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9)
2023(3580)
2022(3034)
2021(2808)
2020(2243)
2019(5012)
2018(5237)
2017(8817)
2016(5059)
2015(5891)
2014(6403)
2013(6172)
2012(5856)
2011(5247)
2010(5445)
2009(4843)
2008(4979)
2007(4881)
2006(4431)
2005(4255)
作者
(15809)
(12775)
(12770)
(12384)
(8301)
(6190)
(5975)
(5011)
(5011)
(4841)
(4465)
(4438)
(4429)
(4159)
(4071)
(4022)
(3961)
(3928)
(3888)
(3798)
(3489)
(3210)
(3201)
(3157)
(3065)
(2994)
(2861)
(2784)
(2724)
(2701)
学科
管理(19333)
(18989)
(18270)
经济(18246)
(16540)
企业(16540)
技术(11287)
方法(6427)
中国(5993)
技术管理(5895)
(5861)
理论(5845)
(5343)
教学(4987)
教育(4917)
业经(4899)
(4664)
数学(4641)
(4566)
数学方法(4560)
农业(4158)
(3539)
财务(3522)
财务管理(3504)
(3449)
贸易(3445)
(3403)
(3398)
银行(3394)
(3344)
机构
学院(75974)
大学(73837)
(26725)
管理(26336)
经济(25839)
研究(24390)
理学(21093)
理学院(20831)
管理学(20393)
管理学院(20240)
中国(19382)
(16878)
科学(15162)
(14852)
(13758)
(13027)
技术(12391)
中心(11799)
(11618)
(11459)
师范(11347)
(11329)
研究所(11205)
北京(11162)
职业(10139)
业大(10060)
(9958)
财经(9884)
师范大学(8719)
(8714)
基金
项目(41734)
研究(34375)
科学(31582)
基金(26499)
(22672)
国家(22415)
社会(19101)
科学基金(18753)
(18239)
社会科(17979)
社会科学(17974)
教育(17117)
编号(16098)
(14516)
成果(13691)
基金项目(13633)
课题(11774)
自然(11019)
自然科(10736)
自然科学(10736)
资助(10688)
自然科学基金(10530)
(10050)
(9828)
项目编号(9655)
重点(9641)
(9342)
创新(9142)
(8907)
(8732)
期刊
(37078)
经济(37078)
研究(26164)
中国(22408)
教育(17338)
(12829)
技术(12023)
管理(11507)
(10556)
学报(10453)
科学(9912)
大学(7978)
(7027)
金融(7027)
学学(6924)
农业(6896)
图书(6838)
业经(6305)
(6206)
论坛(6206)
职业(6028)
技术经济(5848)
科技(5219)
书馆(5140)
图书馆(5140)
经济研究(4959)
财经(4928)
问题(4357)
(4351)
财会(4324)
共检索到132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德堋  
近几年来,报刊上对技术引进开展了讨论,有关领导部门也组织研究了这个问题。但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认识尚未完全统一起来。这就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技术引进工作。笔者想对技术引进的概念谈一点看法。什么是技术引进?我认为廓清它的概念是政策的需要,是有实际意义的,不是学究式的争论。它将牵涉到一系列政策界限问题。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小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85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以来,为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实践中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明哲 ,陈箭  
技术引进是实现技术进步的一条捷径。中日两国战后各自走出了不同的技术引进道路。一、中国的技术引进及战略中国从50年代起到80年代末,经过近40年的努力共引进技术(包括设备进口)15000多项,用汇约300亿美元。(一)技术引进概况中国的技术引进大致经历了五个不同阶段。①50年代为技术引进的初始阶段。主要从苏联和东欧各国引进技术和设备共450项,用汇27亿美元。其中成套设备引进约占用汇总额的90%以上。这一阶段,技术引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洪宝华  许质武  
技术引进是促进技术进步、发展国家经济、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捷径,这已经被世界各国技术引进实践充分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地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必须看到,在我国众多的引进项目中,有许多项目经济效益不好,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引进的作用,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没有很好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等前期工作,特别是缺乏一套完整客观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雪莲  奉公  
文章对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技术引进状况进行了系统考察,日本农业技术引进模式变化为盲目模仿→消化吸收→改造创新;与农业技术引进相对应,日本的农业发展也经历了从模仿先进农业技术到改良传统农业技术、再到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的过程。探讨了日本农业技术引进的管理制度,以水稻为例对作物良种引进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对日本引进农业技术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连英  
技术贸易与一般商品贸易一样包括进出口两个方面,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中是以技术引进为主的。技术引进包括软件引进、硬件引进以及智力资源的引进这样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大受益于国际技术贸易。但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复着一条路子:引进——使用——落后——再引进的低层次循环。所以,卫生行业如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技术再出口,以卫生技术带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即实现行业技术引进良性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子华  梁锡康  陈洁  张群孝  周国钧  
技术引进是一项复杂的、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管理过程。技术引进项目可包括技术、设备、仪器和机器等。一般技术引进程序包括申请审批、筹集资金、技术论证和可行性评价等。经济效益是技术引进论证的重要原则之一。目前采用的方法不少,如费用效率、投资回收期法、寿命周期费用换算法、受益指数评价法和线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宇晖  
关于避税概念的探讨孙宇晖避免双重征税和反避税是国际税收研究的两大主要课题。然而,从理论界的讨论中可以看到:目前关于避税的概念,特别是在避税是否合法的问题上,还存在着种种分歧意见。由于避税概念的内涵尚不确切,反避税的态度、方法或手段就不可能取得一致。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厚强  李立华  何长娟  
在物质资料日益丰富的当代社会,人类对精神需求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种专注于探索自我的旅游形式——精神旅游逐渐流行起来,并作为一个全新的学术概念走入学者视线。进入21世纪,国外学者开始对精神旅游开展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国内旅游学界虽早对旅游的精神维度有了深入探讨,但对精神旅游的关注和研究则稍显滞后。为了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参与,更好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文章以精神旅游的界定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对精神旅游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专门研究和论述。文章认为,精神旅游是旅游者以主动获取精神增益为目的而踏上个人旅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冠生  
最近,我们对上海市三十多家企业技术引进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之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仍然要花大量外汇向外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以下简称零部件),这不能不影响到引进技术的效果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仅举二个企业为例:上海刀片厂1980年引进了不锈钢刀片生产线,1986年引进了双层刀刨生产线,现在每年要用60—70万美元向外购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长春  刘文革  
经济发展与技术引进──基于小岛模式之探讨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高长春,刘文革落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仅存在储蓄(投资)和外汇(外贸)两缺口,而且更明显地受技术短缺的困扰和制约。探讨经济发展与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要素内在规律,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德涌  
如果以1986年7月全国第一次软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召开作为软科学研究在中国正式兴起之日的话,迄今将近7个年头了。许多软科学界同仁希望能对软科学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界定。本文将在介绍国内外看法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志田  
引进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引进技术本身的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而且涉及选择能力、谈判能力、消化吸收能力和二次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到目前为止,对引进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本文拟就引进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中的一些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