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2)
2023(6461)
2022(5759)
2021(5403)
2020(4698)
2019(10626)
2018(10814)
2017(21948)
2016(12205)
2015(13962)
2014(14297)
2013(14506)
2012(13947)
2011(12651)
2010(13104)
2009(12905)
2008(13148)
2007(11961)
2006(11137)
2005(10839)
作者
(35745)
(29390)
(29299)
(28538)
(18826)
(13866)
(13494)
(11150)
(11142)
(10941)
(10085)
(9778)
(9609)
(9540)
(9373)
(9136)
(8752)
(8691)
(8497)
(8360)
(7819)
(7219)
(7124)
(6777)
(6715)
(6706)
(6675)
(6615)
(5903)
(5736)
学科
(50273)
经济(50175)
管理(42577)
(37280)
(31175)
企业(31175)
方法(20072)
(18839)
(18598)
数学(17582)
数学方法(17367)
中国(16862)
(14420)
(12868)
银行(12860)
(12297)
(11976)
业经(11489)
(11146)
贸易(11133)
(10934)
(10852)
金融(10850)
(10726)
财务(10694)
财务管理(10660)
体制(10161)
企业财务(10052)
(9677)
(9107)
机构
大学(185044)
学院(183154)
(81854)
经济(79979)
管理(67587)
研究(62296)
理学(55579)
理学院(55031)
管理学(54261)
管理学院(53928)
中国(53838)
(47058)
(39865)
财经(34813)
科学(32431)
(32033)
(31173)
(29975)
中心(28761)
研究所(27345)
北京(26626)
经济学(26038)
财经大学(25614)
(24885)
(23818)
经济学院(23351)
(22265)
师范(22098)
(21711)
业大(21237)
基金
项目(101505)
科学(79720)
研究(79084)
基金(73668)
(61855)
国家(61333)
科学基金(52184)
社会(50854)
社会科(48182)
社会科学(48172)
(38273)
基金项目(37850)
教育(36896)
编号(32725)
(32285)
资助(31514)
自然(30937)
自然科(30149)
自然科学(30143)
成果(29825)
自然科学基金(29596)
(25409)
(24362)
课题(23495)
重点(22775)
(22060)
教育部(21497)
(21172)
国家社会(20737)
(20673)
期刊
(100967)
经济(100967)
研究(67253)
中国(40421)
(38167)
(28895)
金融(28895)
管理(28526)
(24150)
学报(22519)
科学(21408)
教育(20157)
财经(18786)
大学(18325)
学学(16904)
(16095)
经济研究(15773)
业经(15746)
技术(15621)
农业(15124)
问题(14231)
(12646)
理论(11278)
国际(10977)
实践(9917)
(9917)
(9802)
会计(9402)
技术经济(9085)
现代(8701)
共检索到309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帆  
关于我国控制通货膨胀问题的几次争论杨帆关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中的通货膨胀问题,从理论界,政府到政策研究部门,从来就没有统一过,是争论的焦点之一。第一次争论是在1985-1986年1979年以来提高了农副产品价格,随之增加了城镇居民的价格补贴,物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关于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韩雷关于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有许多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通货膨胀无害”,“适度通货膨胀有利于发展经济”;有些人说:经济发展了,人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通赏膨胀、物价上涨也没有关系;有人说:物价“零增长”不可能。现在我国物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亚楠  马广奇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加大。通货膨胀预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对防范我国未来恶化的通货膨胀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各行业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我国五次通货膨胀周期与通胀预期的关系,再通过数据分析了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通胀预期管理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欧涛  
2010年7月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开始抬头。进入2011年,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并呈现上升势头。为控制物价上涨,我国采取了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效果还未显现。本文从此轮通货膨胀的特点分析入手,剖析其产生的各类原因,同时结合目前货币政策应对措施遇到的困难,提出完善货币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晓伟  
在沉寂了三年(1990—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又一次遭受通货膨胀的袭击。今年,通货膨胀更是来势凶猛,年初物价上涨率就高攀至20%。如何认识和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又一次成为我国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现将近年来经济学界关于这方面讨论情况,简介如下。 一、我国当前宏观调控首要解决的是通货膨胀还是失业问题 1993年以来,我国出现两位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1994年物价上涨率继续攀高。与此同时,失业率也有所提高,城市失业率从1992年底的2.2%提高到1993年底的2.64%。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宏观政策取向,或宏观调控首要解决的是通货膨胀还是失业问题,在我国经济学界中展开了一场大辩论。《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强  陈华帅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央行独立性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借助SVAR方法,分析和比较了我国央行1984~2007年以来通货膨胀厌恶程度,说明了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正式成立到现在独立性逐步扩大。我国央行通货膨胀厌恶程度和经济牺牲率的历史演化趋势,有助于公众形成关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心理预期,从而降低央行反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助于央行通过宣言的方式来影响企业和公众的决策与行动,也有助于公众和企业根据央行货币政策的动向提前做出有效的决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源  董生强  
在1981—1993年,我国零售商品物价上涨率为130.2%,平均年上涨率为7.2%。①本文在分析这个期间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政策。一、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1.1我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情况的测算我们对1981—1993年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状况进行测算。见下表: (表1)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与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的比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海维  
稳定物价总水平,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而管理好通胀预期是控制通货膨胀关键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奚国泉   蔡军  
当前的通货膨胀并不单纯属于某种类型,而是多种类型兼而有之,属于混合型通货膨胀,其中成本推动的成份居多,而商品价格攀升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凌涛  
一、当前通货膨胀特征及成因和治理整顿前相比较,治理整顿以来通货膨胀特征发生了某些变化,也就是说它主要不是表现为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而是主要表现为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主要是紧缩政策抑制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松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压力就会转化为现实,而引起通货膨胀率重新上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温桂芳  
一、今年的物价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今年,国民经济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计划为9%;而物价上涨率要求控制在10%以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去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为缓解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和稳定市场物价,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相比之下,不利于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似乎多于有利因素,因而通货膨胀的压力还相当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白成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曾先后发生过两次异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其来势很猛,并且都和生产停滞同时发生,形势都十分严峻.但是,这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都在短期内得到了有效控制,连年大幅度上涨的物价在二三年内即迅速回落并从此走向长期相对稳定,促进了此后日本经济的稳定与较快增长。日本的这一历史经验,对当前我国很有借鉴价值。一、两次通货膨胀面临的“两难”政策选择战后日本发生的两次严重通货膨胀,一次发生在40年代后半期,一次在70年代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建中  范勇  阎丽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湘永  
德国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陈湘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是战后控制通货膨胀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有关统计表明,战后40多年,联邦德国的物价上涨率基本上控制在5%以下,贴现率控制在6%左右,货币市场一直较少动荡,德国马克已成为西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一、问题症结和分析思路研究九十年代货币政策,我们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是整个九十年代信用规模的控制。因为从八十年代的历程看,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经济环境中,信用规模的控制是十分困难的。在1953—1978年的二十六年中,国家银行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1.5%。进入八十年代,增幅迅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