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8)
2023(7547)
2022(5937)
2021(5434)
2020(4634)
2019(10210)
2018(10665)
2017(21129)
2016(11815)
2015(13774)
2014(14197)
2013(13892)
2012(12873)
2011(11362)
2010(11668)
2009(11030)
2008(11671)
2007(10911)
2006(10007)
2005(9579)
作者
(33589)
(27357)
(27341)
(26426)
(17572)
(12957)
(12785)
(10435)
(10352)
(10225)
(9211)
(9106)
(8911)
(8785)
(8486)
(8376)
(8160)
(8131)
(7976)
(7881)
(7295)
(6741)
(6674)
(6440)
(6280)
(6268)
(6144)
(6096)
(5588)
(5403)
学科
(47976)
经济(47920)
管理(38510)
(37519)
(30710)
企业(30710)
(20839)
中国(18542)
方法(17833)
(15214)
财务(15191)
财务管理(15142)
数学(15134)
(15061)
数学方法(15037)
企业财务(14455)
(13208)
业经(11891)
(11222)
银行(11212)
(10475)
农业(9682)
(9363)
(9358)
金融(9357)
贸易(9355)
(9153)
(8824)
地方(8689)
理论(8348)
机构
学院(172337)
大学(170313)
(72008)
经济(70323)
管理(60739)
研究(54769)
理学(49878)
理学院(49380)
管理学(48643)
管理学院(48329)
中国(46925)
(41783)
(36736)
财经(31073)
科学(29653)
(28581)
(27964)
(27784)
中心(25212)
北京(24209)
研究所(24051)
(23040)
经济学(22930)
(22799)
财经大学(22645)
(22497)
师范(22297)
经济学院(20767)
业大(19465)
(19428)
基金
项目(93606)
研究(75145)
科学(72113)
基金(65040)
(54283)
国家(53764)
社会(46693)
科学基金(45491)
社会科(44080)
社会科学(44066)
(36687)
教育(35417)
基金项目(33659)
编号(33630)
(29867)
成果(29394)
资助(27053)
自然(25842)
自然科(25105)
自然科学(25099)
自然科学基金(24645)
课题(23279)
(21206)
(21070)
重点(20930)
项目编号(20549)
(20509)
(19386)
国家社会(18921)
(18803)
期刊
(89727)
经济(89727)
研究(60084)
中国(36793)
(36730)
管理(23807)
(23524)
金融(23524)
教育(23015)
(21929)
学报(21403)
科学(19328)
大学(17107)
财经(16165)
学学(15573)
技术(15329)
业经(15201)
经济研究(14579)
农业(14105)
(13851)
问题(12928)
(11306)
财会(10742)
会计(10574)
国际(10387)
图书(9487)
理论(9340)
(9024)
商业(9021)
现代(8656)
共检索到283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玉珍  
债务资本化又称债务股权化,债务转化或债务贴现交易。它是指债务国和债权银行商定,将债务国所欠部分债务变成债券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这部分债券,按券面值打折扣以后出售,一些国家有财力的企业、银行、财团和私人购买后,将所购得的债券拿到债务国的银行贴现,债务国中央银行以本币支付,购券者利用这笔资金在债务国当地投资。债务资本化是不少外债沉重国家解决债务危机措施之一。巴西1988年债务资本化30亿美元,注销外债61.3亿美元;到1993年,巴西将有230亿美元的对外债务通过这种转换机制变为风险投资,仅此一项,就可减少50亿美元的利息支出。1990年3月21日,委内瑞拉与几家债权银行达成减债200亿美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珍  
股份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可以为股份制企业筹集到形同自有资金的长期资金,而对外债实行资本化可以减轻我国对外债务负担并将外债转换为对内投资。如果把实行股份制与对外债实行资本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二者兼得。这是为什么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迈伦·戈登  马庆国  陈劲  陈劲  
本文在简要分析外资使用的途径、国外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举借外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探讨中国举借外债的历史原因、在外债与技术转让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正确处理外债与技术转让的关系提出自己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中国不综合考虑外债与技术转让的关系,并进行有力的改革,中国企业就无法依靠大量的外债来提高其生产率和获利能力,中国国内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进步将会在庞大的外债负担下遭到严重的削弱和破坏,这是不足取的发展道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侯迎春  
外债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过很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短期外债高企,流入流出量暴涨暴跌,以及使用效益,都反映了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外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最终提出完善外债管理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中华  
外债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我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债务国之一。目前我国外债管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比重较高、货币种类集中、隐性外债严重和部分外债使用效益低下等方面。主要应从健全管理体制、监控外债规模、合理安排债务结构、增强对外债投资项目的监管和完善外债立法等方面加强外债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侯迎春  
外债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过很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短期外债高企,流入流出量暴涨暴跌,以及使用效益,都反映了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外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最终提出完善外债管理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依据相关数据,虽然美国的对外债务绝对规模只略高于主权债务绝对规模,但是美国对外债务的相对水平已经远远高于主权债务相对水平,所以美国对外债务问题比主权债务问题更加严重。本文认为,如果美国的对外债务出现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程度将远远超过主权债务危机,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美元债权国,有必要对美国对外债务问题的现实与未来保持密切的关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一千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国有企业负债总额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债务,包括欠银行的呆滞贷款和其他长期拖欠款。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不良后果、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及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金荣  
村级不良债务是历史遗留问题,形成时间长,成因复杂。村级不良债务的矛盾不断显现,日益尖锐,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严重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不仅会拖垮村集体经济组织,而且会扰乱农村秩序。为妥善解决村级债务问题,对当前化解村级债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宏兵  
本文梳理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基本演进,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积极意义,并就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做了分析,进而提出以下五点政策建议:(1)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更加公开透明;(2)建立完善的债券市场;(3)培育和拓展债券投资者;(4)完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5)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利率市场化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伟光  罗庆成  徐文才  
关于我国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关系的探讨□潘伟光罗庆成徐文才作者简介:潘伟光,1970年8月生,现为浙江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生,已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现正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企业跨国成长”研究。罗庆成:浙江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徐文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仰树  
关于我国国债数量规模的探讨龚仰树在国债政策选择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债发行规模问题,也就是要对国债的数量大小作出判断。本文拟在分析经济界几种观点的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当前我国国债规模进行评价。一、对经济界若干观点的看法我国政府重新在国内举借债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莹莹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以信用为担保、通过承担到期还本付息责任来筹集资金的一种债务凭证。其安全性较高,投资者购买地方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一般都免缴所得税,对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发行地方债存在一定风险,缺乏一个良好的地方债管理体系,会使地方政府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辉  
本文以权益与负债的本质区别、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评级机构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为依据,对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行的永续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能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值得商榷,一是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会计准则确认为权益的要求,二是由于利息跳转较大,华能集团有很大的可能性在3年后将其赎回,按照国际评级机构的标准,华能永续债更多地呈现为负债的属性。本文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在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还应该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光宇  
从理论上说,我国已经具备了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但是,发行地方公债也会产生许多负效应。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