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3)
2023(11458)
2022(10268)
2021(9688)
2020(8253)
2019(19366)
2018(19395)
2017(39119)
2016(21108)
2015(24138)
2014(24231)
2013(24382)
2012(22769)
2011(20673)
2010(20674)
2009(19126)
2008(18923)
2007(16681)
2006(14940)
2005(13500)
作者
(61758)
(50640)
(50468)
(48227)
(32475)
(24156)
(23050)
(19842)
(19292)
(18349)
(17452)
(16958)
(16031)
(15950)
(15666)
(15515)
(15087)
(14997)
(14629)
(14554)
(12710)
(12459)
(12250)
(11492)
(11378)
(11339)
(11269)
(11237)
(10206)
(9949)
学科
(88521)
经济(88408)
管理(62548)
(59662)
(48719)
企业(48719)
方法(44162)
数学(39088)
数学方法(38697)
中国(24505)
(23726)
(23600)
业经(18395)
(18107)
(17926)
贸易(17917)
(17409)
(16943)
地方(16525)
(15420)
银行(15388)
农业(15353)
(14813)
财务(14748)
财务管理(14710)
(14636)
(14179)
金融(14178)
理论(14126)
企业财务(13944)
机构
大学(311509)
学院(308332)
(127327)
管理(124727)
经济(124522)
理学(107344)
理学院(106241)
管理学(104622)
管理学院(104070)
研究(99571)
中国(77929)
(66428)
(62076)
科学(58907)
(49797)
财经(49611)
中心(45470)
(44981)
研究所(44483)
(44403)
(44279)
北京(42950)
业大(42760)
(39779)
师范(39492)
经济学(38663)
财经大学(37035)
(36746)
(35567)
经济学院(35118)
基金
项目(201261)
科学(157977)
研究(150379)
基金(146278)
(125289)
国家(124245)
科学基金(107042)
社会(94248)
社会科(89358)
社会科学(89335)
基金项目(77835)
(77003)
教育(69189)
自然(68843)
自然科(67179)
自然科学(67165)
自然科学基金(65968)
(64892)
编号(62450)
资助(62009)
成果(51706)
(45669)
重点(44093)
课题(42230)
(41924)
(41163)
教育部(39700)
人文(38995)
项目编号(38739)
科研(38338)
期刊
(139622)
经济(139622)
研究(98012)
中国(53551)
(45401)
管理(45398)
学报(44066)
科学(40673)
(39901)
(34021)
金融(34021)
大学(33768)
教育(32992)
学学(31498)
农业(27279)
技术(25826)
财经(24640)
业经(22723)
经济研究(22264)
(20854)
问题(19285)
理论(17641)
图书(16908)
实践(16066)
(16066)
(15893)
技术经济(15491)
商业(14301)
现代(14053)
科技(13490)
共检索到457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锦林  
货币“中性”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回顾国外学者对不同国家的实证结果后指出 ,检验货币是否“中性”时 ,必须区分特定的时间阶段才可能得到客观的结果 ;针对国内目前在这方面研究的现状 ,指出了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回归时采用名义 GDP而不是实际 GDP,采用年度数据时不考虑货币统计口径的变化因素等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检验我国经济转轨之后的货币“中性”问题 ,采用 1994年至 2 0 0 1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 ,包括 M1、M2、实际 GDP、利率等变量 ,运用 Granger& Sims因果检验法 ,分别建立货币供给和实际 GDP的双变量 VAR模型和包含利率在内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春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低利率、增加流通中货币成了各国政府解决金融危机的共同做法,货币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持续多久,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1978-2009年的流通中货币、利率、物价指数对GD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中货币不是实际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货币是中性的;GDP的实际增长率是实际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名义利率和GDP没有因果关系;GDP和物价指数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小娟  张飒  姜文  
运用合理预期下的货币中性假设模型对我国货币中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不论是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还是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显著的。因此,货币供给在推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利用预期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得到了实证经验的支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士春  
通过一个三元(货币供应量M_2的增长率、名义利率、实际产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一次永久性变动对实际产出、名义利率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货币超中性不成立,存在Mundell—Tobin效应,即货币供应量M_2增长率的一次永久性变动使实际产出增加,实际利率下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贾德奎  
近年来,西方国家在货币政策操作中逐渐利用告示效应来实现其政策利率目标,在告示效应对经济变量施加影响的作用机制中,中央银行的信誉度、责任性及透明度状况起了重要作用;相比传统的公开市场操作,告示效应具有影响直接、效果明显和操作成本低的优点;基于此,我国有必要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强化告示效应的影响机制,以建立一个更为简明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楚尔鸣  喻多娇  
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正确地认识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确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采用了中国1996—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货币是否为中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不但在短期表现为非中性,在长期也是非中性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崇明  
关于我国货币需求若干问题的思考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邓崇明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取得一些重要进展,但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仍很不一致,鉴此,笔者不揣浅陋,将自己的一孔之见提出来,向诸位专家求教。一、关于货币需求的性质从微观角度看,货币需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些基本要点之后 ,系统回顾了 1 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防止通货紧缩的全部历史过程 ,并就未来五年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面临的九个重大问题简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银山  
随着金融市场深化与资本市场发展,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提出新的挑战。该文在回顾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完善资产价格统计范围的角度,对我国资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的实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资产价格变动确会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产生影响,且不同资产价格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影响不一。建议密切关注资产价格,提升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华  侯传波  陈学彬  
 在回顾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协整、格兰杰因果和脉冲反应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货币供给量对于总需求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其中物价和投资是货币供应量的格兰杰原因,且随着时间延续两者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逐渐增大;财政支出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较小;出口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最大。由此,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该增强主动性和前瞻性,并更加重视利率、道义劝告等货币量之外的调控手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建群  曾令华  
本论文在对过去20年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相关研究的文献总结后发现:货币需求函数研究是个传承与分化的过程;"三分法"不利于货币需求函数研究的模型表达;当前文献中广泛使用的制度变量替代形式可能存在严重缺陷;货币层次的传统分类方法使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检验产生误差。论文由此提出建立目标取向基础上的货币需求函数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国庆  林梦瑶  
本文利用Fisher-Seater的货币长期中性检验模型对中国1997年第1季度—2009年第4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货币长期导数是发散的,表明货币在长期内是非中性的。基于这一结果我们认为,近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影响实际经济上是有效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海吟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中内外均衡问题的思考导师许健教授研究生陈海吟论文围绕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内外均衡问题,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以及汇率政策、外资政策、外汇储备政策在内外配合方面的若干缺失,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内外均衡的对策思路。论文分为上、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