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2)
- 2023(4778)
- 2022(4257)
- 2021(4126)
- 2020(3608)
- 2019(8709)
- 2018(9084)
- 2017(18946)
- 2016(10093)
- 2015(11831)
- 2014(12025)
- 2013(12038)
- 2012(11161)
- 2011(10319)
- 2010(10920)
- 2009(10352)
- 2008(10080)
- 2007(9069)
- 2006(8313)
- 2005(7615)
- 学科
- 济(49529)
- 经济(49485)
- 管理(27658)
- 方法(24865)
- 业(24690)
- 数学(23247)
- 数学方法(22762)
- 企(18874)
- 企业(18874)
- 中国(17225)
- 农(11100)
- 制(9615)
- 财(9333)
- 地方(8853)
- 贸(8812)
- 贸易(8804)
- 易(8563)
- 银(8174)
- 银行(8171)
- 行(7862)
- 业经(7767)
- 学(7585)
- 理论(7319)
- 城市(7000)
- 融(6704)
- 金融(6704)
- 环境(6679)
- 农业(6611)
- 和(5993)
- 发(5949)
- 机构
- 学院(153935)
- 大学(153840)
- 济(65390)
- 经济(63780)
- 管理(60741)
- 理学(51711)
- 理学院(51145)
- 管理学(50020)
- 管理学院(49740)
- 研究(48933)
- 中国(39196)
- 京(34100)
- 财(31635)
- 科学(28741)
- 财经(24858)
- 所(24297)
- 江(22645)
- 经(22343)
- 北京(22185)
- 中心(22155)
- 研究所(21483)
- 经济学(20135)
- 范(19868)
- 师范(19738)
- 业大(19683)
- 农(19507)
- 州(18545)
- 财经大学(18387)
- 经济学院(18176)
- 院(17735)
- 基金
- 项目(93426)
- 科学(73837)
- 研究(68216)
- 基金(67887)
- 家(57947)
- 国家(57545)
- 科学基金(49961)
- 社会(43314)
- 社会科(41204)
- 社会科学(41192)
- 省(35692)
- 基金项目(35639)
- 自然(32488)
- 教育(32293)
- 自然科(31742)
- 自然科学(31737)
- 自然科学基金(31092)
- 划(30470)
- 资助(29521)
- 编号(28559)
- 成果(22943)
- 部(20994)
- 重点(20523)
- 课题(19807)
- 发(19733)
- 创(18547)
- 教育部(18149)
- 人文(17694)
- 科研(17444)
- 创新(17438)
共检索到232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灵辉 刘晓慧 陈银蓉
文章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进行了异方差检验和回归模型分析,最后得到了2004~2006年3年的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依据回归分析结果,结合现实实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用地 城市人口 规模预测 计量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庆年 赵登辉
本文在反思国内外对城市用地规模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数量分析研究了我国各等级城市用地规模的合理性 ,比较说明了具体城市现状用地规模的合理与否 ,最后指出我国在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关键词:
城市 用地规模 合理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新奇 薛春璐 王伟 杜娟
快速城市化出现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需要测算一个极限区间值进行自上而下的总量控制,以促进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落实。但是如何测算这个极限规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提出了一个常规方法组合和关键指标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研究首先对城市用地扩展规模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城市人口数量和GDP分别与建成区面积相关性,确定了城市人口数量对建成区面积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采用逻辑斯蒂模型,依据我国1950-2010年经济数据,对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依据1951-2010年全国人口数据对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
关键词:
城市用地规模 扩展极限 城市化 人口预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直庆 蔡啸 王林辉
国内研究更多关注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的作用,却并未重视技术进步方向变化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本文构建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数理演绎技术进步方向和城市用地规模变化与环境质量的耦合过程,结合我国经济数据数值模拟不同技术进步方向对城市用地规模和环境质量的影响。模型结果发现,提升环境质量可以通过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和清洁技术创新方式实现,当城市和农村的用地需求外生给定时,环境污染完全取决于清洁与非清洁技术的水平,当城市和农村的用地需求由技术进步内生决定时,清洁和非清洁技术都会对环境质量有直接作用,同时还会通过改变土地的使用类型和用地规模影响环境质量。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如果保持我国现阶段的技术进步方向不变,...
