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8)
2023(5545)
2022(4634)
2021(3932)
2020(3260)
2019(7130)
2018(6946)
2017(12386)
2016(6450)
2015(7281)
2014(7269)
2013(7390)
2012(7492)
2011(7137)
2010(7554)
2009(7275)
2008(6858)
2007(6391)
2006(6363)
2005(6253)
作者
(20983)
(17625)
(17560)
(17003)
(11110)
(8241)
(7799)
(6792)
(6495)
(6299)
(6182)
(5772)
(5759)
(5635)
(5521)
(5519)
(5192)
(5073)
(4983)
(4773)
(4648)
(4279)
(4242)
(4092)
(4076)
(3929)
(3817)
(3691)
(3569)
(3472)
学科
(57371)
经济(57329)
地方(17809)
管理(17547)
(13190)
方法(12581)
地方经济(12534)
中国(11350)
数学(11059)
数学方法(10962)
(10887)
业经(10491)
(9781)
企业(9781)
(9720)
农业(7892)
(7639)
(6864)
经济学(6720)
环境(6636)
(6597)
(6424)
金融(6424)
(6188)
(6026)
银行(6022)
(5886)
关系(5820)
(5369)
产业(5248)
机构
学院(105326)
大学(104919)
(55724)
经济(54646)
研究(42940)
管理(34914)
中国(33757)
理学(28137)
理学院(27775)
管理学(27362)
管理学院(27153)
(25117)
科学(23291)
(22113)
(22097)
研究所(19481)
中心(19086)
财经(18659)
经济学(18613)
(18117)
(16563)
经济学院(16292)
(14960)
北京(14870)
(14781)
(14635)
(14570)
(14510)
师范(14480)
科学院(13373)
基金
项目(59370)
科学(46645)
研究(45409)
基金(42361)
(36151)
国家(35840)
社会(30914)
科学基金(30252)
社会科(29315)
社会科学(29308)
(23426)
基金项目(21236)
教育(19281)
(18606)
资助(17565)
编号(17362)
自然(16711)
自然科(16264)
自然科学(16261)
自然科学基金(15922)
(15115)
成果(14973)
重点(13801)
课题(13330)
国家社会(13218)
(13147)
发展(13124)
经济(13039)
(12947)
(12659)
期刊
(77082)
经济(77082)
研究(41625)
中国(24191)
(19042)
管理(15649)
(14875)
学报(13824)
(13581)
金融(13581)
科学(13386)
经济研究(13107)
大学(10813)
财经(10581)
业经(10199)
学学(10070)
技术(10050)
教育(9811)
问题(9572)
农业(9425)
(9391)
(7408)
技术经济(7315)
世界(6556)
统计(6515)
国际(6473)
经济问题(6252)
经济管理(5619)
改革(5564)
(5564)
共检索到188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伯平  王曙光  
新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长达4000多公里,横贯苏、鲁、豫、晋、陕、甘、宁、青、新等省区,并将通过路网辐射华东、华北、华南、西北等广大地区。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营运,促进着境内沿桥经济带的发育。鉴于沿桥多数省区属于黄河流域,故将该经济带称之为黄河—陆桥经济带。本文就该经济带的发育与日照桥头堡的作用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一、“路桥”—“商桥”—经济带的演进根据区域经济的一般成长规律和沿桥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黄河—陆桥经济带将经过“路桥”—“商桥”—经济带的发育演进过程。“路桥”:指大陆桥贯通营运之初,仅仅是一条运输通道,主要从事国际过境运输,经济效益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素华  
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誉称。黄河流经自治区的12个市县,流程397公里.婉如一条玉带,染绿了塞上江南的千里沃土,使宁夏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纵观宁夏的发展中、是一部开发、利用黄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易荣华  
本文对比分析了陆桥经济带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异同,论述了它们之间的战略关系,得出了陆桥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应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先实施重点的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祥  
开封位于新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段的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具有一定基础,农产资源丰富,商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苗敬柱  
亚欧大陆桥的东部桥头,系指以连云港港口为龙头,徐州为区域经济中心,两市相连的东陇海沿线地带。徐州市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条件与连云港市对外开放和沿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芮杏文,孙永俭,黄英达,申金升,刘小肃  
新亚欧大陆桥开发正在引起国际上的普遍关注,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已开始陆续启动。本文分析了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经济带建设在我国面向21世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陆桥(中国段)经济带开发的总体战略构想和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梅  朱舜  高丽娜  鲍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春梅  朱舜  
宁西铁路与京沪铁路沪宁段相连接,促成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陆桥经济带形成。双陆桥经济带在长三角经济的极化和辐射以及长三角经济与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是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动力轴"。双陆桥经济带发展对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我国又一个开放经济带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崔冠杰新亚欧大陆桥起自我国江苏省的连云港,登上陇海、兰新大铁路后,在乌鲁木齐上北疆铁路从阿拉山口出境,经中亚地区分两条线通往欧洲。一是经哈萨克、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西欧;二是经哈萨克、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正平,马晓冬,戴先杰,翟仁祥  
本文首先构建用来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继而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 ,对所选择的中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 2 5个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计算 ,求出各城市的竞争力得分 ;接着对所有城市的 6个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 ,将其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较弱、弱四类并相应地做出评价。主要结论是 :绝大多数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皆偏低 ;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力综合得分有较大差距 ,排名前三位的西安、郑州、乌鲁木齐与其后诸城市悬殊很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志发  
开发青海黄河经济带的投融资问题思考刘志发青海作为西部省份之一,如何加快发展速度,缩短与沿海省份的发展差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我认为,为了切实改变青海省的落后面貌,必须重视对黄河流域经济带的培育与发展,即在黄河流域发展水电产业的同时,加大对该...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目前东北基本具备这些条件。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真抓实干精神,要建立选用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要有大力发展民营等非国有经济的具体措施,要实现城乡经济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早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敦平   叶岩松   姚旭敏   刘璇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从农产品产业体系振兴、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振兴以及农业支撑产业体系振兴3个维度构建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13~2022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市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地区乡村产业振兴障碍因子。研究表明:2013~2022年,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产业振兴整体水平相对不高,综合得分位于0.2~0.4区间波动,但呈现上升态势。淮河生态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之间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与维度差异,空间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凹型分布特征。三大维度中,农产品产业体系振兴与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振兴综合得分均值相对较高,但农业支撑产业体系振兴综合得分均值较低。进一步采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得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能源投入与支撑能力不强以及新型业态培育不足是制约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因素。从加强沿淮城市跨区域协同、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及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永生  李永宠  
丝绸之路经过传统畜力阶段到西伯利亚大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阶段再到当今的各方面互联互通阶段。亚欧大陆桥新线地带相对于传统陇海线,优势明显。新线建设对于构建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东部的"多端束状桥"体系、推动沿线丰富资源的开发、净化山西的政治生态、改善山西的经济生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