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16)
- 2023(2851)
- 2022(2596)
- 2021(2456)
- 2020(1975)
- 2019(4574)
- 2018(4742)
- 2017(8701)
- 2016(5096)
- 2015(5828)
- 2014(6166)
- 2013(6045)
- 2012(5647)
- 2011(5035)
- 2010(5164)
- 2009(4835)
- 2008(5044)
- 2007(4829)
- 2006(4567)
- 2005(4386)
- 学科
- 税(21627)
- 税收(20193)
- 收(20026)
- 管理(15099)
- 济(13778)
- 经济(13751)
- 业(12237)
- 企(11030)
- 企业(11030)
- 财(10248)
- 中国(5280)
- 务(5105)
- 理论(5104)
- 财务(5096)
- 财务管理(5078)
- 企业财务(4742)
- 财政(4720)
- 制(4660)
- 农(4444)
- 教育(4406)
- 政(3990)
- 教学(3966)
- 和(3919)
- 学(3767)
- 业经(3762)
- 方法(3708)
- 地方(3280)
- 法(3160)
- 体(3052)
- 收入(3019)
- 机构
- 学院(67549)
- 大学(64935)
- 济(22049)
- 经济(21252)
- 财(20786)
- 管理(20549)
- 研究(20459)
- 中国(17912)
- 理学(15911)
- 理学院(15683)
- 管理学(15350)
- 管理学院(15217)
- 京(14543)
- 江(13965)
- 财经(13538)
- 科学(12177)
- 经(11898)
- 税(11254)
- 所(10984)
- 州(10974)
- 省(10323)
- 北京(9960)
- 务(9720)
- 财经大学(9530)
- 范(9526)
- 中心(9474)
- 师范(9443)
- 局(9042)
- 职业(8856)
- 技术(8831)
共检索到126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磊
应税所得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营业、投资、劳动等而获得的可用货币单位计算的一切收入,扣除为取得这些收入所需费用后的余额。应税所得不应仅限定为合法所得,也不应把偶然性、临时性所得排除在应税所得之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树民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从纵向公平的角度,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800元的税前扣除标准不宜提高,可以通过扩大最低税率级距的办法对中等收入者进行照顾。从横向公平的角度,不宜实行不同地区不同税前扣除标准。对于已有工资薪金所得并已进行税前扣除的个人获得的劳务报酬、稿酬等应全额征税,不再进行税前费用扣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予磊
一、所得税会计的教学思路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间的差异由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间的暂时性差异造成,这种暂时性差异影响到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但是并不影响企业当期应交所得税,并确认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符合相关确认条件时)。在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出来的利润总额中与所得税法规定不一致的项目,如工资薪金、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资产损失等内容并计算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在对计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艳平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该方法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创新点是从资产负债表角度出发,提出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并且当税率或计算基础变动时,按照预期税率对递延资产或负债进行调整。其优点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更符合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均平
企业所得税会计是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规定之间的差异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和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两者关于企业所得税规定之间的差异有新的变化。本文阐述了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所规范的新所得税会计方法特点,探讨了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工作和税收征收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规协调的几点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宏伟 杨景芝
BT项目在推动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国家尚未发布有关其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的统一政策,导致税务局和企业在实务中面临较大困扰。本文从BT项目企业所得税缴纳现状入手,对BT项目的所得税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BT项目 所得税 营业税 利润 税收优惠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鹰彪
关于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杨鹰彪所得税会计是一门以所得税法令规定为准绳,以会计所归集的企业各项交易活动的合法凭证为依据,于年度终了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结算、编报、完纳企业所得税的专门会计。对所得税会计,在许多西方国家对其理论上的研究和实务上的运用,已...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丽 牛杰 夏宏伟
本文阐述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规定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应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将中等收入家庭纳入免税行列,同时,取消无住所纳税人的附加费用扣除,废止外籍人员各种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基本费用扣除应反映地区差异。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维华
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缴税额,是乡镇企业和国营小型企业交纳所得税的主要方式.自八级超额累进税实行以来,已经进行过调整与更新,形成了现在普遍应用的新八级超额累进税.鉴于它在实际计算各季度应预交所得税时,换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易直接计算和直观看出各季度应税所得额所应负担的所得税的数额等起见,笔者对如何简化计算应预交所得税额提出一些新看法,并用对比分析方法加以说明.一、现行的计税方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任寿根
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探讨任寿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行为必须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税收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之一。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来看,内外资企业执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建英 薛荣芳
目前我国实行的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本文通过对税法体系的选择、纳税人的确定、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选择、税收优惠的选择等具体问题的探讨,阐明了企业所得税统一的具体构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温美琴
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并存的问题基础上,对两法合并后应遵循的原则、纳税义务人、税率、税基及税收优惠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为群 戴悦
本文根据税收法定、量能负担原则,探讨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有关奖金所得、福利费所得、保险赔款所得和其他某些免税所得项目的合理性问题。本文认为,免税项目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充分体现税法的公平性、确定性、透明性和高效性;个人取得的公益性奖金所得的免税范围需要规范与限制,而促进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奖金可加大免税力度;对福利费所得的免税形式应多样化,但要严格限制现金福利所得的免税,并对免税的非现金福利所得作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保险赔款所得的免税应全面考虑赔款项目、数额和实际用途;应逐步取消个人取得的股票转让所得、特殊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免税项目 税收法定 量能负担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浙江省诸暨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石济海
税收征管的实践证明,企业所得税管理体制问题,即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系统和地方税务局系统同时负责征收和管理(简称“一税两管”),是企业所得税管理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一税两管”使税收征管成本不断增加、税收执法力度严重弱化、各种矛盾不断出现,给征纳双方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一税两管”的弊端,必须从完善立法、明确征管范围、完善收入分享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企业所得税管理体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红晓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应实行交叉型的分类综合所得税模式,以家庭为申报单位征收,综合扣除额根据收入水平中等偏上家庭的实际年收入额确定并实行指数化调整,个人所得税应实行四级超额累进税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