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8)
- 2023(17901)
- 2022(14982)
- 2021(13748)
- 2020(11307)
- 2019(25659)
- 2018(25827)
- 2017(48537)
- 2016(26510)
- 2015(29685)
- 2014(29757)
- 2013(29369)
- 2012(27228)
- 2011(24601)
- 2010(24860)
- 2009(22657)
- 2008(22200)
- 2007(20155)
- 2006(18102)
- 2005(16333)
- 学科
- 济(111538)
- 经济(111346)
- 管理(79373)
- 业(77487)
- 企(64133)
- 企业(64133)
- 方法(43712)
- 数学(35436)
- 中国(35363)
- 数学方法(35065)
- 农(32657)
- 业经(28660)
- 地方(28284)
- 学(24850)
- 技术(24788)
- 财(24636)
- 农业(22244)
- 理论(20554)
- 制(20359)
- 环境(19648)
- 和(19605)
- 贸(18519)
- 贸易(18501)
- 银(18232)
- 银行(18180)
- 易(17826)
- 行(17489)
- 融(17455)
- 金融(17453)
- 发(17021)
- 机构
- 大学(378272)
- 学院(377859)
- 济(149181)
- 管理(147871)
- 经济(145748)
- 研究(132058)
- 理学(126597)
- 理学院(125093)
- 管理学(122931)
- 管理学院(122232)
- 中国(98347)
- 京(82923)
- 科学(82138)
- 财(68150)
- 所(66961)
- 农(62207)
- 研究所(60627)
- 中心(59074)
- 江(58281)
- 业大(55773)
- 范(53425)
- 财经(53402)
- 北京(53212)
- 师范(52945)
- 经(48384)
- 院(47939)
- 农业(47936)
- 州(47387)
- 经济学(43614)
- 师范大学(42641)
- 基金
- 项目(253333)
- 科学(199575)
- 研究(188576)
- 基金(180972)
- 家(157468)
- 国家(156027)
- 科学基金(133962)
- 社会(119216)
- 社会科(112189)
- 社会科学(112157)
- 省(100758)
- 基金项目(96229)
- 教育(86483)
- 自然(85271)
- 划(84278)
- 自然科(83239)
- 自然科学(83222)
- 自然科学基金(81751)
- 编号(77491)
- 资助(72638)
- 成果(63380)
- 发(57678)
- 重点(57034)
- 创(55614)
- 部(54901)
- 课题(54507)
- 创新(51229)
- 国家社会(48209)
- 科研(47194)
- 项目编号(47126)
- 期刊
- 济(175311)
- 经济(175311)
- 研究(116779)
- 中国(82926)
- 学报(59270)
- 农(58241)
- 管理(57573)
- 科学(56082)
- 教育(51608)
- 财(50305)
- 大学(45090)
- 学学(41870)
- 农业(40227)
- 技术(35866)
- 融(34559)
- 金融(34559)
- 业经(30084)
- 经济研究(26704)
- 财经(25985)
- 问题(22644)
- 经(22278)
- 图书(21994)
- 业(21328)
- 科技(20955)
- 技术经济(19849)
- 坛(17761)
- 论坛(17761)
- 现代(17635)
- 理论(17611)
- 版(17267)
共检索到579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苗艳丽 张建波
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是世界工业化过程中的一条宝贵经验。技术创新在推进传统工业化的过程中,因只注重经济效益而轻视生态环境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重新审视技术创新目标,将环境变量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函数,使之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未来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生态 社会 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福扬 刘红玉
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有序及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是社会内在的和谐发展动力。在分析我国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化技术创新 社会和谐发展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炳军 曹斌 周方
构建创新生态共生系统对转型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基于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框架,测度了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以及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产生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呈现“显著抑制—显著促进”的演变过程;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及污染程度低的地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恒毅 宋娟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有色金属钨及硬质合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两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对象,分析组织资源、网络资源、系统资源的形成机理及其在系统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构建过程中,组织资源、网络资源、系统资源是相互作用,共同演化的关系。网络资源对系统资源、组织资源形成产生正向作用;系统资源对组织资源、网络资源形成产生正向作用;组织资源对网络资源、系统资源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系统构建 演化 资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凯凡 牛冲槐 牛彤
在构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度了我国30个省市区(西藏除外)的环境污染指数,运用S-SBM模型对2009—2013年间我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型效率进行评价,并与利用BCC模型计算的传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基本协调,除东部地区外,各区域生态化转型效率均低于技术创新效率;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吉林等省市区生态化转型相对有效,江苏、湖南、福建、海南、安徽、甘肃、青海等省市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型效率大于技术创新效率,黑龙江、新疆、内蒙古、云南、山西生态化转型效率最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翔
本文基于2008-2017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及其他因素对工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持续动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是重要的中介变量。环境规制并非会无条件对工业结构高级化发挥倒逼作用,区位异质性也能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及FDI的交互效应产生重要影响。要推动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应树立系统性思维,注重环境规制与创新驱动政策的相互协同,推行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构建面向绿色工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提升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水平,不断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和层次。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产业转型 工业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宗宏 叶初升
本文介述了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两类具有演化倾向的文献,即新熊彼特主义和后发工业化文献,前者立足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而后者则以那些致力于经济和技术追赶的后发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两类文献都发展出了自身的概念框架,并得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和观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巍
金融支持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文章利用1990-2013年中国的样本数据,运用VAR模型,研究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证实三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机制。通过Grange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金融发展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升级对金融发展的贡献率呈现逐步增加直至平稳态势;技术创新对自身贡献起主导作用,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对技术创新有一定贡献;产业升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旭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必然也要步入和谐发展阶段。本文通过探讨发展资本市场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得出资本市场的和谐发展要遵循哲学理论"度"的原则,进而总结出发展我国和谐资本市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结论。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和谐社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伍佳妮
通过文献研究,将政府作为、生态意识、社会资本、技术能力、资源支持和绿色营销能力6个因素作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的关键因素,构建了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基于来自国内262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AMOS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结果显示:政府作为、生态意识、社会资本、技术能力和绿色营销能力5个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综合绩效有正效应且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提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生态化 生态化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伍佳妮
通过文献研究,将政府作为、生态意识、社会资本、技术能力、资源支持和绿色营销能力6个因素作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的关键因素,构建了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基于来自国内262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AMOS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结果显示:政府作为、生态意识、社会资本、技术能力和绿色营销能力5个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综合绩效有正效应且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提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生态化 生态化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伍佳妮
通过文献研究,将政府作为、生态意识、社会资本、技术能力、资源支持和绿色营销能力6个因素作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的关键因素,构建了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基于来自国内262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AMOS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结果显示:政府作为、生态意识、社会资本、技术能力和绿色营销能力5个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综合绩效有正效应且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提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生态化 生态化技术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文
近年来,江苏省收费管理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促发展、推改革、稳价格、安民生"的工作主线,以完善资源环境价费体系和缓解民生价费矛盾为重点,以规范价费行为、建立健全价费监管制度为突破口,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治乱减负、优化环境,为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金融危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收费工作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就创新收费监管思路作粗浅探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志晋
从"人与自然"或"自然—科技—经济—社会—人类"这一共生的大系统中来研究技术创新,就不能把技术创新仅仅视为一种经济过程,而必须把它看作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社会、人类、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整合的共生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它与以往传统的技术创新以及早期的适用技术创新,都有了质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真正表征和体现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关系,代表了技术创新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过程,越来越成为我们构建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正确的技术抉择和重要的技术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