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485)
2022(3307)
2021(3216)
2020(3043)
2019(6846)
2018(7047)
2017(14758)
2016(8366)
2015(9679)
2014(9991)
2013(10144)
2012(10055)
2011(9072)
2010(9778)
2009(9695)
2008(9776)
2007(9299)
2006(8829)
2005(8583)
2004(7548)
作者
(24407)
(19801)
(19523)
(19347)
(12671)
(9312)
(9147)
(7566)
(7509)
(7449)
(6661)
(6657)
(6466)
(6301)
(6229)
(6140)
(5855)
(5849)
(5796)
(5643)
(5356)
(4940)
(4774)
(4642)
(4555)
(4550)
(4542)
(4479)
(4070)
(3981)
学科
(33372)
经济(33313)
管理(27029)
(22668)
(17500)
企业(17500)
中国(13692)
(13322)
方法(12855)
(12459)
数学(11280)
(11206)
数学方法(11099)
(10068)
银行(10066)
(9655)
(7934)
贸易(7923)
(7730)
(7536)
金融(7536)
(7408)
制度(7273)
(7273)
(7077)
税收(6932)
(6896)
(6828)
业经(6750)
国家(6644)
机构
大学(125902)
学院(124243)
(54286)
经济(52876)
管理(45702)
研究(41703)
中国(37997)
理学(36675)
理学院(36307)
管理学(35871)
管理学院(35617)
(33463)
(27818)
财经(24047)
(21906)
(21648)
(21387)
科学(21335)
中心(20678)
北京(19119)
研究所(18143)
(17881)
财经大学(17433)
经济学(16802)
(16562)
师范(16487)
(16345)
(15351)
人民(15249)
经济学院(15126)
基金
项目(61564)
研究(50478)
科学(47360)
基金(43255)
(35213)
国家(34882)
社会(31403)
社会科(29637)
社会科学(29628)
科学基金(28936)
教育(23597)
(22963)
编号(22303)
基金项目(21739)
成果(21625)
(19432)
资助(19293)
课题(15942)
自然(15847)
自然科(15409)
自然科学(15404)
自然科学基金(15099)
(14902)
(14375)
项目编号(13728)
重点(13370)
(13226)
教育部(13145)
(13116)
社科(12954)
期刊
(71448)
经济(71448)
研究(49388)
中国(27611)
(26388)
(22255)
金融(22255)
管理(18502)
教育(16407)
(15981)
学报(13535)
科学(12885)
财经(12753)
业经(11607)
大学(11083)
经济研究(10967)
(10893)
问题(10646)
技术(10171)
学学(9790)
(9584)
农业(9565)
理论(8796)
图书(8367)
实践(7867)
(7867)
国际(7646)
(7168)
经济问题(6505)
书馆(6439)
共检索到221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贺新  
在信用经济的链条中,政府信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中具有导向和示 范作用,政府部门失信会加速社会信用体系的崩溃。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的信用问题 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虹  方亮  
一、我国政府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一)法律关于预算草案编制的一些规定不科学,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 1.我国《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从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但《预算法实施条例》又规定预算年度开始的1月份才要求省、市、自治区政府财政部门汇总上报本级总预算草案,预算经人大审批通过的时间一般都是在3月中、下旬,从理论上讲,经过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案才具有法律效力。但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预算年度开始后,预算还处在编制和审批中,待预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一、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包括一般预算收支科目、基金预算收支科目和债务预算收支科目三大类。其中,一般预算收支科目主要反映各项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专项收入等一般性财政收入及由这些收入安排的支出的分类情况:基金预算收支科目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地方财政税费附加的收入与支出分类情况;债务预算收支反映我国政府以发债和借款的方式向国内外机构和个人筹措的债务收入和债务还本付息支出情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斯达  
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财政支出方式,在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中逐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各级政府引导基金政策的不断推进,资金广泛结存、政府部门决策参与过度、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断涌现。本文通过对国外比较成功的政府引导基金进行经验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使我国政府引导基金政策得以稳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斯达  
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财政支出方式,在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中逐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各级政府引导基金政策的不断推进,资金广泛结存、政府部门决策参与过度、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断涌现。本文通过对国外比较成功的政府引导基金进行经验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使我国政府引导基金政策得以稳定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力  
从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因素,并尝试提出了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措施和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尔烈,翟晓风  
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公共支出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的涵义和区别于其他类型采购的特点,讨论了建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性。然后着重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外政府采购的成熟经验,对我国政府采购的立法、组织模式、采购方法、管理体系及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设想和建议。关键词:政府采购基本框架财政监督法律体系招标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胡志勇  
从计划经济时期起至今,我国政府会计并不重视会计假设与前提。这其中的原因与我国政府产权关系、财政类型及宪政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政府产权关系的变迁、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及宪政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人们对政府会计假设与前提的关注。我国政府会计应引入规范性的假设与前提,并从政府会计制度安排上充分重视会计假设与前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娟  
政府驻京办作为我国行政派出管理模式中的一类,从我国古代便开始发挥作用。然而,由于行政派出管理不当、法律地位不清晰,造成了近年来我国政府驻京办数量肆意膨胀,机构内部职能混乱、行政效率低下以及权力寻租现象严重等问题。政府的驻京办将何去何从,撤销抑或转型都将值得深思。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政府在驻京办改革过程中切忌搞一刀切,应因地制宜,以法律形式,科学、合理,分步骤实现我国政府驻京办的改革、过渡与转型。具体做法是:以法律形式科学、合理限定我国政府的驻京办;加强对驻京办的监督管理;完善驻京办的组织设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池昭梅  王晓润  
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运营活动的产成品,是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也是社会公众监督政府、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依据。政府财务报告主体是政府财务报告重要基础。由于我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俞少君  
中小企业的改革热潮是我国面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必然结果。只有政府充分发挥经济职能作用 ,为中小企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供技术指导、管理咨询和宏观协调 ,在财税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多方面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真正放开放活中小企业 ,才能实现企业改革的整体推进和有效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艳  
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政府不仅通过征税和发行国债的显性融资渠道融资,还通过对银行系统的直接控制和干预获得了隐性的融资渠道。在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初期,政府隐性融资与国有银行之间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1994年以后,政府对隐性融资可依赖程度降低,国有商业银行对政府的隐性融资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这种融资方式的弊端逐渐暴露。本文分两阶段对政府融资状况与国有银行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主要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邹治平  
一、应辩证看待由地方公债所引致的财政风险问题——发行地方公债的可行性探讨地方公债能否顺利发行,决定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社会公众具备充分的应债能力,二是地方政府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有能力避免由此导致的财政风险。总体看来,这两个条件目前在我国基本都已具备。 (一)从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状况来看,社会对地方公债的认购能力非常充分。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已达近12万亿元的规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支  
政府信用乃是我国构建新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在全面推荐依法治国的当代,规范政府行为,防治政府失信,提升政府信用是一项紧迫的法治课题。实践中,信赖保护原则的实施还存在不足,难以完全发挥效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对政府的"信赖约束之力"有待加强,要避免政府通过行政纠错权和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脱离"信赖约束之力"的束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