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5)
2023(8532)
2022(7152)
2021(6633)
2020(5953)
2019(13162)
2018(13280)
2017(26912)
2016(14727)
2015(16749)
2014(16822)
2013(17188)
2012(16077)
2011(14099)
2010(14728)
2009(14661)
2008(15184)
2007(14102)
2006(13151)
2005(12749)
作者
(41593)
(34532)
(34089)
(32880)
(22068)
(16155)
(15677)
(13021)
(12796)
(12729)
(11771)
(11539)
(11472)
(10792)
(10709)
(10521)
(10189)
(10032)
(9909)
(9872)
(8920)
(8406)
(8348)
(7958)
(7926)
(7765)
(7762)
(7535)
(6821)
(6789)
学科
(78125)
(72486)
企业(72486)
(67156)
经济(67048)
管理(62999)
(29652)
方法(27226)
业经(26511)
(24250)
(22119)
税收(20639)
(20455)
(20326)
财务(20302)
财务管理(20276)
数学(19356)
(19204)
数学方法(19157)
企业财务(19139)
中国(18567)
农业(17021)
技术(16198)
(15321)
(14079)
(13732)
(13303)
(12752)
贸易(12742)
理论(12621)
机构
学院(221591)
大学(216058)
(98607)
经济(96679)
管理(89963)
理学(74765)
理学院(74148)
管理学(73451)
管理学院(73032)
研究(66493)
中国(59296)
(57104)
(45496)
财经(42291)
(37864)
(37512)
科学(34429)
(33545)
中心(31282)
(30964)
财经大学(30573)
北京(29871)
(29782)
经济学(29252)
研究所(28405)
经济学院(26489)
商学(26396)
商学院(26187)
业大(25215)
(24490)
基金
项目(121028)
科学(96675)
研究(96425)
基金(87891)
(72464)
国家(71682)
科学基金(63504)
社会(62649)
社会科(59377)
社会科学(59362)
(47595)
基金项目(45542)
教育(43042)
编号(40906)
(37982)
自然(37709)
自然科(36841)
自然科学(36831)
资助(36476)
自然科学基金(36246)
成果(34956)
(30619)
(28195)
(27580)
课题(27231)
(26900)
(26578)
(26130)
项目编号(26012)
重点(26000)
期刊
(123535)
经济(123535)
研究(78764)
(48455)
中国(43666)
管理(40066)
(30688)
(27904)
金融(27904)
科学(23253)
学报(22373)
业经(22298)
财经(21593)
教育(20917)
技术(20871)
农业(20460)
经济研究(19001)
(18616)
大学(18423)
(18182)
学学(17047)
问题(16779)
(16254)
(14779)
税务(14473)
技术经济(13907)
财会(13510)
国际(13283)
(12386)
会计(12355)
共检索到368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运国  
外资大量流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供了劳动就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困扰我们的避税问题,损害了我国的税收权益。针对种种避税形式,建议实行: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情报搜集与交流;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提高税务人员素质;进一步完善涉外税法。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韩民  
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活力,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在我国谋取了大量税收利益。本文通过对外资企业在我国避税特点的分析,指出其进行逆向避税的不同动机,并重点分析了外资企业在税务筹划中所采取的各种避税手段,为我国反避税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齐援军  
随着三资企业的增多及投产盈利,我国的涉外税收金额也逐步增加,截至到1990年底,总共实现涉外税收130亿元.其中1988年为24.1亿元,1989年为35亿元,1990年为49.1亿元.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勇辉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与反避税问题,是当前我国税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研究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防范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良  
近年来,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迅猛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偷、避税现象亦十分突出,给国家收益造成极大损失;同时,也给利用外资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问题 据有关调查材料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投资企业的偷、避税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情况越来越严重。致使作为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涉外税收严重流失。福建沿海某一县级市,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发展迅速。1992年产值已占该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然而外资企业所提供的税收只占该市税收总额的15%左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援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利用外商投资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及配套政策,并在企业管理、进口关税、劳动用工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投资者一系列的优惠待遇。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因而,外商投资逐年增加,1979—1990年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189亿美元,已批准的“三资企业”达29000余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谭荣华  彭启蕾  
外资企业的避税与反避税是一个长期而又普遍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这一问题变得日益复杂,从而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资企业避税的新动向,并提出了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税务登记和管理制度、建立涉外税收信息库等反避税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敬雯  毛程连  
本文通过对企业逃避税行为的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求解出最优均衡解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逃避税行为的因素。基于中国数据,对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的社会福利效应进行经验实证,通过内外资企业逃避税因素的弹性比较,指出可通过提高稽查率,控制税率的方式有效地降低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的社会福利损失,处罚率的提高对抑制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作用不明显。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吴铁波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转让定价避税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探讨一种广泛存在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中的避税行为——逆向避税。首先从界定逆向避税的概念着手,分析逆向避税的动机,并结合中外合资企业的避税动机,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印中华  田明华  
目前外资企业国际避税呈现出逐步蔓延的趋势,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造成了税收秩序的混乱和纳税人税负的不平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根本利益。该文在对中国外资企业国际避税的危害和采取的手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反国际避税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程连  吉黎  
本文使用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2008年两税合并政策对在中国的外资企业逃避税的影响。我们发现,两税合并使外资企业面临的实际税率提高,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相比,资产报酬率显著降低,出现了更多的企业逃避税现象。研究还发现,盈利越多的外资企业逃避税越多,规模越大的外资企业,逃避税越少。外商独资企业比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逃避税现象更严重,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逃避税更多。这说明实际税率提高刺激了外资企业的逃避税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漫天  
依据中国工业行业层面数据,使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方法,评估2008年以来中国发布的反避税法规对于外资企业避税行为的遏制作用。研究发现:2008年两税合一改革明显增强了外资企业的避税动机,同期生效的各项反避税法规没有能够完全遏制其避税行为。具体而言,税制改革前享受优惠税率的外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各种避税手段降低税前利润;随着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逐步退出,外资企业的避税动机也逐步增强。2016、2017年生效的反避税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外资企业利用资本弱化和知识产权交易避税的行为。同期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不影响上述结论。在新发展格局下,在华外资企业的利润将更多地来源于中国本地市场,完善避税法规体系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敬雯  
通过修改Virmani的企业间接税逃避税模型和Yaniv的企业直接税逃避税模型,考察在华外资企业的逃避税差异,发现相对较低的逃避税成本导致外资企业逃避税现象严重,而追求即期利润最大化的单一经营目标导致外资企业的最优隐瞒率高于内资企业,则是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普遍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一味地降低税率不是阻止逃避税行为的可靠途径,只有加强税收稽查与处罚,提高外资企业的逃避税成本,改善企业的纳税意识才是防范税款流失的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