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9)
- 2023(11335)
- 2022(9545)
- 2021(8691)
- 2020(6846)
- 2019(15618)
- 2018(15532)
- 2017(29115)
- 2016(15978)
- 2015(17933)
- 2014(18508)
- 2013(18171)
- 2012(17551)
- 2011(16316)
- 2010(17157)
- 2009(15802)
- 2008(15619)
- 2007(14501)
- 2006(13613)
- 2005(12949)
- 学科
- 济(86335)
- 经济(86256)
- 管理(44430)
- 业(40233)
- 企(30716)
- 企业(30716)
- 地方(26717)
- 中国(26205)
- 农(22228)
- 方法(22211)
- 业经(18684)
- 数学(18529)
- 数学方法(18298)
- 财(16614)
- 地方经济(16093)
- 制(15759)
- 学(15407)
- 农业(15086)
- 银(14552)
- 银行(14541)
- 融(14246)
- 金融(14245)
- 行(14165)
- 发(13199)
- 贸(13153)
- 贸易(13137)
- 策(12641)
- 易(12557)
- 环境(12098)
- 理论(11862)
- 机构
- 学院(234799)
- 大学(229530)
- 济(106319)
- 经济(103849)
- 研究(88547)
- 管理(82360)
- 中国(70450)
- 理学(67120)
- 理学院(66298)
- 管理学(65272)
- 管理学院(64811)
- 财(51414)
- 京(50366)
- 科学(49629)
- 所(45549)
- 江(40948)
- 研究所(39931)
- 中心(39868)
- 财经(37529)
- 农(35205)
- 范(33826)
- 经(33609)
- 师范(33556)
- 北京(33490)
- 经济学(32831)
- 州(32545)
- 院(31665)
- 省(29442)
- 经济学院(28911)
- 业大(27825)
- 基金
- 项目(133375)
- 研究(105915)
- 科学(104221)
- 基金(91864)
- 家(77634)
- 国家(76846)
- 社会(66318)
- 科学基金(65197)
- 社会科(62731)
- 社会科学(62720)
- 省(54094)
- 教育(48694)
- 基金项目(46394)
- 编号(45193)
- 划(44171)
- 成果(39174)
- 资助(38682)
- 自然(37538)
- 自然科(36559)
- 自然科学(36552)
- 自然科学基金(35874)
- 发(35690)
- 课题(33626)
- 重点(30418)
- 发展(29869)
- 展(29356)
- 部(28932)
- 年(27942)
- 性(27835)
- 创(27216)
- 期刊
- 济(142773)
- 经济(142773)
- 研究(85525)
- 中国(59877)
- 财(39653)
- 管理(35183)
- 教育(34956)
- 农(34577)
- 融(31036)
- 金融(31036)
- 科学(28514)
- 学报(28398)
- 技术(23788)
- 经济研究(22963)
- 农业(22888)
- 业经(22791)
- 大学(22413)
- 学学(20536)
- 财经(19420)
- 问题(17758)
- 经(16979)
- 贸(14528)
- 国际(13173)
- 技术经济(13122)
- 世界(12826)
- 坛(12436)
- 论坛(12436)
- 图书(12297)
- 商业(11700)
- 现代(11637)
共检索到407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世民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是我国沟通南北、联动东西的重要枢纽。推进环渤海经济快速发展,应全方位开放,高起点融合,将环渤海地区建成中国重要的超大型都市圈、世界级制造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科技知识经济主导区域。
关键词:
环渤海 经济圈 区域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群力
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渤海新区开发开放”。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丽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中心,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启动和发展速度缓慢。文章通过分析这一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发展进行比较,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国琪
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曹国琪发展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经济区域化和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区域化的经济构建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化生产和协作,它充分体现了规模经济的效率;自由化贸易开辟了比较优势的利益源泉。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设想鼎承了规模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新德 江奔东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关于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报告卢新德江奔东环渤海经济圈(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四省二市)是我国经济区域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地区,保护该区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全局和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邬凤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丽霞 李勇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各省市服务业的发展,将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环渤海经济圈的服务业入手,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七个省市地区,根据其2007年的统计调查数据,根据服务业的投入产出,运用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分析各省市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环渤海经济圈中,有四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效率是非DEA有效的。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这些地区服务业发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环渤海经济圈服务经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服务业 DEA 发展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海燕
本文在分析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探讨了青岛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了青岛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技术协作的指导思想和重点领域 ,并对协作的战略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经济技术协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书瀚 张召利
经济中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济中心带动腹地城市联动发展的经济圈模式已被众多国家或地区广泛采用。通过应用总量分析法、劳动生产率分析和产业区位熵分析等,对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偏低,经济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均衡。因此,环渤海经济圈经济中心应全面集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腹地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差异化发展,推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林
文章对环渤海经济带构建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可行性、发展前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证和探索,提出了建设性的构建设想和工作路线,为环渤海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环渤海 体育旅游 经济圈 发展战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春红
国内外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区域软实力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对环渤海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从区域文化品牌塑造、内容生产创新、集群化发展、产业链完善以及投融资平台打造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提升环渤海经济圈软实力。
关键词:
软实力 文化梯度 内容生产 SWOT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安虎贲 杨帆 杨宝臣
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环渤海经济圈内4省市(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的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均会不同程度地拉动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山东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其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直接而显著的促进作用;山东省和河北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展,其中对河北省的拉动效应较为有限;天津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直接显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而且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彪 杨三变 熊英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环渤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确定了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然后对环渤海地区近三年的各指标进行整理,经过纵横对比分析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008年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认为总体上环渤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内部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进而分析这种不平衡性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资源、环境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主张,以期对环渤海区域循环经济的平衡发展有所帮助,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循环经济 不平衡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谨夫
本文选取环渤海经济圈3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该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进行研究。首先,采取BC~2模型对环渤海经济圈的30个主要城市,从投入产出角度,通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指标来具体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发现各城市投入产出方面与最优值存在的差距;其次通过超效率模型(SE—DEA)对该区域30个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发展有效性进行综合排名,最后得出改进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