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4)
- 2023(11464)
- 2022(10115)
- 2021(9868)
- 2020(8319)
- 2019(19534)
- 2018(19962)
- 2017(37506)
- 2016(21439)
- 2015(24580)
- 2014(25127)
- 2013(24426)
- 2012(22883)
- 2011(20690)
- 2010(21272)
- 2009(19450)
- 2008(18873)
- 2007(16837)
- 2006(15335)
- 2005(13993)
- 学科
- 济(77238)
- 经济(77138)
- 管理(57531)
- 业(52904)
- 企(43139)
- 企业(43139)
- 方法(35786)
- 数学(30875)
- 数学方法(30477)
- 中国(28321)
- 教育(23368)
- 农(21972)
- 财(20151)
- 学(19229)
- 制(16951)
- 业经(16752)
- 理论(16694)
- 地方(15775)
- 贸(14532)
- 贸易(14519)
- 农业(14131)
- 易(14113)
- 银(13754)
- 银行(13721)
- 和(13275)
- 技术(13236)
- 行(13105)
- 环境(11798)
- 融(11767)
- 金融(11766)
- 机构
- 大学(305488)
- 学院(298760)
- 管理(114939)
- 济(110889)
- 经济(107992)
- 研究(100976)
- 理学(98220)
- 理学院(97055)
- 管理学(95368)
- 管理学院(94800)
- 中国(72726)
- 京(67807)
- 科学(61992)
- 财(54921)
- 所(50875)
- 范(48721)
- 师范(48422)
- 江(46419)
- 研究所(45804)
- 中心(45364)
- 北京(44510)
- 农(43501)
- 财经(42992)
- 业大(41616)
- 师范大学(39460)
- 教育(39185)
- 经(38715)
- 州(37730)
- 院(36263)
- 技术(34311)
- 基金
- 项目(192470)
- 科学(151192)
- 研究(149352)
- 基金(135238)
- 家(115538)
- 国家(114418)
- 科学基金(97321)
- 社会(89527)
- 社会科(84398)
- 社会科学(84377)
- 省(75933)
- 教育(74827)
- 基金项目(71713)
- 划(65462)
- 编号(65041)
- 自然(61877)
- 自然科(60336)
- 自然科学(60322)
- 自然科学基金(59193)
- 成果(56389)
- 资助(56047)
- 课题(46793)
- 部(44088)
- 重点(43488)
- 发(41358)
- 项目编号(40101)
- 创(39511)
- 年(38331)
- 教育部(38318)
- 大学(36939)
- 期刊
- 济(126966)
- 经济(126966)
- 研究(102667)
- 中国(64786)
- 教育(63933)
- 学报(43852)
- 管理(42394)
- 科学(40481)
- 财(39841)
- 农(39442)
- 大学(34131)
- 学学(30095)
- 技术(29352)
- 农业(27248)
- 融(27160)
- 金融(27160)
- 业经(21032)
- 财经(20677)
- 图书(20039)
- 经济研究(19104)
- 经(17489)
- 问题(17090)
- 理论(16411)
- 实践(15252)
- 践(15252)
- 职业(15233)
- 坛(14304)
- 论坛(14304)
- 技术经济(14077)
- 科技(13675)
共检索到461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永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典
一、建立教育体制,教育科学研究要先行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在90年代,要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并且强调指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走出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奠定基础。”要完成如此重要的奠基工程,建立教育新体制,教育科学研究要先行。各级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一、成立高教所(室)协作组的原因高教所(室)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队伍,多年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将这支重要队伍组织起来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高教学会换届后,我们在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提出了要组织成立全国高教所(室)协作组的意见,得到了大家一致赞成。原因有如下几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今年有两件大事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一件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智蕴 刘海飞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其策略应从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应机构、手段以及确立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教育国际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克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宏安
以《教育的科学研究》一书中提出的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原则为出发点,对教师研究的选择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论、交流研究结果四个方面做出新的思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三桂
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理论上的突破必须伴随于研究方法的变革和革新,这正如科学发展史表明:新的理论的诞生往往得益于方法上的革新。因此,随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和拓宽,研究方法必然会呈现纵横交错的局面,纵观其变化和发展,具有如下一些趋势。一、重视运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领域的核心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既要身体力行,在本职岗位上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发展目标,同时,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理念,为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近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布了授予王承绪教授、潘懋元教授"高等教育研究突出贡献奖"的决定,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了建院3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13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北京大学举办了教育学科恢复30周年庆祝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分别到会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晓昌
当下正在进行的教育强国建设大讨论,是新中国70多年教育改革发展延续历史荣光、定位现实坐标、面向时代使命的交织重叠。在这一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教育改革历程中,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既深发于其中,也要重新审视学术研究助力强国建设的实现途径。笔者从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决策咨询研究角度谈谈当前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误区。误区一:“宰牛用杀鸡刀”。小题大作是论文写作中常见的方式,俗语称“杀鸡焉用牛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建于1978年5月,原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4年2月经原教育部批准改所.这是全国第一所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也是全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7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高等教育学重点学科点.全所现有专职科研人员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和助研13人,助教3人;政工人员1人,行政人员2人,资料人员2人.还有兼职科研人员44人.设有四个研究室: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2月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其前身为建于1980年4月的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人员截至1991年底,全所共有在职人员22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7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助教2人),情报资料研究人员2人(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1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克利 孙宗禹
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当前,既要克服高等教育研究脱离高等教育实践的倾向,也要克服高等教育实际工作者远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局面。而加强院校研究是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 科学研究 实践 院校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造桓 吴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参与。浙江大学从三个层面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是教育学院和高教所进行的专业研究;二是高教研究会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开展的重点研究;三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的群众性自发的管理研究、院校研究、课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以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教育科学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