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8)
- 2023(13560)
- 2022(11679)
- 2021(10798)
- 2020(9248)
- 2019(21172)
- 2018(21488)
- 2017(42456)
- 2016(23060)
- 2015(26112)
- 2014(26392)
- 2013(26515)
- 2012(24943)
- 2011(22605)
- 2010(23026)
- 2009(21590)
- 2008(20953)
- 2007(18713)
- 2006(17138)
- 2005(15666)
- 学科
- 济(111490)
- 经济(111369)
- 管理(66011)
- 业(61176)
- 企(49389)
- 企业(49389)
- 方法(43687)
- 数学(37864)
- 数学方法(37487)
- 中国(28625)
- 农(26260)
- 地方(24872)
- 财(24108)
- 业经(22796)
- 学(22608)
- 制(20552)
- 贸(18056)
- 贸易(18041)
- 农业(17596)
- 易(17445)
- 银(16948)
- 银行(16907)
- 行(16192)
- 和(15947)
- 融(15662)
- 金融(15661)
- 理论(15548)
- 环境(15328)
- 地方经济(15148)
- 体(14146)
- 机构
- 大学(341244)
- 学院(337884)
- 济(145020)
- 经济(141883)
- 管理(132170)
- 研究(116495)
- 理学(112772)
- 理学院(111524)
- 管理学(109819)
- 管理学院(109198)
- 中国(88495)
- 京(73449)
- 科学(68785)
- 财(68418)
- 所(58968)
- 财经(53772)
- 研究所(52909)
- 中心(52092)
- 江(51003)
- 农(50125)
- 经(48492)
- 北京(47494)
- 业大(46455)
- 范(44709)
- 师范(44363)
- 经济学(44353)
- 院(41625)
- 州(41260)
- 经济学院(39662)
- 财经大学(39639)
- 基金
- 项目(216197)
- 科学(169002)
- 研究(161701)
- 基金(155668)
- 家(133977)
- 国家(132845)
- 科学基金(113424)
- 社会(101988)
- 社会科(96562)
- 社会科学(96537)
- 省(83246)
- 基金项目(82158)
- 教育(73416)
- 自然(71506)
- 划(69815)
- 自然科(69739)
- 自然科学(69724)
- 自然科学基金(68453)
- 编号(66813)
- 资助(64959)
- 成果(55954)
- 部(48273)
- 重点(47751)
- 发(47064)
- 课题(45938)
- 创(43969)
- 教育部(41613)
- 国家社会(41442)
- 项目编号(41211)
- 创新(41042)
- 期刊
- 济(170385)
- 经济(170385)
- 研究(111208)
- 中国(63205)
- 财(50650)
- 管理(50520)
- 学报(49195)
- 科学(45825)
- 农(45711)
- 大学(37453)
- 教育(36873)
- 学学(34881)
- 融(33707)
- 金融(33707)
- 农业(31089)
- 技术(29264)
- 经济研究(27737)
- 财经(26986)
- 业经(25978)
- 经(23115)
- 问题(22418)
- 图书(19156)
- 技术经济(18274)
- 理论(18207)
- 贸(17220)
- 实践(16348)
- 践(16348)
- 现代(15832)
- 商业(15538)
- 统计(14914)
共检索到519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家祥 彭金荣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比较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从广义上说,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问题开展比较分析或研究经历了不同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在60年代初为萌芽时期。60年代初,党和国家总结了经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朝明
为了保证我国金融组织成长的质量 ,必须实现其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施下列战略措施 :一是按照商业化原则确定国有银行的适度规模 ;二是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 ,从散点式的行政区域布局转变为按经济区域集中 ;三是金融组织结构从“供给导向”的快速数量扩张转变为以“需求导向”的集约化增长。
关键词:
适度规模 经济区域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幼平
关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的综述林幼平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经济跨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切实转变,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是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这一转变牵动经济全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卫锋
实现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要实现出口增长方式从几年前的出口粗放型增长方式向出口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经济和外贸发展过程演进的内在要求。本文对今后制约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较为突出的因素,如国有外贸企业的内在动力机制、直接的人力资源和直接的物质资源以及投入结构关系等作些探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爱明 廖祥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及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揭示了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提高经济发展各层面,尤其是提高投资实效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一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二是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从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入手,调动社会各方面,尤其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积极性,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政策等方面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体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技术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晓明 管英
关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的讨论综述郭晓明,管英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理论学界就如何实现经济方式转变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现将各种论点综述如下: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与问题不少学者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中期阶段,具备了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立英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以来,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界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和困难;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蒋宁 汪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财政思考卢洪友一、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粗放型的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采取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增加物质投入来推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很低,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章认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日益低下的根本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改善国有企业境况的重要途径。文章还认为:深化改革,苦练内功,强化和优化管理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坚实基础;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条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祖才 刘宇南 陈磊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并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三个方面明确了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途径。这也对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现代社会事业不但具有公益属性,也具备产业属性,社会经济功能日益强大,与国家经济发展和整个产业体系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关于流通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王建华一、流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和问题改革以来,特别是“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流通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体系和流通结构,扩大了流通规模,对促进生产发展和满足消费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长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晓华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客观要求,也只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能提供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客观条件,超前实现转变不可能,滞后实现转变对经济发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从全国来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我国解决经济发展与效率相统一问题的一个中心环节,也是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的一个根本立足点。我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把握三方面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江其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之一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如何实现这个转变,特别是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永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两个转变”的重大任务,其中的根本性转变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保险业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笔者拟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首要问题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长期影响下,“追求速度、忽视效益”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打破这种思维方式,更新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切实做到“三个转变”。 1.在指导思想上,由习惯于追求速度、粗放经营向讲求效益、集约经营转变。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是以追求速度为主,集约型是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