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2)
2023(9178)
2022(7804)
2021(6929)
2020(6064)
2019(13503)
2018(13612)
2017(26716)
2016(14395)
2015(16433)
2014(16702)
2013(16766)
2012(16173)
2011(15028)
2010(15591)
2009(15316)
2008(14968)
2007(13840)
2006(13041)
2005(12442)
作者
(42791)
(35657)
(35603)
(34278)
(22751)
(16743)
(16156)
(13644)
(13423)
(12951)
(12462)
(11769)
(11739)
(11670)
(11240)
(11053)
(10550)
(10467)
(10341)
(10010)
(9507)
(8684)
(8590)
(8206)
(8152)
(8148)
(7983)
(7845)
(7207)
(6848)
学科
(81765)
经济(81658)
管理(47579)
(39985)
(32701)
企业(32701)
方法(26200)
数学(23037)
数学方法(22844)
中国(21925)
(19985)
(19012)
地方(18756)
(17093)
业经(16016)
(13989)
银行(13980)
(13887)
(13835)
(13489)
地方经济(12904)
(12716)
金融(12714)
(12070)
贸易(12058)
(11692)
环境(11253)
农业(10761)
体制(10738)
(9968)
机构
大学(225029)
学院(222877)
(107363)
经济(105198)
管理(81973)
研究(79138)
理学(68208)
理学院(67471)
管理学(66615)
管理学院(66182)
中国(63860)
(54703)
(47658)
科学(41684)
财经(41510)
(39704)
(37234)
(36354)
中心(35522)
经济学(34984)
研究所(34657)
北京(31229)
经济学院(31066)
财经大学(30400)
(29334)
(28193)
(27942)
(27939)
师范(27749)
业大(25692)
基金
项目(128587)
科学(101668)
研究(98567)
基金(94054)
(79587)
国家(78934)
科学基金(67451)
社会(66126)
社会科(62728)
社会科学(62715)
(48508)
基金项目(48395)
教育(44983)
(40274)
编号(39370)
自然(39199)
资助(39143)
自然科(38185)
自然科学(38176)
自然科学基金(37505)
成果(34504)
(29961)
(29548)
重点(28917)
(28751)
课题(28327)
国家社会(27860)
教育部(26513)
(26134)
人文(25847)
期刊
(135000)
经济(135000)
研究(80926)
中国(47756)
(42696)
管理(34517)
(28481)
金融(28481)
(27708)
学报(27469)
科学(27225)
财经(22613)
经济研究(22419)
大学(22349)
教育(21808)
学学(20828)
技术(19627)
(19602)
业经(19424)
问题(18028)
农业(17436)
(14800)
技术经济(12930)
国际(12677)
理论(11713)
统计(11499)
经济问题(11165)
世界(11040)
改革(10971)
(10971)
共检索到371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义  
作者认为,我国现在退休政策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进行改革。其基本思路是: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弹性退休方式和弹性退休收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顾国爱  
构建弹性退休制度,必须坚持基础性与普遍性原则,即充分就业原则与养老保障弹性化原则。第一,在确保不影响年轻劳动力就业、保持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以促进劳动力市场吸纳老年人。要针对不同行业设置弹性退休准入门槛,科学确定退休年龄上限,对弹性退休群体的就业方式实行弹性化。第二,弹性退休制度要与养老保障制度弹性化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行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金给付水准、给付方式,有效分散和降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珍  
80年代初智利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其中退休金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最大成功。智利新的退休金制度被誉为“智利模式”。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内的30多个国家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纷纷起而效仿,对本国退休金制度进行部分或全部改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斌  
本文以甘肃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基础,仿真模拟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并轨"后几年的运行情况。预测结果是:"并轨"后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的替代率远低于其现行水平,其替代率随着年份的增加变化也很小。要平稳实现两种制度的"并轨",建议采用逐步过渡法。而且,事先应做好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使其替代率保持在80%以上;给机关事业单位现有职工补建以前年度的职业年金;统一名词,规范概念等工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珍  
关于退休年龄的经济学思考李珍退休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退休年龄。世界上多数国家把退休年龄规定为60岁至65岁。多数国家规定雇员在退休后即可获得退休金,但有些国家退休年龄与退休金给付年龄不一致。如70年代的日本法定退休年龄是55岁,虽然从70年代初人们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春  杨琴  杨洁  
依据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结合中国目前面临"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以及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退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可以采取从弹性退休逐步向延迟退休过渡,区分工作类别、劳动强度差别,分不同地区分批逐步推进实施我国退休制度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绍国栋  聂素芳  
一、传统退休制度概述及评价(一)退休制度的纵向分析我国现行退休政策源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劳动保险条例》中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义  
我国现行退休制已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障改革的进程。由多种因素诱致的职工提前退休问题日趋严峻。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退休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经济转型与经济环境、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及社会心理因素等 ,均对退休制度调整具有重要的潜在制约作用。作者提出应坚决抑制提前退休 ,渐进推行弹性退休政策 ,实施标本兼治的退休制度综合改革策略 ,强调发展模式和就业模式的调整是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关键制约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邹平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资源、资本和技术等因素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经济发展的充要条件。从根本上讲,只有当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资源、资本和技术这些因素才会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才会出现。在现实中,人们必须受到激励才会去从事符合社会需要的活动。为此,就需要设计某种制度或者进行制度改革,以达到激励的作用。制度因素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尤其适用于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少波  
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对我国企业职工而言,能实际享受带薪年休假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不仅有利于保护职工的休息权,维护职工的健康,也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极大地提高用人单位利润,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对企业职工来讲,这一条例所体现的带薪年休假制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年休假时间短;对于年休假的决定权规定得不够明确;年休假与其他假期的折抵规定得不够细化。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文章提出,应适当延长带薪年休假的时间;明确赋予用人单位特殊情况下对于带薪年休假的决定权;合理规定年休假与其他假期的折抵内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李盛  
退休费的处理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在对已有的退休费处理方法回顾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将退休费作为一种特殊的养老保险进行虚拟处理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退休费作为雇主虚拟社会交款计入劳动报酬,同时作为未备基金雇员社会福利计入经常转移,从而将退休费的处理纳入到SNA的核算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冠  
文章在揭示了中国退休养老体制的核心是退休金制度的基础上,从理论方面介绍了当今主流的退休金计划,并对当今影响各国退休金制度稳定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论述,明确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其他国家的影响以及"空账"问题对我国的影响。在对改革后退休金体制改革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后,依靠数据分析和国际比较,对当前中国退休金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评估。文章最后对中国退休金制度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其发展同各个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而证明了政治因素对退休金制度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贵平  
退休保障制度改革仍然是国内外倍受关注的问题,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最终确立,标志着我国城镇职工退休保障制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作者认为,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我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理论认识有待提高,有必要深入认识我国退休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针对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式养老保险制度,作者提纲挈领式地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璟  
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世界性难题,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制度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延迟退休作为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措施,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也开阔了我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思路。当前,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可持续面临诸多挑战,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双向影响。应扬长避短、多措并举建立弹性自选激励机制,与其他改革协同推进,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