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6)
- 2023(6793)
- 2022(5773)
- 2021(5028)
- 2020(4432)
- 2019(9795)
- 2018(10027)
- 2017(20219)
- 2016(10524)
- 2015(12184)
- 2014(12470)
- 2013(12925)
- 2012(12893)
- 2011(12033)
- 2010(12530)
- 2009(12187)
- 2008(11892)
- 2007(11013)
- 2006(10635)
- 2005(10084)
- 学科
- 济(76144)
- 经济(76086)
- 管理(30458)
- 业(27188)
- 方法(22570)
- 企(20197)
- 企业(20197)
- 地方(20017)
- 数学(19935)
- 数学方法(19838)
- 中国(18982)
- 农(16099)
- 业经(14810)
- 地方经济(14530)
- 制(13832)
- 产业(11815)
- 学(11227)
- 银(11125)
- 银行(11123)
- 财(11034)
- 行(10832)
- 融(10208)
- 金融(10208)
- 农业(10104)
- 体(10077)
- 贸(10041)
- 贸易(10029)
- 易(9545)
- 环境(8815)
- 发(8456)
- 机构
- 学院(173322)
- 大学(172603)
- 济(90686)
- 经济(89033)
- 管理(63595)
- 研究(62831)
- 理学(52477)
- 理学院(51958)
- 管理学(51411)
- 管理学院(51081)
- 中国(50481)
- 财(41881)
- 京(36748)
- 财经(32184)
- 科学(32016)
- 所(31431)
- 经济学(29848)
- 经(28700)
- 江(28266)
- 中心(28027)
- 研究所(27440)
- 经济学院(26651)
- 北京(24448)
- 财经大学(23340)
- 州(22351)
- 农(22092)
- 范(21597)
- 院(21556)
- 师范(21483)
- 业大(18767)
- 基金
- 项目(94992)
- 研究(74980)
- 科学(74853)
- 基金(68023)
- 家(56424)
- 国家(55965)
- 社会(50751)
- 社会科(48304)
- 社会科学(48293)
- 科学基金(47578)
- 省(36878)
- 基金项目(34955)
- 教育(32566)
- 编号(30249)
- 划(29558)
- 资助(28571)
- 成果(25836)
- 自然(25600)
- 自然科(24888)
- 自然科学(24880)
- 自然科学基金(24438)
- 发(23743)
- 部(21672)
- 课题(21566)
- 国家社会(21225)
- 重点(21066)
- 发展(20850)
- 展(20586)
- 性(19292)
- 社科(19281)
- 期刊
- 济(117799)
- 经济(117799)
- 研究(66036)
- 中国(34137)
- 财(30068)
- 管理(27039)
- 融(22283)
- 金融(22283)
- 农(21306)
- 经济研究(20971)
- 科学(19068)
- 业经(18882)
- 学报(18204)
- 财经(17570)
- 技术(16038)
- 问题(15981)
- 经(15461)
- 大学(14853)
- 教育(14254)
- 学学(13809)
- 农业(13807)
- 贸(12594)
- 技术经济(11703)
- 商业(11364)
- 国际(10552)
- 经济问题(10248)
- 统计(10211)
- 世界(9531)
- 经济管理(9404)
- 理论(9389)
共检索到291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春播 白海琦
在我国流通产业全面开放和外资大量进入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流通产业的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分析产业安全基本内涵的基础之上,提出正确认识流通产业安全问题,认清过度开放带来的冲击和问题,要理顺开放、发展和流通产业安全的辩证关系;从国家整体利益的出发来认识流通产业安全的重要性,强调政府应对外资流通产业制定严格的反垄断政策,积极扶持民族批发和零售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在企业层面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互动机制,提升流通产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经济安全 国际化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伟
本文主要分析高质量发展和流通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动态变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是注重创新发展经济、追求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完善社会资源的利用,我国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发展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提高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通过梳理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将两者结合起来纳入统一框架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动态关系,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也能刺激商贸流通业发展转型升级。其中,高质量发展对流通产业升级解释的贡献度呈持续增长趋势,且解释贡献度明显大于流通产业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解释贡献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关于流通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王建华一、流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和问题改革以来,特别是“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流通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体系和流通结构,扩大了流通规模,对促进生产发展和满足消费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长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雪
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既是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不断提高,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流通新模式发展迅猛,流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流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不断深化,但同时也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体制性成本过高、城乡布局失衡、流通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企业集团化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优化流通产业城乡布局;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加强流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流通产业 转型升级 流通技术 流通体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雪
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既是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不断提高,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流通新模式发展迅猛,流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流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不断深化,但同时也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体制性成本过高、城乡布局失衡、流通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企业集团化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优化流通产业城乡布局;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加强流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流通产业 转型升级 流通技术 流通体制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熊曦 吴冬霞 曹姣
行政区经济是我国特殊时期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行政区经济的形成使企业竞争中渗透了强烈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生产要素跨行政区流动不畅、行政区域间竞争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行政区边界经济明显。有必要建立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使各行政区域均能获利,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东波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1980年,我国开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辟为开放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被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设为最大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包崇国
循环经济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基于我国目前尚无循环经济立法的实际,本文简要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介绍了日本、德国等国循环经济立法概况,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实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从而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立法 必要性 设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亚敏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已经跨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潜能,并一跃成为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数字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渗透,引发各行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我国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商贸流通行业更是作为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对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研究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产业融合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商贸流通产业 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厚康 王建华
流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余厚康王建华(内贸部商业经济研究中心)改革以来我国流通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体系和流通结构,扩大了流通规模。但从总体上讲,流通产业的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经济效益差,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邵金菊
加快流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邵金菊(宁波高等专科学校315010)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实现流通产业的两个转变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试从如何加快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集约化经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水根
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性产业,流通产业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城镇化被认为是我国扩大内需和结构转变的关键,通过集聚与扩散影响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通过构建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基于1978—2012年各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门槛;东、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水平总体上依次超越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的城镇化第三、第二和第一门槛值;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城镇化门槛存在显著空间区域特征,且经济效应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提出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平台,促进城镇化协同发展、推动流通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经济效应 城镇化门槛 效应释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林岩 朱云杰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化 ,既有利于公平又有利于效率 ,还可以从源头上校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形成机制 ,近期内可刺激内需 ,长期则可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符合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我国高等教育 大众化 产业化 经济思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倩 廖洪富
本文以流通业空间集聚特征为基础,研究了流通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流通业产业集聚水平处于逐年提高的趋势;第二,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两者变量都存在空间分布特征;第三,从全国范围来看,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即本地流通产业集聚对邻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第四,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这一效应在西部地区不显著;第五,我国中部地区的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一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