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0)
2023(8915)
2022(7596)
2021(6929)
2020(5822)
2019(13133)
2018(13178)
2017(25833)
2016(14177)
2015(16479)
2014(16883)
2013(17135)
2012(16961)
2011(15398)
2010(16063)
2009(15414)
2008(15417)
2007(14358)
2006(13431)
2005(13045)
作者
(43246)
(35624)
(35541)
(33985)
(22701)
(16849)
(16361)
(13679)
(13524)
(13220)
(12200)
(11866)
(11608)
(11570)
(11088)
(11006)
(10545)
(10379)
(10289)
(10220)
(9520)
(8828)
(8742)
(8253)
(8159)
(8157)
(8096)
(8025)
(7369)
(7073)
学科
(70841)
经济(70756)
管理(37939)
(37676)
(28804)
企业(28804)
中国(25788)
地方(22572)
(21785)
方法(21490)
业经(18304)
数学(17133)
数学方法(16890)
(16522)
(14917)
银行(14906)
(14649)
(14476)
农业(14225)
(13260)
金融(13259)
(12936)
贸易(12918)
地方经济(12709)
(12435)
(12167)
(12134)
产业(11947)
(10747)
技术(10704)
机构
学院(215128)
大学(213492)
(92746)
经济(90556)
研究(78664)
管理(76401)
中国(63817)
理学(62034)
理学院(61249)
管理学(60319)
管理学院(59884)
(47795)
(47265)
科学(44167)
(40878)
(37598)
中心(36058)
研究所(35514)
财经(34770)
(33153)
北京(32175)
(32107)
师范(31879)
(30923)
(30730)
经济学(28129)
(27636)
(26533)
业大(26232)
师范大学(25149)
基金
项目(119729)
研究(95328)
科学(93400)
基金(82207)
(68958)
国家(68242)
社会(59880)
科学基金(57299)
社会科(56734)
社会科学(56723)
(48946)
教育(43189)
基金项目(42210)
编号(40801)
(40042)
成果(36418)
资助(34269)
(32882)
自然(32195)
自然科(31322)
自然科学(31315)
自然科学基金(30715)
课题(30196)
发展(27564)
重点(27202)
(27092)
(26272)
(24830)
(24768)
(24556)
期刊
(123264)
经济(123264)
研究(79210)
中国(53150)
(34963)
(33428)
管理(32137)
教育(31854)
(30064)
金融(30064)
学报(27210)
科学(26597)
业经(22267)
农业(22101)
大学(21477)
技术(19767)
学学(19335)
经济研究(18765)
财经(17836)
问题(17430)
(15604)
(13948)
图书(13766)
国际(12017)
(11647)
论坛(11647)
商业(11546)
技术经济(11470)
理论(11365)
经济问题(11117)
共检索到374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春  刘小青  张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新亮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却始终未能走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这与我国传统的观念制约、相关制度不够完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等原因有密切关系。如何转变政府观念,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百灵  周荫祖  
从文化、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的理论分析入手,阐明了我国文化产业在新世纪初面临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的机遇和挑战。为此,要遵循“挑战与回应,是一个民族文明擎升的主要杠杆”(汤因比)的辩证法,并从观念的解放与创新、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段进军  韩坚  
在全球和区域视角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以下观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化;发展城市群,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建立不同尺度的区域循环产业,实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建设道路通讯网络,实现要素的流动化;划分重点区域,实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市民社会等观点。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邓天佐  张俊芳  
科技金融结合,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顺应科技创新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金融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深化扩展,向多要素、多层面、多维度的科技金融系统演变;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践不断丰富与发展,已覆盖到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金融中介平台等多个领域,对于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探讨剖析了我国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内涵、规律、特点及表现形式,总结了我国科技金融结合近期发展的态势与现状,并对现阶段科技金融工作的特点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但目前的现代农业在促进农业大发展的同时也显露出了它的弊端如大量消耗了能源和资源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生态农业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论述发展生态农业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军  
一、发展社区就业的意义 首先,就业领域向社区扩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进步的体现。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社会结构方面看。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由三个不同的领域或势力——国家政府、公民社会和市场所组成,这三个势力各自发挥着自己的职能作用:国家政府代表着权力,并依法强制推行这种政治权力的实施,强迫人们作为“政治人”,以国家的意志为转移来决定个人的行为;市场与此相反,它是私人利益自由活动的场所,受产权原则和价值规律的支配,以个人利益为准则来决定价值取向,个人在此领域作为“经济人”而存在;公民社会则介于两者之间,是国家与市场恰如其分地结合的产物,是真正符合人性价值和法则的领域。公民社会...
[期刊] 征信  [作者] 陶梦倩  陶士贵  
我国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大多规模较小且规范运营情况较差,风险性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缓慢,体现核心价值的无形资产难以评估,造成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困难。为此,应探索构建文化产业征信系统,按照信用评价指标采取科学的信用评价方法,构建10个风险递增的级别,并根据文化企业的偿债履约能力和违约风险对其进行综合评级,为我国文化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提供帮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绍坚  
随着全球经济转型深入推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当前发展阶段,如何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一、文化产业国际化是提升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战略性的产业经济门类。尽管人们对它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属性认识时间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卢华  王芸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淑奇,蒋华  
计算机软件产业较之其它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我国积累了较雄厚的软件技术力量,因此国家要尽快地制订正确的软件发展战略,努力营造所需的社会环境,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别凌  
关于我国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别凌《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合作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应看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认清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努力探索合作金融的运行路子。一、关于我国合作金融成长历程的客观判断我国的合作金融事业具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黎明  
随着经济、金融形式的发展 ,邮政储蓄暴露其在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监管架构等方面的缺陷和问题。规范和合理引导邮政储蓄的健康稳定发展 ,应从宏观上加强对邮政储蓄的指导 ,从微观上端正经营指导思想 ,同时加大对邮政储蓄的监管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