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0)
- 2023(5461)
- 2022(4591)
- 2021(4617)
- 2020(3785)
- 2019(8941)
- 2018(9356)
- 2017(16483)
- 2016(10463)
- 2015(12393)
- 2014(13138)
- 2013(12146)
- 2012(11633)
- 2011(10852)
- 2010(11466)
- 2009(10363)
- 2008(10309)
- 2007(9766)
- 2006(9080)
- 2005(8629)
- 学科
- 济(30269)
- 经济(30230)
- 管理(23095)
- 教育(20770)
- 业(20165)
- 中国(18239)
- 企(15367)
- 企业(15367)
- 方法(12543)
- 数学(10851)
- 数学方法(10677)
- 理论(10570)
- 财(10158)
- 农(9968)
- 教学(9961)
- 制(9943)
- 银(8128)
- 银行(8116)
- 学(7931)
- 行(7782)
- 贸(6916)
- 贸易(6910)
- 易(6773)
- 发(6230)
- 业经(6187)
- 融(6131)
- 金融(6130)
- 体(5959)
- 税(5898)
- 农业(5876)
- 机构
- 大学(145553)
- 学院(143408)
- 研究(49796)
- 济(49206)
- 经济(47594)
- 管理(43383)
- 理学(35013)
- 中国(34979)
- 理学院(34510)
- 管理学(33740)
- 京(33645)
- 管理学院(33446)
- 教育(31595)
- 范(30164)
- 师范(30017)
- 财(28844)
- 科学(27383)
- 所(25668)
- 江(25440)
- 师范大学(24290)
- 北京(23268)
- 研究所(22316)
- 中心(21826)
- 财经(21385)
- 职业(20994)
- 技术(20991)
- 州(20618)
- 经(19066)
- 农(17830)
- 院(17400)
- 基金
- 项目(73770)
- 研究(66124)
- 科学(56671)
- 基金(45843)
- 教育(40335)
- 家(37609)
- 国家(37066)
- 社会(35764)
- 社会科(33387)
- 社会科学(33378)
- 编号(32811)
- 成果(31121)
- 省(30894)
- 科学基金(29679)
- 划(27657)
- 课题(26631)
- 年(23136)
- 基金项目(22755)
- 资助(19774)
- 项目编号(19227)
- 性(18942)
- 规划(18567)
- 部(18450)
- 重点(18075)
- 发(17045)
- 教育部(16522)
- 阶(16466)
- 研究成果(16448)
- 段(16416)
- 阶段(16376)
共检索到246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志刚,过保录
青春期教育是针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这一特定时期进行的专门教育。80年代以来,青春期教育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并被列入了有关法律。但日前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作者认为,课程设置是这些问题的核心。同其他各科教育内容一样,青春期教育也必须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有必要建立一门以青春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教育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于青春期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李鹰我国开展青春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时至今日,有关理论问题尚有较大争议,某些问题仍不清晰。因此,笔者拟就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青春期的界定及其特征“青春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丛立新 靳忠良
一、问题的提出 青春期与青春期教育是两个相互联系又存在显著区别的范畴。从国内外现状来看人们大多并未刻意区分两者的不同,事实上,这种不同对于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青春期作为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专门研究对象由来以久,而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则历史甚短,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刚刚起步,因为在很长的时间内,国内外教育理论中的有关部分只是将心理学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接过来,作为获得教育教学成功所应当注意的条件提出和强调。真正从教育活动的需求所作的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小明 高林
本文讨论了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念、基本原则和结构模式,并结合北京联合大学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实践,探索既能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岗位应变能力,又能强化职业针对性的课程模式。主张采用宽基础、活模块,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倒"T"字形、倒"(?)"字形、"山"字形课程结构模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荣胜
进行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要掌握课程评价的内涵、特征及流程,把握课程评价要素,切实解决职业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的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课程改革 课程评价 评价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进利 柯政 王少非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加以规范是应当的,也是必要的。考虑到在职教师的学习特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把在职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分开处理。鉴于在职教师教育形态多样、目的迥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着眼于广大教师共同面对的若干专业发展任务,建构了一个涵盖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自身经验三个维度,并列举相应主题或模块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供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教育者开设课程选择使用。完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尚需突破发展教师什么素质不明以及面向特定教师群体的教育课程培育滞后两大难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慧 黄崴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质量问题值得关注。在准确理解其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求提高,一个重要且必要的举措就是建立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质量标准。该标准是建立在学科基础、社会职业基础和人才结构基础之上的,既要包括统一的、一般的基本标准,又必须有分类的、具体的质量标准。
