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842)
- 2022(4134)
- 2021(4243)
- 2020(3806)
- 2019(8816)
- 2018(9622)
- 2017(17883)
- 2016(10465)
- 2015(11965)
- 2014(12098)
- 2013(11657)
- 2012(11103)
- 2011(10055)
- 2010(10708)
- 2009(10201)
- 2008(10291)
- 2007(9415)
- 2006(9003)
- 2005(8667)
- 2004(7656)
- 学科
- 济(35062)
- 经济(35005)
- 管理(26535)
- 业(20715)
- 中国(16201)
- 企(15927)
- 企业(15927)
- 制(14624)
- 方法(13355)
- 数学(11912)
- 数学方法(11780)
- 财(11227)
- 农(11011)
- 银(10188)
- 银行(10179)
- 行(9854)
- 体(9561)
- 教育(9318)
- 融(8014)
- 金融(8012)
- 体制(7964)
- 税(7817)
- 业经(7502)
- 度(7500)
- 制度(7499)
- 税收(7464)
- 收(7384)
- 贸(7312)
- 贸易(7297)
- 易(7140)
- 机构
- 大学(141698)
- 学院(136243)
- 济(56257)
- 经济(54776)
- 研究(48067)
- 管理(46788)
- 中国(41343)
- 理学(37420)
- 理学院(36980)
- 管理学(36317)
- 管理学院(36043)
- 财(34121)
- 京(31712)
- 科学(25791)
- 江(24817)
- 所(24496)
- 财经(23906)
- 中心(22306)
- 北京(21553)
- 经(21417)
- 范(21257)
- 研究所(21135)
- 师范(21106)
- 州(19739)
- 农(19312)
- 经济学(17411)
- 财经大学(17360)
- 院(16990)
- 师范大学(16411)
- 省(16187)
- 基金
- 项目(72186)
- 研究(60089)
- 科学(54916)
- 基金(48386)
- 家(40039)
- 国家(39630)
- 社会(35644)
- 社会科(33519)
- 社会科学(33510)
- 科学基金(32774)
- 教育(30614)
- 省(28218)
- 编号(27143)
- 成果(26374)
- 基金项目(24639)
- 划(23628)
- 资助(20630)
- 课题(20036)
- 自然(18131)
- 自然科(17635)
- 自然科学(17628)
- 自然科学基金(17306)
- 年(17276)
- 部(17092)
- 项目编号(16799)
- 性(16462)
- 重点(16215)
- 发(15669)
- 大学(15214)
- 教育部(15139)
共检索到251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美平
高校意识形态历来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阵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班人的主要承载体。为此,我们必须澄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某些认识误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绩效的科学考察,深化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各项改革工作。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各方面指示落到实处,真正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质量,为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质优良的高层次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
高校意识形态 认识误区 改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彪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虽然没有专门讨论服务业改革问题,但是它将从战略和政策上决定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路径选择和经济绩效,是指导、规划和预测我国产业发展,尤其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纲领。文章基于服务业产业分类,根据决定生产者服务业、消费者服务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业的不同因素,对全会决定影响我国服务业改革、创新与发展的线索进行学术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思考,进一步分析和提出了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嘉
一、面向社会,跻身信息市场,是高校图书馆深化改革的方向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单纯靠国家拨款、封闭办馆,只对校内进行义务服务的办馆模式,严重地束缚了自身的发展,影响其社会效益的发挥。随着高等学校的改革将逐步“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高校图书馆若不改变传统的办馆模式,面向社会,跻身信息市场,提高总体服务水平,必将进一步陷入困难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加宁
在某种意义上讲,改革也是革命,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和革命一样,都是要进行社会经济变革,要调整利益关系。 综观世界各国,但凡改革获得成功者,都存在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国际政治上存在着强大的挑战;二是国内社会存在着有力的支持;三是宏观经济环境相对平稳。改革的列车只有在既存在着巨大压力又存在着强大动力,并且是比较平坦的轨道上,才能够稳步向前,否则就有可能出轨。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5年,现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改革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本身也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应当把握住节奏,通过不断“换档”,使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一、关于2013年的财政工作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经济大势,保持调控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新一届财政部党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工作的新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财政工作新情况,对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更加注重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确定的方向,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统筹提升“三个乡村”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注重改革重点,守住“两条底线”,凝聚振兴合力,夯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动能;更加注重遵循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下乡村全面振兴的改革原则,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更加注重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确定的方向,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统筹提升“三个乡村”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注重改革重点,守住“两条底线”,凝聚振兴合力,夯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动能;更加注重遵循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下乡村全面振兴的改革原则,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洪滨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未来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决定》对中国未来改革任务的阐述是全面和深入的。首先,三中全会从经济、政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经济改革新征程张卓元/著2014年7月出版/45元ISBN 978-7-5097-6150-2当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许多大胆而有必要的市场化改革举措。本书详细解渎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经济领域的改革重点,作者指出,《决定》吹响了改革攻坚的号角,我们已踏上新的经济改革征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瑞龙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与全国人民要在决定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不断探索改革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关系、处理好增量推进的局部改革与全面推进的整体改革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思睿
2014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第二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我国的深化改革是全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领域的各项制度建设和变革。2014年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改革"也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关键词。作为经济和财政工作基础的会计工作,以价值形式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在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改革进程中,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与之如影随形;在社会各界关注探讨的重点难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理超
公共财政处于国家职能的核心地位。公共财政是推动变革的核心力量。随着国家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必须转变。如果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则必然会影响其他改革进程;如果财税改革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则必须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起支撑性作用。本文提出发挥支撑性作用的三个原则,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好整体规划与稳步推进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发挥支撑性作用的三项主要工作,即:调整政府间收入分配,确保收入政策的统一性;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加强相关领域改革研究,重视监督机制建设。
关键词:
财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支撑性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胜 陈瑛
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制度改革是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如果改革一方面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另一方面又需要依赖既得利益者自行削减其利益,制度改革就会出现"制度悖论"。我国户籍制度也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已跨越"帕累托改进"阶段并进入了"存量利益"调整阶段。目前,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不但诱发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博弈困境,而且引致了制度改革的"制度悖论"。因此,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就需要以保障农村户籍利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城镇不合理的户籍利益、引导市场逻辑的差异化利益与规模性(地区性)的户籍利益为思路,全面协调并重组户籍利益;通过构建顶层约束机制、大城市的联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小卫
所谓意识形态,从最简单意义上来讲,是指一种公共意识、集体认知。在我国学术界,意识形态通常被解释为: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按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观念,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晓梅
以延安精神为滋养,为广大师生构筑坚实的思想屏障,提高师生的拒腐防变能力。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关注、研究、判断高校广大干部和师生的思想状态。注重传播党的发展建设历史和宝贵经验,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快、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和复杂的形势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革命经验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丰富养料。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1935年到1948年在延安生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