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5)
- 2023(10854)
- 2022(9359)
- 2021(8565)
- 2020(7489)
- 2019(17375)
- 2018(17114)
- 2017(33973)
- 2016(18604)
- 2015(21406)
- 2014(21808)
- 2013(22311)
- 2012(21463)
- 2011(19559)
- 2010(20075)
- 2009(19285)
- 2008(19396)
- 2007(17704)
- 2006(16025)
- 2005(14840)
- 学科
- 济(98494)
- 经济(98404)
- 管理(53974)
- 业(49638)
- 方法(38927)
- 企(38520)
- 企业(38520)
- 数学(34828)
- 数学方法(34547)
- 财(32332)
- 中国(26001)
- 农(23412)
- 地方(22612)
- 学(20093)
- 制(19827)
- 业经(17278)
- 贸(15923)
- 贸易(15913)
- 务(15738)
- 财务(15718)
- 财务管理(15661)
- 易(15397)
- 农业(15210)
- 银(15165)
- 银行(15122)
- 企业财务(14803)
- 行(14366)
- 财政(14126)
- 地方经济(13994)
- 融(13939)
- 机构
- 大学(286733)
- 学院(284423)
- 济(129516)
- 经济(126888)
- 研究(104315)
- 管理(101796)
- 理学(85588)
- 理学院(84584)
- 管理学(83171)
- 管理学院(82648)
- 中国(81094)
- 财(67902)
- 科学(62663)
- 京(61663)
- 所(56014)
- 农(51391)
- 研究所(49959)
- 财经(49545)
- 中心(46166)
- 江(45354)
- 经(44513)
- 经济学(41689)
- 业大(41352)
- 农业(40585)
- 北京(39917)
- 经济学院(37442)
- 院(36296)
- 财经大学(36092)
- 范(35276)
- 州(34902)
- 基金
- 项目(171108)
- 科学(131746)
- 研究(122817)
- 基金(122775)
- 家(107731)
- 国家(106849)
- 科学基金(88635)
- 社会(77792)
- 社会科(73625)
- 社会科学(73601)
- 省(66186)
- 基金项目(63813)
- 自然(55997)
- 划(55887)
- 教育(55815)
- 自然科(54580)
- 自然科学(54556)
- 自然科学基金(53552)
- 资助(52560)
- 编号(49358)
- 成果(42199)
- 重点(39352)
- 部(38685)
- 发(38408)
- 课题(34869)
- 创(34043)
- 科研(33246)
- 教育部(32652)
- 国家社会(32289)
- 性(32150)
- 期刊
- 济(154078)
- 经济(154078)
- 研究(95190)
- 中国(57651)
- 财(56704)
- 学报(46736)
- 农(46161)
- 科学(40819)
- 管理(37798)
- 大学(34653)
- 学学(32843)
- 农业(30336)
- 融(29946)
- 金融(29946)
- 经济研究(26567)
- 财经(26353)
- 教育(24078)
- 技术(23554)
- 经(22767)
- 业经(22069)
- 问题(20777)
- 贸(17438)
- 技术经济(16320)
- 统计(16100)
- 业(15563)
- 国际(14618)
- 理论(14323)
- 世界(13571)
- 商业(13565)
- 策(13466)
共检索到454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林榜 孙小静 游光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旭明
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均衡方面相关性不显著,但是在短期均衡上存在相互关系。财政收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财政支出的增长,但是这种积极作用是逐渐形成,并不能迅速发生效果。为了保证财政收支效果,促进经济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收支 经济增长 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卫星
高增长、内需不足和高投资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显著特征。本文从财富效用和财政收支结构视角进行建模分析发现,政府消费份额越低和资本在效用中权重越大,经济增长率越高;而政府转移支付份额和政府收入税率对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高增长并不等价于高社会福利。计量检验显示,经济增长率在长期中可由投资、政府消费、政府投资、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税收来解释,其短期波动则主要可由投资和政府投资来解释,本文所建理论模型可用来解释中国宏观经济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富效用 财政政策 消费资本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文章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根据1978-2006年中国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收支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和最优化理论对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财政收支进行了经验研究。通过MATLAB计算可知,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47200亿元、172040亿元和331460亿元,最优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规模为77868亿元和81984亿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邵腾伟 冉光和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Wald系数约束检验,对我国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内,财政收支、货币供给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是货币供给增加的Granger原因;但从长期看,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因此,结合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预期的实际,应将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政策配合使用,即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要搭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要相搭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根明
1994一1995年我国财政收支分析与预测张根明OntheCommissionAgentRelationintheSituationofSeparationofOunershipandManayement¥Thebasicthinkingwaytot...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晓慧 邹肇芸
文章利用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各省份任职的党政主要领导在1994年至2012年的详细信息与省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与经济增长等绩效指标,与政府开支等工具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率与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政府收支与任期时长的关系更为复杂。结果说明,以经济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政治晋升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地方官员的经济增长行为和财政行为,地方官员或许还面临着其它不同于经济绩效的激励和约束。这一发现契合了最近中央下发的不能简单把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唯一标准的规定,说明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官员治理和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任期时长 经济增长 政府开支 政治晋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晓珍 苏建宏 谭文
一、促进云南财政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一)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财源建设。"十五"以来,云南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明显上升。但由于第一、三产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为此,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综合效益。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全面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从地区经济增长效应视角,对我国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是否合理作出科学判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总支出和社会性支出责任安排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经济性和维持性支出责任安排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显著性较差,收入责任安排的影响则较为模糊。这些影响总体上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主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总支出特别是社会性支出责任安排有关:当地区经济发展和总支出特别是社会性支出分权程度超过一定阀值时,适当集权将有助于优化收支责任安排,促进地区经济增长;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总支出和社会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海兵
研究财政问题可以有很多角度,比如广义财政与一般财政(不含债务收支)的关系,财政收入的应收尽收,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财政政策的调整,财政赤字的规模,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支出与预算外收支的关系,等等。这里笔者拟就财政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即财政收支平衡程度作一实证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拴友
由一个简单的IS -LM模型可以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公式。对于我国的IS -LM曲线的估计 ,发现它们有正常的斜率。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约等于 2 ,可测算出我国历年财政调控的效应 ,发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占 1/ 5到1/ 3强 ,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在需求管理中的有效性。根据以上所述 ,可以提出当前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文进 应斌 高楠 龚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充分发挥财政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2015财政支出、收入分配与中国经济新常态"学术会议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际国情,围绕着财政支出和收入分配的重大问题,就"政府治理和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理论与劳动力市场"、"政府财政和收支效率"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与会代表主要观点认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税收收入增速趋缓,财政支出需求却刚性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凸显,为此,从现代财政治理的角度对财政制度进行合理改革,同时通过财政手段进行收入分配的改革是未来可能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收入分配 政府治理 经济新常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秀芝
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预决算的偏差率居高不下,由此而来的超收收入的使用问题、超支的资金来源问题引人注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政预算约束软化,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考察了1994-2007年我国财政收支预算决算数偏差的现状、原因,就如何控制财政收支预决算数的偏差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收支 预决算 偏差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振涛 周正
财政收入是财政活动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货币来度量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财政收入又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即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商品和服务产出的最综合的指标,它是既定年份中一国境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的货币价值总和。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为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它综合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莉
财政支出总量、范围和力度体现了政府活动范围和干预经济的能力。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构建财政支出绩效的分析框架,论证了政府支出的积极效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规模出现的波动和不均衡性发展特征,亟须合理配置资源,保持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 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