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4)
- 2023(12375)
- 2022(10919)
- 2021(10332)
- 2020(8806)
- 2019(20674)
- 2018(20177)
- 2017(40012)
- 2016(21819)
- 2015(25097)
- 2014(25289)
- 2013(25369)
- 2012(24266)
- 2011(22216)
- 2010(22506)
- 2009(21482)
- 2008(21452)
- 2007(19187)
- 2006(17102)
- 2005(15719)
- 学科
- 济(96146)
- 经济(96045)
- 业(64296)
- 管理(63897)
- 企(50053)
- 企业(50053)
- 方法(45996)
- 数学(41824)
- 数学方法(41454)
- 农(28642)
- 中国(27785)
- 财(27294)
- 贸(21386)
- 贸易(21375)
- 易(20835)
- 制(20152)
- 农业(18533)
- 地方(18342)
- 业经(18303)
- 学(18107)
- 银(17538)
- 银行(17495)
- 行(16732)
- 融(16474)
- 金融(16472)
- 务(15961)
- 财务(15911)
- 财务管理(15867)
- 企业财务(15019)
- 策(13849)
- 机构
- 大学(320695)
- 学院(320421)
- 济(140961)
- 经济(138109)
- 管理(121712)
- 研究(111076)
- 理学(103416)
- 理学院(102305)
- 管理学(100735)
- 管理学院(100116)
- 中国(88331)
- 财(69360)
- 京(67219)
- 科学(64151)
- 所(57197)
- 农(54091)
- 财经(53664)
- 中心(51370)
- 研究所(51108)
- 江(49422)
- 经(48601)
- 业大(44782)
- 经济学(44205)
- 北京(43071)
- 农业(42567)
- 范(40893)
- 师范(40502)
- 经济学院(40123)
- 财经大学(39533)
- 院(39131)
- 基金
- 项目(199618)
- 科学(156568)
- 研究(147289)
- 基金(145111)
- 家(125306)
- 国家(124254)
- 科学基金(105512)
- 社会(93393)
- 社会科(88612)
- 社会科学(88590)
- 省(77134)
- 基金项目(75096)
- 教育(68899)
- 自然(66867)
- 划(65396)
- 自然科(65280)
- 自然科学(65262)
- 自然科学基金(64170)
- 资助(62298)
- 编号(60225)
- 成果(50853)
- 部(46064)
- 重点(45193)
- 发(43541)
- 课题(42205)
- 创(40589)
- 教育部(39725)
- 科研(38524)
- 国家社会(38355)
- 性(38311)
- 期刊
- 济(157645)
- 经济(157645)
- 研究(102642)
- 中国(62425)
- 财(53524)
- 农(49462)
- 学报(47658)
- 管理(44084)
- 科学(43673)
- 融(39456)
- 金融(39456)
- 大学(36029)
- 学学(33737)
- 教育(32807)
- 农业(32759)
- 技术(27376)
- 财经(27360)
- 经济研究(26884)
- 业经(25559)
- 经(23522)
- 问题(21292)
- 贸(20673)
- 国际(17905)
- 业(17072)
- 统计(16887)
- 理论(16734)
- 技术经济(16611)
- 商业(15716)
- 实践(14859)
- 践(14859)
共检索到498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米建伟 卜紫洲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于2003年前三季度货币供给量超常规增长原因的各种解释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评价;第二部分关于我国的货币供给与需求状况提出了我们的假说,对形成机制与作用过程在多种理论框架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量的经验分析,验证了我们的假说;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引申出了对于我国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理论分析;第五部分是对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建议;第六部分则对前面分析的结论进行了总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南成
按照经济学的描述 ,货币供应可以有几种理解 :一是决定货币供应量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二是决定货币供应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三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货币的供给 ,进而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又是怎样反映货币政策意图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运行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状况进行了基本描述 ;其次运用时间数列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变动的数量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讨论了货币供应量与实质经济在变动过程中的影响关系 ,并以此得到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供应 实质经济 数字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邬丽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林 吕红娟 何炼成
本文基于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水平的一般关系的理论分析,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与产出的相关性比较好,但跟物价的相关性比较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实体经济相脱节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具有内生性,中央银行对其可控性正在逐渐减弱。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产出 消费价格指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问陶 刘朝阳
一些学者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经过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应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本文选取1998年至2005年GDP与货币供应量的季度数据,运用计量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一个比较好的中介目标,人民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该中介目标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鹭 郝联峰
货币供应量是否合适,可以从实际货币供应量与中性货币供应量差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中性货币供应量是指与一国经济自然增长率和正常货币深化系数相适应的货币供应量。本文通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计算出中国经济的自然增长率和货币深化系数,从而得出相应的中性货币供应量。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个评价中国货币政策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进行评价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皓原 赵东明 李贤文
货币市场基金通过进入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进入其他银行的账户,并继续进行存款创造,产生货币扩张效应,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本文对我国货币市场基金2004年至2006年3月的净值与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扩张效应十分明显。
关键词:
货币市场基金 乘数效应 货币供给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路伟
采用我国1990—2012年数据,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VAR模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不同的正相关关系,即短期内狭义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正相关性大于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正相关性;同时,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不同的滞后影响,即滞后二期后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大于狭义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袁晋华
Starting from increase rate of money supply and rising of retail proce of commodity,the paper amao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 retail price flictuation of commodity during the two time period of serious in flat2ion since the commencement of Chinm's reform and opening pngrarme.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运信
本文认为把现金存款比率、超额准备率等影响货币乘数的因子分离开来进行分析的传统方法是不科学的,货币乘数受中央银行以外的因素影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乘数本身是否可预测。本文评估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及1996年以来我国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实现程度,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还是比较强的,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偏离其目标并不完全是控制能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这种程度的偏离是可接受的,也是必要的修正。
关键词:
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 可预测性 可控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太峰 樊若琛
中国利率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采用2002年至2014年月度数据,运用计量金融学分析方法,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处理后,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广义货币供应量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不是真正基于市场对货币供求的反应,而是一种"被动"调节,即由大量对外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所形成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敬宇 王雪梅
本文以我国2000年1月-2012年5月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稳定物价水平的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供给 物价水平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思贤
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本文认为,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利率 实证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志雄
经济运行离不开货币,货币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交换媒介,货币政策也一直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1990-2013年货币供应量为基础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据此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 货币供应量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