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582)
2022(2424)
2021(2497)
2020(2254)
2019(5233)
2018(5440)
2017(11599)
2016(6779)
2015(8286)
2014(8650)
2013(8525)
2012(8305)
2011(7658)
2010(8117)
2009(7873)
2008(7951)
2007(7603)
2006(7212)
2005(7030)
2004(6096)
作者
(19827)
(15999)
(15958)
(15770)
(10131)
(7618)
(7563)
(6140)
(6133)
(6005)
(5393)
(5328)
(5206)
(5105)
(4947)
(4923)
(4796)
(4782)
(4735)
(4637)
(4390)
(3972)
(3956)
(3866)
(3657)
(3657)
(3619)
(3589)
(3280)
(3220)
学科
(25537)
经济(25495)
管理(18191)
(17062)
(12415)
企业(12415)
中国(11600)
方法(10260)
(9406)
数学(9211)
(9131)
数学方法(8966)
(8572)
(7565)
银行(7563)
(7242)
教育(6834)
(6629)
贸易(6621)
(6495)
(6348)
税收(5919)
(5864)
(5615)
金融(5615)
(5570)
农业(5309)
制度(5176)
(5176)
业经(5098)
机构
大学(103439)
学院(103170)
(42872)
经济(41721)
管理(34893)
研究(33918)
中国(29517)
理学(28157)
理学院(27770)
管理学(27187)
管理学院(26995)
(25541)
(23333)
财经(18706)
(18122)
科学(18066)
(17429)
(16601)
北京(16420)
(16006)
师范(15945)
中心(15816)
研究所(15255)
(14494)
财经大学(13517)
经济学(13156)
(13126)
师范大学(12470)
经济学院(11876)
教育(11714)
基金
项目(49284)
研究(42494)
科学(37686)
基金(32581)
(26041)
国家(25710)
社会(24858)
社会科(23307)
社会科学(23300)
教育(21880)
科学基金(20930)
编号(20092)
成果(19567)
(19475)
(16664)
基金项目(16504)
课题(15110)
资助(14774)
(12923)
(12334)
项目编号(12107)
(12055)
自然(11029)
大学(11027)
重点(10924)
规划(10782)
(10735)
(10706)
阶段(10688)
自然科(10681)
期刊
(56663)
经济(56663)
研究(41254)
中国(24330)
教育(21957)
(19010)
(16204)
金融(16204)
管理(13944)
(12959)
学报(10839)
科学(10313)
财经(10003)
业经(9771)
技术(9074)
大学(8917)
问题(8811)
经济研究(8614)
(8609)
农业(8265)
(7937)
学学(7728)
理论(6970)
国际(6562)
实践(6227)
(6227)
(5899)
图书(5810)
职业(5553)
商业(5299)
共检索到180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梅俊生  
多年以来,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受大众的关注(本文的研究对象不包括职高、技校,且以城市学校为主),抱怨批评之言不绝于耳,声讨指责之语屡见报端。可事与愿违,时至现在这一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可谓众说纷纭,较一般的解释是:有关学校未能很好执行上级制定的教育方针。此种说法矿有道理,但是很肤浅的,它至少不能回答为何那么多的学校放着现成的“光明方针”不用,偏要去挤独木桥呢?其实这个问题涉及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并不打算进行所谓“一揽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聂海清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已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极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并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是剖析形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二是认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三是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国权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全社会关心而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是李岚清副总理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开篇词。为解决好这个老大难问题,造成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良好氛围,本文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乃庆  杨欣  
在对全国20个省(市)180所不同类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特别是对西部四省(市)16所中小学进行追踪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定量探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分析原因与危害。调研结果显示:54.6%的小学生和73.1%的初中生作业时间超时,46.4%的小学生和38.1%的初中生参加学习辅导班,77.6%的小学生和87.1%的初中生一学期至少新增一本教辅。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对考试成绩重视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学生的作业时间和教辅数量,二是家长对考试成绩重视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学生的作业时间、教辅数量以及辅导班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作业时间的增加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课题组  
“和谐社会”的理念,正以其独具的理论和前景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目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在其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2005年初,上海市教委委托上海八个民主党派合作进行“和谐上海的教育”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各民主党派抽调或邀请党派内外的骨干力量、科研专家共同参与,历时十个月,按时完成了研究任务。本刊分两期摘要刊发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果,供相关部门、研究人员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辰  
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的实施乃至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这一问题更为重要,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关心和努力。2005年10月16日,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民进上海市委举行了本年度“上海民进教育论坛”。参加此次论坛的有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市教委副主任瞿钧以及上海教育界、出版界、文化界和街道社区等方面的多名人士。现从政府职能、社会氛围、学校实践以及文化建构等多个视角选择刊登会上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并期冀引起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斗  
最近教育部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负担 ,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张光斗先生对此也十分关注 ,特别给本刊来信 ,谈了他的看法 ,现全文刊发如下。我们也欢迎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就此问题展开更深入、更全面的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艾兴  王磊  
对全国不同地区13 376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表现为多种水平与特征;各水平间存有显著差异,既包含总体程度性差异,也涉及外在表征性差异及内在结构性差异;不同学段学生学业负担的水平、特征及演变规律明显不同。深度解决须重新审思以往的减负理念与行动,减负理念要由"减量"走向"提质",减负行动要正视学业负担的各种差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甜甜  
据英国《卫报》2008年11月4日报道,英格兰数千名大学生定于11月5日走上街头,抗议大学学费负担过重。英国全国学生联合会(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组织了名为"亏损的学生"(students in the red)为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兆武  杨若翰  
经过对2286份有关课业负担过重的开放性调查问卷的分析,本文发现被调查者对于"课业负担过重是什么"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所选取的测量指标并没有呈现明显的汇聚趋势。但如果提升分析的抽象层级,可以发现日常人们用来判断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测量指标有着一些明显的共性和结构。简略地说就是,即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以及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来推断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本文指出这个发现对于构建课业负担测量指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幽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怎样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赵海宽我国的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目前正处于进一步深化过程。为保证这一过程顺利发展,必须尽快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和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过多的问题。一、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应尽快解决目前我国国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连山  韦敏  
医疗卫生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技术、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对于解决我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就医疗卫生的行业属性的认识问题有一定的偏差,导致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出现方向性的问题,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据有关媒体披露,目前对医疗卫生现状(主要是医院的医疗,本文所论述的医疗卫生也是对医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