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027)
- 2022(2786)
- 2021(2537)
- 2020(2174)
- 2019(4880)
- 2018(4827)
- 2017(9391)
- 2016(5176)
- 2015(6095)
- 2014(6474)
- 2013(6758)
- 2012(6659)
- 2011(6091)
- 2010(6430)
- 2009(6022)
- 2008(6008)
- 2007(5657)
- 2006(5249)
- 2005(5359)
- 2004(4649)
- 学科
- 济(23978)
- 经济(23932)
- 管理(17458)
- 业(16713)
- 企(13000)
- 企业(13000)
- 方法(8391)
- 中国(8322)
- 农(8146)
- 财(7768)
- 数学(6631)
- 数学方法(6444)
- 制(6366)
- 业经(5659)
- 农业(5588)
- 银(5221)
- 银行(5218)
- 学(5175)
- 行(5006)
- 地方(4938)
- 贸(4906)
- 贸易(4900)
- 易(4685)
- 理论(4667)
- 融(4649)
- 金融(4649)
- 税(4594)
- 税收(4300)
- 收(4265)
- 人民(4013)
- 机构
- 大学(82443)
- 学院(81616)
- 济(35511)
- 经济(34655)
- 管理(30525)
- 研究(29335)
- 中国(25092)
- 理学(24970)
- 理学院(24688)
- 管理学(24251)
- 管理学院(24112)
- 财(19903)
- 京(18461)
- 科学(16269)
- 所(15685)
- 财经(14307)
- 江(14063)
- 中心(13409)
- 研究所(13356)
- 经(12791)
- 北京(12709)
- 范(12008)
- 师范(11927)
- 农(11896)
- 州(11143)
- 经济学(10415)
- 财经大学(10405)
- 省(10269)
- 院(10102)
- 师范大学(9611)
- 基金
- 项目(43473)
- 科学(34157)
- 研究(33481)
- 基金(31021)
- 家(26028)
- 国家(25748)
- 科学基金(22134)
- 社会(21001)
- 社会科(19775)
- 社会科学(19768)
- 省(16557)
- 基金项目(15834)
- 教育(15635)
- 编号(14440)
- 自然(13833)
- 划(13832)
- 自然科(13500)
- 自然科学(13498)
- 资助(13290)
- 自然科学基金(13227)
- 成果(12888)
- 课题(10018)
- 部(9968)
- 重点(9570)
- 发(9210)
- 性(8919)
- 教育部(8754)
- 项目编号(8585)
- 人文(8524)
- 大学(8453)
共检索到146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石生
我国居民长期以来储蓄倾向很高、消费率偏低,而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大最终需求对GDP增长贡献度中,消费一直占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消费,带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促进居民消费的国外经验借鉴,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对于扩大居民消费的对策进行了研讨综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传龙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扩大内需,启动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各异,设想较多,特作如下综述。一、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一国经济选择了市场经济,则市场需求及增长速度就会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国光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突出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这既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目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居民生活消费问题真正受到重视,是我国经过市场化改革,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缺经济消除,经济生活中市场需求约束日益明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近年来,在外部环境恶化、出口拉动空间收窄、内需潜力未能有效释放、大国经济安全等诸多因素考量下,扩内需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项政策目标。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再次将扩大内需放在经济工作四大着力点之首。可以说,政府的战略意图是非常清楚的,但从目前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却并不那么简单。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政府(包括超大的甚至垄断的国有企业)掌握和配置的公共资源比重仍然偏大。长期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公共投资的力度一直很大。尽管在公共财政理念下压缩经济建设支出已经倡议了好多年,但实际经济生活中政府直接间接投资和干预并未减少许多,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速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家新 赵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霓 王怡璞
近日,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相关规定。文章结合了信息产业的特性与经典消费理论,从税收政策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促进信息消费的相关政策。在剖析信息消费的内容与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文章从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增大信息消费供给、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以及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多个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信息消费的相关具体税收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增强信息企业的创新能力、拓展新兴信息服务形态、改善消费环境、拉动中小信息企业发展、发展电子商务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与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
信息消费 税收政策 就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将"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样,继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扩大内需"在我国面临着又一次机遇。由于"4万亿元救市计划"不可能重来,扩大内需的手段面临转型,即从直接的财政投入转变为间接的税收支持。本文在重新认识扩大内需的内涵和外延、重新梳理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税收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机理,并力求从税制保障和减税策略两个方面实现扩大内需的"多赢"效果。
关键词:
扩大内需 税制改革 减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依绍华
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本文主要从流通业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流通效率改善对扩大内需积极影响,进而指出流通业在扩大内需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流通业实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包括完善"营改增"试点、清理不合理的收费政策、改善商业环境、创新流通方式、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推动国内流通企业"走出去",创新消费方式等,将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消费,从而提高流通效率,以实现流通业对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流通业 扩大内需 流通效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关键词:
消费安全 消费信心 扩大内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园
需求不足,农村市场扩张无力,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认为正确运用价格杠杆,制定农产品支持性价格政策,促进农民扩大内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价格杠杆 农民 扩大内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琴 姜彩楼
本文实证检验了扩大内需对中国工业创新的影响,发现有效需求增加对工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扩大投资倾向于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等要素密集型领域,容易对技术密集型产业产生"挤出效应",抑制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对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非常显著,而工业长期依赖的技术引进抑制了技术创新。最后,从培育新产品"领先市场"、优化投资结构和优化工业创新体系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工业创新 影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