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2)
2023(8907)
2022(7873)
2021(7590)
2020(6599)
2019(15299)
2018(15233)
2017(30703)
2016(17104)
2015(19650)
2014(20037)
2013(20150)
2012(19341)
2011(17503)
2010(17973)
2009(17119)
2008(17645)
2007(16214)
2006(14367)
2005(13174)
作者
(49807)
(41490)
(41352)
(40051)
(26556)
(19624)
(19246)
(16098)
(15444)
(15291)
(13910)
(13703)
(13279)
(13217)
(13181)
(12936)
(12873)
(12247)
(12060)
(12056)
(10487)
(10445)
(10168)
(9530)
(9431)
(9416)
(9378)
(9216)
(8421)
(8362)
学科
(70258)
经济(70183)
管理(53056)
(49980)
(39400)
企业(39400)
方法(32451)
(31952)
数学(29066)
数学方法(28773)
(22232)
中国(22197)
(18698)
(15792)
财务(15766)
财务管理(15711)
(15237)
贸易(15230)
企业财务(14871)
(14844)
地方(14710)
(14123)
银行(14101)
财政(14099)
农业(13750)
业经(13663)
(13602)
(13377)
(12163)
(11809)
机构
学院(251381)
大学(250949)
(108135)
经济(105728)
管理(94934)
研究(85187)
理学(79968)
理学院(79122)
管理学(77939)
管理学院(77452)
中国(68111)
(61468)
(53166)
科学(49556)
(44508)
财经(44077)
(41158)
(40439)
(39565)
中心(39404)
研究所(39272)
北京(34428)
业大(34055)
经济学(33328)
农业(32297)
(32291)
师范(32044)
财经大学(31952)
(31484)
经济学院(30222)
基金
项目(149374)
科学(115985)
研究(113411)
基金(106191)
(90439)
国家(89637)
科学基金(75642)
社会(70063)
社会科(66332)
社会科学(66311)
(58325)
基金项目(55321)
教育(52879)
(49077)
编号(48508)
自然(46853)
自然科(45636)
自然科学(45620)
资助(45240)
自然科学基金(44794)
成果(41967)
(34532)
重点(33575)
课题(33565)
(32577)
(30366)
(30124)
教育部(29608)
项目编号(29180)
人文(28756)
期刊
(125374)
经济(125374)
研究(83080)
(51599)
中国(50322)
(37283)
学报(34735)
管理(33267)
科学(31794)
(29167)
金融(29167)
教育(26681)
大学(26336)
学学(24576)
农业(24349)
财经(22548)
技术(21035)
经济研究(20685)
业经(20492)
(19258)
问题(17351)
(15490)
理论(13719)
技术经济(13193)
统计(12810)
国际(12393)
商业(12352)
实践(12310)
(12310)
会计(12270)
共检索到396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铁军  
一、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就是 弥补市场缺陷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也的确存在着市场不完善和功能性缺陷所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如公共产品提供涉及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分配不公影响社会公平实现、市场机制本身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造成的经济不稳定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翠青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公共需求,并且是整个教育发展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当前,为调整我国的投资结构和方向,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普遍需要,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都需要集中力量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尽快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为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和国家的振兴富强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生  刘国艳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应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坚持"扩大力度、调整方向、增量调节"的基本取向,将财政政策的重点调整到优化支出结构、推进体制改革、防范财政风险等方面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傅道忠  
一、对我国目前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效果的基本判断 2001年是“十五”计划时期的第一年,怎样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财政政策,以发挥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应有的调控作用,这是我们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问题。而“十五”期间财政政策取向是否正确,又依赖于我们能否对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下的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GDP的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军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财政政策的适当运用。 财政政策是由支出政策、国债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因此,本文关于财政政策取向的调整,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培勇  
2005年实行的稳健财政政策,是一年多来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举措的继续和改善。它的实行,不会一蹴而就,而要经历一个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推进改革将是其所可能采取的所有举措的一条主线。其中,税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农村改革,又是它所应着力推进的重点改革项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彬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积极财政政策也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性。因此应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导向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拟从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分析出发,阐述了当前调整财政政策导向的必然性,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凯慧  罗杰  傅伟中  
从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尽管对遏制我国经济紧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体制转轨所形成的内生性紧缩效应以及由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本身的缺陷,如波及效应、联动效应、内耗效应使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绩效并未达到最优,需要通过相关的制度创新和完善财政政策操作手段来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绩效,有效提升我国内需,带动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建文  
1998年以来,我国连续6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同时又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自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局限于支出方面,即通过举债来扩大公共支出,投资于基础设施等方面,从而扩大内需以带动经济增长。应该说,这种以扩大需求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其正面效应是主要的,但也不容否认,这种正面效应已出现递减,其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本人认为如果从当前的宏观经济态势和长远的经济增长来考虑问题,这种积极财政政策正面临着需要适时从“积极介入”向“中性调节”的平稳过渡。因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税制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保安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近年来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财政政策的调控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的上升阶段,经济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客现上需要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适时适度调整财政政策的方向和侧重点,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功能作用,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突出公共财政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生  刘国艳  
经济平稳增长与物价高位运行,使今年财政收入呈现高速增长,明显超过年初预算已成定局。2012年,我国总体有利的宏观环境将进一步带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从而为宏观调控预留了较大空间。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要求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更有针对性,要实施以大规模结构性减税与有针对性增加支出并重的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赵伟  
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政府介入生态补偿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尤其是财政转移支付)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财政政策工具在解决生态补偿问题中,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一是财政体制基本上还是"建设财政",地方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上,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明显不足;二是尽管在财政理论上提出了平级区域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但是存在理论缺陷:①存在区域产权,区域产权规定了区域的公共财政收入只来源于本区域(经济),因此区域财政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严格限定在本行政区域之内。②生态服务具有"俱乐部物品"性质,或者具有"全国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贺新  
一、我国财政与出口贸易关系实证分析近些年,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尤其是中央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和出口退税的支持。财政所有鼓励对外出口贸易的政策,对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出口贸易的发展,带动了财政收入的增加(见表1)。(一)对中国财政支持对外出口增长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健夫  吕宝生  杨文杰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中央果断决定,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今,积极财政政策已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有效的财政政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财政责任划分不明确、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资源配置不均衡、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建立权责明确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改革转移支付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