实施校企共建共享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实践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学洪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地方高校是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掌握创造技法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桂林理工大学坚持"服务地方,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创新教育理念,针对地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饶家辉  王宏娟  张乃生  
培养造就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性、渐进性、探索性和个性化原则构建学生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理论基础与实践教育、专业技艺与创新创业、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本土培养与国际化培训相结合,全面促进学生基本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使学生实验、实习、实训、创新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层次化、一体化和综合化,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和持续创新能力培养之目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燕  
目前,在我国的技工院校中,一些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较弱,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不能够很好地向学生传达知识,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新时代下技工院校的教学需求。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技工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技工院校已经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一个就是举办技能竞赛。技能竞赛的参赛学生必须要有专业的教师来作为指导,这就要求其指导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专业化的知识和教学手法,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通过技能竞赛的考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广孚  刘润华  任旭虎  
针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二三四"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思想:在课程体系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奠定创新的基础;注重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和多元化考试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注重自主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创新精神;坚持自主学习四年不断线,坚持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坚持科技活动四年不断线,以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为创新提供优质的培养资源。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方法。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实施了该培养模式后,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晓鹤  程彬  陈济  何健勇  杨桂华  刘影  李娅  
北京市商业学校立足现代服务业员工能力素质要求,服务于企业用人需求,立足学生身心特点和现状,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校企合作、系统构建了"德能兼备、九训共育、人人出彩"的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成长模式。该模式实施后,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显著提高。本成果在职业学校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与创新,取得了全面系统的成功经验,其模式可借鉴、复制和推广;成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引领示范作用突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建国  王琳  
社会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将社会实践教学融入到传统的理论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形式较多,但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