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1)
2023(6671)
2022(6018)
2021(5535)
2020(5094)
2019(11954)
2018(12124)
2017(25125)
2016(13685)
2015(16448)
2014(17011)
2013(17415)
2012(16378)
2011(14779)
2010(15095)
2009(14429)
2008(14628)
2007(13600)
2006(12012)
2005(10997)
作者
(42415)
(35237)
(35044)
(33838)
(22136)
(16697)
(16326)
(13842)
(12983)
(12739)
(11733)
(11607)
(11136)
(11095)
(11068)
(11066)
(10872)
(10417)
(10180)
(10140)
(8914)
(8795)
(8745)
(8024)
(7992)
(7922)
(7790)
(7783)
(7118)
(7091)
学科
(67172)
经济(67113)
(38340)
管理(38249)
方法(30915)
(29652)
企业(29652)
数学(27641)
数学方法(27462)
中国(19330)
(19260)
(15744)
业经(14443)
地方(14181)
(13906)
(13509)
贸易(13504)
(13121)
农业(11837)
(11806)
(11179)
银行(11157)
(10659)
产业(10216)
(9739)
金融(9737)
(9552)
技术(9073)
(9023)
(8986)
机构
学院(214786)
大学(212885)
(94173)
经济(92229)
管理(81456)
研究(70957)
理学(69045)
理学院(68320)
管理学(67338)
管理学院(66946)
中国(55184)
(45472)
(44428)
科学(42243)
(37189)
(35990)
财经(34879)
研究所(33267)
(32952)
中心(32584)
(31186)
业大(30493)
北京(29485)
经济学(29361)
农业(28519)
(26872)
经济学院(26846)
师范(26642)
(26432)
财经大学(25450)
基金
项目(129541)
科学(100256)
研究(96609)
基金(91345)
(77946)
国家(77300)
科学基金(65033)
社会(60239)
社会科(57188)
社会科学(57168)
(51923)
基金项目(48694)
教育(43899)
(43167)
编号(40338)
自然(40135)
自然科(39056)
自然科学(39042)
自然科学基金(38320)
资助(38245)
成果(33225)
(30014)
(29176)
重点(29133)
课题(28021)
(26697)
创新(25012)
教育部(24759)
发展(24699)
科研(24661)
期刊
(107249)
经济(107249)
研究(65625)
中国(37893)
(33591)
(32916)
学报(30316)
科学(28153)
管理(28064)
大学(22533)
技术(21877)
农业(21732)
(21368)
金融(21368)
学学(21151)
业经(19233)
教育(18501)
经济研究(17631)
财经(17608)
问题(15700)
(15245)
(12824)
商业(12498)
技术经济(12392)
理论(11637)
统计(11493)
(11109)
实践(10431)
(10431)
(9990)
共检索到322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东  
物流产业集中度高低的价值判断必须依据物流产业的运行效率来进行。影响物流产业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规模经济性、市场需求量、企业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水平和技术进步、产业政策。其中市场需求增长率和企业进入壁垒两个变量与集中度是负相关关系,且市场需求增长率对集中度的负向影响最大,需将物流市场规模的增长控制好,以防增长过快导致集中度下降。其余三个变量(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异化水平和技术进步、产业政策)与集中度的高低成正相关关系,且规模经济性对集中度的正向影响最大,所以扩展物流企业规模是提高集中度的有效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奕  
通过对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相关系数和关联度的分析,并对两个系统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Granger因果实验和采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进行协调性验证。研究结果证明:区域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然而当前物流业发展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平先秉  
文章以湖南省为例,选取物流货运量、GDP等指标建立时间序列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货运量与区域GDP的相关关系,并揭示了物流业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喜才  
根据市场集中度研究,认为物流企业处于微粒市场状态,标准化、规范化的运作体系难以推广,没有形成现代物流市场体系是主要原因。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产业各类企业都在通过资本市场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兼并整合。通过对2005-2014年物流业集中度的研究,提出了2016-2030年物流业集中度的阶段性判断。基于此,从产业政策、金融支持和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冰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计算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对两个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也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并应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来定量测度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物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小冬  关柯  李忠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焱林  
调整产业结构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主题,也是我国长期的经济政策,但由于静态分析多于动态分析,实践的结果并不理想,结构不合理没有得到很大改善,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本文从动态的角度进行计量分析表明: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结构的成功转换,结构转变是一个不间断过程,适时适度地调整产业结构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通过设计产业结构调整系数这一指标来综合度量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即在一定时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利用历史资料,寻求一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徐慧  
本文通过Wind资讯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公布的数据,对我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水平在不断提高,已经达到"寡占型"市场。但是集中度水平的提高是由于国际"四大"在我国审计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带来的,我国本土事务所的竞争力仍然较低。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的《反垄断法》和本土事务所的合并重组来提高本土事务所的竞争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海发  
本文使用结构调整定量分析指标,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全面认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及成就提供依据。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指标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产业系统的产出,另一是从产业系统的投入,再一是从产业系统的调整,三者分别形成了产出结构指标、投入结构指标和结构变动指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岩  赵树恒  吴东白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从定性角度来研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为国家的政策制订和实施提供依据。本文力图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基础,从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出发,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对我国“八五”时期投资规模与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规划提出一些建议。定量研究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是一项宠大的工程,有一定的难度,且工作量较大。为能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同民经济再生产过程,本文采用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与计量经济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优势在于不仅考虑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与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顾及到投资行为的影响,因而对客观经济运行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玉荣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1978~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增长9.9%。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支撑。据测算,1978~1995年间资本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为45...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梦菲  
选取了1991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我国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季度数据,采用多参数指数平滑法分析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物流运输业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背后的经济根源以及政策含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凯  
1990—2005年,我国零售业组织形式从地区性竞争的单体店逐渐演进到全国性竞争的连锁店,不同地区企业的非竞争关系随之转变为竞争关系。零售业的业态从百货单业态逐步演进到百货、超市、专业店等多业态形式,业态间的关系也相应地从同业竞争变为分工互补。本文考察零售业业态和组织形式的演变,并在计算零售产业集中度时,围绕二者的变革时间和特点确定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我国零售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寡占趋势较为明显,同时又表现出显著不稳定、波动较大的特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张广海  
在分析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及空间集聚与区域布局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一份额法对滨海旅游产业部门结构与竞争力进行分解,全面分析产业整体结构效益和竞争优势,构造了旅游产业集聚能力与产业关联程度测度公式,对我国滨海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及特征进行定量测度,并系统分析滨海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品牌和创新效应。进而,基于集群的区域协作、融合发展、投入引导及竞争优势的视角,探讨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