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5)
- 2023(9766)
- 2022(8329)
- 2021(7596)
- 2020(6410)
- 2019(14485)
- 2018(14360)
- 2017(28420)
- 2016(15330)
- 2015(17355)
- 2014(17607)
- 2013(17656)
- 2012(17204)
- 2011(15931)
- 2010(16629)
- 2009(15826)
- 2008(15886)
- 2007(14632)
- 2006(13633)
- 2005(12979)
- 学科
- 济(87005)
- 经济(86927)
- 管理(46505)
- 业(42946)
- 企(34987)
- 企业(34987)
- 方法(29868)
- 数学(26298)
- 数学方法(26051)
- 中国(22920)
- 地方(19784)
- 制(17935)
- 农(17914)
- 财(17746)
- 业经(16046)
- 学(15624)
- 银(15047)
- 银行(15037)
- 行(14543)
- 融(14056)
- 金融(14056)
- 地方经济(13539)
- 贸(13507)
- 贸易(13492)
- 易(13048)
- 体(12005)
- 农业(11322)
- 策(11206)
- 环境(10442)
- 和(10428)
- 机构
- 大学(239108)
- 学院(237824)
- 济(111633)
- 经济(109230)
- 管理(87497)
- 研究(86375)
- 理学(73015)
- 理学院(72160)
- 管理学(71151)
- 管理学院(70668)
- 中国(69227)
- 财(54551)
- 京(51328)
- 科学(46826)
- 所(44091)
- 财经(42258)
- 研究所(38805)
- 中心(38407)
- 江(38175)
- 经(38079)
- 经济学(35680)
- 农(34425)
- 北京(33540)
- 经济学院(31716)
- 财经大学(31205)
- 院(30614)
- 州(30341)
- 范(30109)
- 师范(29866)
- 业大(28742)
- 基金
- 项目(137234)
- 科学(108220)
- 研究(101627)
- 基金(100713)
- 家(86756)
- 国家(86066)
- 科学基金(73011)
- 社会(66768)
- 社会科(63387)
- 社会科学(63370)
- 基金项目(51415)
- 省(51275)
- 教育(46757)
- 自然(45024)
- 划(44056)
- 自然科(43979)
- 自然科学(43964)
- 自然科学基金(43196)
- 资助(43106)
- 编号(40207)
- 成果(34592)
- 部(31601)
- 重点(30767)
- 发(30578)
- 课题(29111)
- 性(27924)
- 国家社会(27878)
- 教育部(27539)
- 创(27377)
- 人文(26635)
- 期刊
- 济(137794)
- 经济(137794)
- 研究(84680)
- 中国(49545)
- 财(41611)
- 管理(37127)
- 学报(32095)
- 融(31775)
- 金融(31775)
- 农(31670)
- 科学(31151)
- 大学(24901)
- 教育(23498)
- 经济研究(23418)
- 学学(23294)
- 财经(23210)
- 农业(20502)
- 技术(20315)
- 经(20080)
- 业经(20029)
- 问题(18233)
- 贸(15747)
- 国际(13902)
- 技术经济(13702)
- 理论(12691)
- 商业(12326)
- 统计(12268)
- 现代(11686)
- 世界(11669)
- 经济管理(11539)
共检索到391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尚清 乔刚 马建堂
正确处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并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核心问题和基本任务。我国10余年经济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改变那种过多地依赖计划(特别是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而忽视乃至排斥市场作用的经济体制。通过10多年的改革,那种高度集中、排斥市场的体制已被打破,相对分权的、市场参与资源配置的体制初步形成,正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但也要看到,不仅在计划的科学性、市场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尚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现阶段的计划和市场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严重摩擦,导致二者都无法正常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有些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市场促进竞争的作用,有些方面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
一、加强国家对市场的调控我们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者,要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为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则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和市场机制运行是否正常有序。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构造起一整套市场秩序和竞争机制,并且扶持它逐步发育以至臻于完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要求在今后的十年中,建立和完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型经济体制,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复杂的实际问题,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志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探索改革之路。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吸取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确定了要“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中央的这一英明决策,是充分地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方针。为了更好地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好,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此问题作一简要分析。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超愚
本文试图阐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适度结合的经济调节机制的原则与方法,以及二者适度结合的体制形式:这是没有经过事实检验的假说,意图用以说明现实经济过程的分析参考系。一、方法论的若干假定1.1.关于经济调节机制。依据机制概念的职能内涵定义经济调节机制为a、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b、协调经济运行的方式与作用过程。就其结构含义理解,经济调节机制就是宏观经济主体(可以抽象为中央一级政府)将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家计单位)纳入经济运行预期态过程二者的控制与被控制联系。以下经济调节机制在这样定义基础上使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我国的十年经济改革取得很大成就,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把今后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确定为: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确贯彻这个指导方针,也是当前深化和完善改革的重要关键。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十分复杂的实际问题,不少人进行了有益的论述,还待深入探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家亨
我国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符合计划经济的要求,也要符合商品经济的一般要求,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适应这种客观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模式。一、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必须构造合理的体制基础,采取多种结合形式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需要一个相应的体制基础才能实现。这个体制基础主要是由宏观调控、企业机制和市场体系三个方面所组成。宏观调控体制是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关键环节,起着导向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慰庭
市场机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而市场正是商品交换的领域或商品流通的总和,商品与市场相互依托,密切相连,从历史发展看,市场正是伴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商品经济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发展阶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个大题目,已有不少人从各方面加以论述。现在,党中央号召我们学习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向题谈一些体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纪良纲
本人认为,研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实现方式,必须从经济的运行与管理两个方面着眼。这里仅从流通领域的角度谈点自己的想法。一、运行模式:国家指导下的批发贸易在流通领域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具体结合,应该贯彻“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搞活”的原则,即计划可以从总体上指导、调控流通的运行,并对流通活动的主要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书田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人们正在探索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绝大多数的农产品放开经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市场的供应,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基本满足了消费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吉东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因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应如何结合,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实际操作的难点和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为此,下面仅就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度”的问题论述如下。一、“度”的内含“度”在哲学上是指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数量界限。这里的“保持”意味着事物的稳定、协调、“数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庆 魏民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计划经济制度的发展特定阶段要正确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什么是计划经济,而这一点我们必须从马克思的本源意义上来理解。计划经济包括物质内容和社会调节形式两个方面。计划经济的物质内容就是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的要求,或者说资源的最优或有效率配置。计划经济的物质内容,马克思把它称为自然规律。马克思认为,计划经济的社会调节形式的实质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不再是盲目的统治力量,而是转过来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成为社会主体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计划经济这一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汉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卫生部门如何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这是摆在卫生经济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所谓计划经济,一是指经济制度,二是指经济管理方法。经济制度是指:“以生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中杰 周万阜
如何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具体结合,是当前及今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金融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中具有什么作用?如何发挥这些作用?本文准备对此问题作一个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