关键词:
本科专业设置质量 内涵 标准 理论探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志刚,过保录
1 青春期教育:中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当代儿童少年由于营养充足,体格发育和性发育明显早熟,加之开放型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在性意识觉醒、独立性及个性特征等方面,与过去相比大不相同。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客观上要求年轻人推迟合法婚姻的缔结,推迟作父母亲的年龄,使其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及为个人的将来发展打基础上来。这就意味着年轻人的社会成熟性和经济自立年龄后移,从而加大了他们生理上可以有性生活的年龄与社会化要求允许他们有性生活的年龄两者问的时间差距,形成很大的矛盾。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虽然学生可以学到各科知识,但他们却很少得到怎样生存、如何做人的知识,正是这些知识往往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开展青春期教育是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项教育内容。青春期教育不仅提供给中学生认识自身变化的知识,以及正确对待这种变化的心理准备,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其它课程的接受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并影响到其未来恋爱、婚姻和幸福家庭的组成。因此可以说青春期教育是青少年了解和把握自己、获得完整的教育的需要,是使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青春期教育至少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娄成武 郑文范 隋永强 黄一坤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玉国 韩延伦
在分析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科学设置教育硕士课程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务实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工具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复合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宽、新、用相结合。
关键词:
教育硕士 课程设置 科学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亓玉笃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春期对青少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从培养青少年的个性方面讲,加强青春期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一、青春期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初始阶段 人的个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从婴幼儿开始到童年期,儿童几乎是不加选择地接受周围环境施加的影响,而且他们也只能被动接受而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具有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轩 程亮
作为儿童向成人过渡的转变阶段,青春期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教育常识。人们对于青春期的理解往往囿于生理或心理的层面,将其视为一个自然的事实,忽略了它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维度。社会学的研究旨趣或可与心理学的成果形成互补与呼应。围绕“家庭—学校—社会”这一主线,从家庭层面来看,重新发现“家”的社会文化意义,反思和重构父母对青春期的刻板观念,是应对青春期代际冲突的重要方法;从学校层面来看,制度化的而非个体性的“耐心”或可消解许多“成长的烦恼”;从社会角度来看,性别平等的观念与“心理问题”的去污名化需要更多的支持与践行,从而了解青少年群体的思维方式、意义体系与文化逻辑,与年轻一代共同提高青春期的免疫力,获得“教”与“育”的多样可能。
关键词:
青春期 代际关系 反学校文化 性别化暴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锁坤
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分析,并结合现代职业人应具备的特征,提出了以提高职业岗位能力和个人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的三模块结构的课程设置方案,即专业技术基础、职业方向和人文科技素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设置 三模块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勇 李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当前大学校园与社会的联系已越来越紧密,掌握必要的理财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大学生合理安排个人生活、恰当进行职业规划。但从当前大学教育课程安排来看,开设理财学课程尚未获得广泛认同,仅有少数高校有这方面的探索。在大学教育中开设理财学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而且对学生的创业、职业、专业教育有一定意义。理财学课程设置,可以从资金管理这条主线出发,分为理财基础、理财观念、理财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桂清 冯鲁红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儿童学课程是重塑教师专业素养、顺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和应对教师现实困境的必然要求。其设置需要超越学科体系的组织线索,以问题领域为核心组织课程模块;超越心理主义的课程内容,彰显课程建构的社会文化视角;超越对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依循,关照儿童个体差异。儿童学课程要设置如下课程模块:儿童身心发展、儿童发展与社会、儿童研究方法、儿童研习实践。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儿童学课程 课程模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