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035)
- 2022(1871)
- 2021(1816)
- 2019(3906)
- 2018(4244)
- 2017(9083)
- 2016(4970)
- 2015(6007)
- 2014(6092)
- 2013(6431)
- 2012(6584)
- 2011(6068)
- 2010(6246)
- 2009(6266)
- 2008(6231)
- 2007(5882)
- 2006(5690)
- 2005(5512)
- 2004(4876)
- 2003(4743)
- 学科
- 济(22189)
- 经济(22159)
- 管理(14611)
- 业(13123)
- 方法(9769)
- 中国(9431)
- 数学(8838)
- 数学方法(8777)
- 企(8542)
- 企业(8542)
- 农(8377)
- 制(7593)
- 银(6315)
- 银行(6312)
- 行(6121)
- 财(6102)
- 贸(5714)
- 贸易(5708)
- 易(5610)
- 税(4869)
- 农业(4772)
- 融(4680)
- 金融(4680)
- 税收(4587)
- 收(4554)
- 体(4531)
- 业经(4111)
- 学(4078)
- 度(4074)
- 制度(4073)
- 机构
- 大学(83837)
- 学院(82751)
- 济(37850)
- 经济(37017)
- 研究(29884)
- 管理(29844)
- 中国(26209)
- 理学(24150)
- 理学院(23912)
- 管理学(23599)
- 管理学院(23449)
- 财(21197)
- 京(19227)
- 科学(16322)
- 所(16137)
- 财经(15753)
- 农(15348)
- 经(14040)
- 研究所(13938)
- 江(13704)
- 中心(13159)
- 北京(13096)
- 农业(12125)
- 经济学(11541)
- 财经大学(11508)
- 业大(11110)
- 州(10655)
- 经济学院(10462)
- 范(10298)
- 师范(10214)
- 基金
- 项目(41401)
- 研究(32253)
- 科学(31441)
- 基金(29234)
- 家(25046)
- 国家(24832)
- 社会(19844)
- 科学基金(19779)
- 社会科(18766)
- 社会科学(18761)
- 基金项目(15178)
- 省(15177)
- 教育(14548)
- 编号(14237)
- 划(13134)
- 成果(12790)
- 资助(12730)
- 自然(11468)
- 自然科(11096)
- 自然科学(11090)
- 自然科学基金(10876)
- 部(10205)
- 课题(9645)
- 重点(9204)
- 发(9078)
- 性(8678)
- 教育部(8494)
- 社科(8240)
- 人文(8182)
- 项目编号(8157)
共检索到142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生 张树淼
解决好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应当做实粮食安全的环境基础、物质基础和政策基础: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能够持续发展;健全粮食储备体系,打牢粮食市场调控的物质基础;加快粮食流通体系的发展,形成稳定秩序高效的粮食市场;采取综合有力措施,防止粮食污染,保证食用安全;筑牢与国际粮食市场的"防火墙",避免国内市场受到过度冲击。
关键词:
粮食 安全 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娟
尽管我国粮食实现了8年连续增产,但是,从外部环境、市场供求价格、进出口贸易方面分析,粮食安全问题仍然不可掉以轻心。据此,必须合理上调粮食价格,让利益趋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正确看待土地规模经营与流转,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服务外包,让地尽其力,从源头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从宏观整体的高度协调好政策环境、资源供给、市场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各种关系,确保国家粮食长期、稳定、持续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价格 服务外包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野
目前 ,国内有人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盲目乐观 ,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例如“粮食过剩论”、“粮食速成论”、“粮食进口论”以及“粮食市场化论”等。本文经过分析认为 ,这几种观点在理论上失之偏颇 ,在实际工作中有害无益。其实 ,近几年出现的粮食过剩具有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特征 ,从中长期来看 ,粮食生产和供给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如果不保护粮食生产基础 ,一旦出现粮食紧张的局面 ,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增加粮食生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寄希望于国际市场解决粮食问题不仅十分危险 ,而且根本不可能。粮食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 ,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需要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作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过剩 认识误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本文认为 ,粮食安全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长期问题 ,研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应该牢牢把握时期、阶段和“度”。要顺应农村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突出重点 ,积极实现粮食安全观的转变 ;推进市场化和适度国际化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市场 国际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红玉
粮食进口对一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体现在"总量安全"和"结构安全"两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长迅猛,但其对总量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有鉴于结构性失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当前粮食进口的主要作用应定位在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与供应的"结构安全"上。合理安排进口品种、以优质粮进口为契机理顺粮价关系并引导生产与供应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等措施,有助于逐步降低短缺粮食品种的进口依赖度,控制输入性通货膨胀,提升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有效发挥粮食进口在我国粮食"结构安全"中的作用。
