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7)
2023(2141)
2022(1885)
2021(1666)
2020(1463)
2019(3316)
2018(3254)
2017(6982)
2016(3732)
2015(4314)
2014(4315)
2013(4550)
2012(4410)
2011(3775)
2010(3852)
2009(3512)
2008(3584)
2007(3195)
2006(2933)
2005(2785)
作者
(11264)
(9628)
(9401)
(9196)
(6045)
(4535)
(4231)
(3623)
(3576)
(3432)
(3413)
(3232)
(3221)
(3095)
(3058)
(3047)
(2901)
(2743)
(2696)
(2532)
(2490)
(2357)
(2297)
(2270)
(2176)
(2136)
(2073)
(2044)
(2021)
(1915)
学科
(23047)
经济(23028)
方法(11317)
(11072)
管理(10557)
数学(10511)
数学方法(10404)
(6775)
企业(6775)
(6375)
(5923)
地方(4966)
(4870)
中国(4826)
农业(4532)
税收(4446)
(4422)
收入(4104)
(3823)
业经(3763)
地方经济(3530)
(3172)
贸易(3169)
(3078)
(2867)
(2643)
金融(2643)
环境(2569)
(2560)
(2544)
机构
大学(57378)
学院(57044)
(29639)
经济(29194)
管理(20762)
研究(20717)
理学(17320)
理学院(17149)
管理学(16845)
管理学院(16752)
中国(16581)
(13809)
(12536)
科学(11673)
(10901)
(10764)
财经(10433)
经济学(10131)
研究所(9599)
(9413)
(9208)
经济学院(9186)
中心(9137)
业大(8411)
农业(8355)
北京(7989)
财经大学(7564)
(7150)
(6920)
(6697)
基金
项目(34961)
科学(27416)
基金(26256)
研究(24954)
(23306)
国家(23157)
科学基金(19434)
社会(17350)
社会科(16581)
社会科学(16580)
基金项目(13083)
(12831)
自然(11715)
资助(11573)
自然科(11460)
自然科学(11458)
自然科学基金(11262)
教育(11045)
(10619)
编号(9170)
(8096)
国家社会(8054)
(7985)
重点(7903)
成果(7239)
教育部(6997)
(6927)
人文(6820)
中国(6768)
创新(6626)
期刊
(32573)
经济(32573)
研究(20251)
中国(11573)
(11398)
(9656)
学报(9040)
管理(8235)
科学(8043)
大学(7100)
学学(6718)
农业(6447)
经济研究(5922)
技术(5895)
财经(5705)
(5261)
金融(5261)
(5016)
问题(4640)
统计(4603)
技术经济(4367)
业经(4220)
教育(3781)
(3680)
(3634)
(3585)
决策(3556)
(3552)
世界(3158)
(2943)
共检索到93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廷山  
《工业增加值统计试行方案》中,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和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中国内生产总值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二者的构成项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全有  
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关键在于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这三项指标的计算上。但在实务中,往往出现统计量大和几个统计人员就同一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有不同统计结果,甚至差距较大的情况。本文拟对上述三项指标的理解进行探讨,并试图找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简易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廷荣,李玉珍  
在国民经济核算试点工作中,我们根据全国方案和省补充方案的要求,对增加值的“三者分配”去向指标(即支付给个人、支付给国家、留给本企业或支付给其他单位);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布置到各企业(单位)进行试算。第一种方法:增加值在增加值表中按企业(单位)初次分配的意向,计算“三者分配”的数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生发,林永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信荣  
文化单位由单纯服务型转变为服务经营型,由小文化观念转到大文化观念,由只依靠国家走路转到既依靠国家又依靠自力更生的两条腿走路,这个发展文化事业的新路子,要求统计工作适应它的发展,做好增加值的统计。为此,须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试算事业单位增加值基本表式,其项目如下:一、总收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孔繁文  戴广翠  何乃蕙  
研究与计算增加值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的综合国力和经营规模,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林业增加值计算的主要内容是销售价值加其它使用价值再加包括在制品在内的存货变化价值,减去其生产的中间总消耗而得到的余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思才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现状向思才工业增加值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工业企业乃至一个工业部门、一个地区的工业对社会所作贡献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国家制定的对工业生产活动进行评价考核的六大指标之中,它就占有两席之地,即增加值率和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亚平  
1988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先在9个省市,后又扩展到全国大部分省市进行了新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试点,并重点在几个省市就建立增加值统计进行了尝试。1989年12月上旬国家统计局制度方法司又召开了全国增加值统计试点工作座谈会。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建立增加值统计是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对现行总产值、净产值等反映生产总量指标体系的根本性改造,并为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企业建立增加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波  
在生产理论中,技术及技术进步的特征是用生产函数描述的,但在技术进步的经验估计中,人们常用增加值函数。问题是由增加值函数决定的技术进步的度量是否总是同由生产函数决定的一致?如果不总是一致,那么什么条件下一致,什么条件下不一致。本文讨论这个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宏勇,王剑霞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徐宏勇,王剑霞一、目前工业增加值计算中存在的两点缺陷第一,现价增加值准确性较差。从1993年起.基层统计报表作了部分调整,企业增设了中间物质消耗指标,综合统计部门以此为依据,估算中间投入,并以总产值减去中间投入计算工业增...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亮,聂鹏  
近期工业统计改进工作中,建立了工业增加值的统计,并使其成为工业总量的导向指标。但它同净产值指标一样,也必须解决发展速度计算的问题。 好的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应当具备四个条件:(1) 理论上是正确的,能够用数学方法进行推导验证;(2)通过多年实际统计资料的验证,能够反映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