关键词:
粮食贸易 总量安全 结构安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义
本文在论述了我国现行粮食市场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粮食问题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对未来粮食政策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政策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梅
本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全面介绍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具体的评价。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粮食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我国及其他主要粮食生产国或消费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测算,得出了我国粮食安全程度较高的结论。
关键词:
粮食 粮食安全 评价指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长云 李显戈 董欢
本文讨论了粮食安全与谷物自给率的关系,提出谷物自给率具有较强的国际可比性,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谷物自给率的变化。通过探讨日、韩两国谷物自给率下降的过程及其原因,对我国粮食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要更加重视主食自给和供求平衡,更加重视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的创新,加大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引导,鼓励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引导农产品消费方式转变。
关键词:
谷物 粮食 自给率 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兆华 褚庆全 王宏广
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首要环节。通过分析我国1995-2009年粮食生产数据,阐明了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在区域结构上存在的"北移西扩"趋势,加大了粮食安全的自然风险和环境代价;在产能结构上存在的粮食生产对个别省份的高度依存、主产区部分省份贡献率急剧下降和主销区自给率持续降低等现象,加大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度;在品种结构上存在的品种间的大面积替代、稻谷供给偏紧、玉米需求增加、大豆自给率降低等现象也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了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粮食是国民经济战略物资,是基础性公共产品,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必需商品,涉及千家万户,而且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重大变化容易引发大的波动,带来连锁反应。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粮价总体持续上涨,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保证粮食安全,应在深刻认识影响粮食生产和供求的自然、社会和政策、人为因素及其变化的基础上,坚持自给为主、进口为辅,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完善惠农政策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原则。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供需变化 隐患 原则 判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林贵
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王林贵酝酿已久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已经付诸实施。这是一次决心很大、力度很大的改革,也是一次审时度势、深思熟虑的改革。国务院确定以“四分开一完善”作为改革的基本思路,抓住了当前粮食工作中的深层次矛盾,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云华
粮食安全的内涵小于食物安全,粮食安全的实质是食物安全,食物安全的重点是粮食。剔除进口大豆及价格倒挂型进口后,我国真实的粮食自给率已足够高。综合粮食供求、国际贸易、库存、综合供给能力考虑,应给我国粮食自给率减压,分层次确定口粮、谷物、粮食等自产率与自给率。农村改革四十年来有几个时期热别是近期我国粮食供过于求。201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包括净进口(不含大豆)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再包括年末库存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已分别达到445公斤、468公斤、637公斤的高点。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谷物)产量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建议确立年人均粮食产量400公斤为粮食安全调控基线,结合人均粮食占有量指标制定分区间的粮食调控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帅
全球粮食安全受到一些农作物国际贸易的支撑,粮食的国际贸易日渐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贸易的快速增长势必增加粮食运输网络系统中关键路线节点的压力,在粮食生产呈现日益集中化的格局下,依赖于少量的出口和周转中心对于全球粮食体系将构成根本性的威胁,甚至可能诱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随着我国粮食进口的增加,研究粮食国际贸易路线中"关键点的中断或阻塞风险"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对这些"关键点"进行研究,提示关注此类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粮食贸易 关键点 粮食安全 基础设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伟
作者在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供给的相关因素、粮食商品的特殊性以及粮食数量安全标准的同时 ,概括了近 2 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与供给波动及政策调整过程 ,进而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 数量安全 保障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