关键词:
技术进步方向 城市用地规模 环境质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汤江龙 赵小敏 刘友兆 夏敏
在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分组分类的基础上,提出用综合评价法对我国城市用地水平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综合评价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各组各类城市用地水平评价系数与增长百分比,探讨并总结出我国各类城市用地水平的差异及其规律,即城市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其城市用地水平越高;东部地区城市的用地集约度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城市 用地水平 评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善咨 何鸣
研究目的:研究规划和市场两种力量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决定作用。研究方法:根据城市经济学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建立城市用地规模实证模型,对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中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决定因素与土地私有化的美国城市的用地决定因素惊人地相似,城市规划中很少考虑的工资收入、通勤成本和临时人口等都对用地规模有显著影响,并且,经济因素随着市场的完善对用地配置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在经济因素作用下城市用地的扩大是有序的,积极地考虑相关经济因素有可能制定出更有效的用地规划。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可 徐唐奇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不仅影响经济增长数量,还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生态环境变化和规模经济等路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城市用地扩张,促进市场范围扩大,有利于区域内与区域间开展分工合作,提升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与规模经济水平;但若城市用地扩张使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后,因管理与服务成本、交通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效率会下降,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3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与规模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在东部地区此关系并不成立;在4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通过规模经济路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为负,表明城市用地扩张已使各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玉波
揭示土地财政与城市用地规模及人口增长联动关系区域规律,对于制定三者协调发展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灰色关联系数方法将我国31省(市、区)土地财政与城市用地规模联动关系紧密程度划分为高度、中度、低度3个区域,即等量土地财政资金推动城市用地规模增长依次减少,呈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反的区域规律。高度关联区域协议供给工矿仓储用地对于城市用地规模增长的推动作用强于商服住宅用地,工业化起步晚使得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最高,低度关联区域情况则相反。低度关联区域土地财政和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总量最大,土地城市化速度相对于人口显著快于高度和中度关联区域。中度关联区域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度相对较为协调。从推进工业用地最低限价及招拍挂方式出让、提升土地财政用于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占比、土地财政供给低收入群体和进城务工农民保障房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土地财政、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增长联动关系的区域差别化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成 卢新海 彭明军 潘琛玲
研究目的:针对多用地类别的城市用地模拟预测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和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城市用地模拟预测中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后,提出了一种综合采用Markov模型和C 5.0分类算法的城市用地布局模拟预测Ca模型,该模型的思想是采用Markov方法获取各类土地之间的流向,结合各类土地规模的预测结果确定用地增长量,采用C 5.0分类算法获取各类土地之间的转换规则,最后以武汉市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通过该方法模拟的武汉市2012年各类土地的规模和分布总模拟精度达到91.2%,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说明该方法能够很好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成 卢新海 彭明军 潘琛玲
研究目的:针对多用地类别的城市用地模拟预测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和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城市用地模拟预测中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后,提出了一种综合采用Markov模型和C 5.0分类算法的城市用地布局模拟预测CA模型,该模型的思想是采用Markov方法获取各类土地之间的流向,结合各类土地规模的预测结果确定用地增长量,采用C 5.0分类算法获取各类土地之间的转换规则,最后以武汉市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通过该方法模拟的武汉市2012年各类土地的规模和分布总模拟精度达到91.2%,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说明该方法能够很好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涛 曹广忠
本文放弃了Mills-Muth模型"就城市论城市"的视角,从区域的视角考察城市用地的规模决定。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考察市场化条件下的用地需求变化、各级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博弈过程和区位约束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从城市土地供求关系的角度建立了区域视角下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用地规模决定的一般化概念模型。基于中国62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概念模型的有效性,发现城市人口和产业规模的增长显著地提高了对城市土地的需求,第二、三产业的影响程度因城市发展阶段而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模式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央政府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制度改变了城市的等级结构,却很难对城市用地扩张产生实质性约束;地方政府缺乏土...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符曼 许刚 陈江平
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土地城镇化普遍快于人口城镇化。然而,不同类型城市用地面积与人口规模的增长关系尚不清楚,且缺少从复杂城市系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演化规律。该文以长江经济带县级以上城市为例,使用城市标度律探究不同类型城市用地面积与人口规模非线性关系,从用地结构视角揭示城市人地关系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2012—2021年,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增速明显快于城市人口,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主因。2)城市用地与人口规模总体上呈亚线性关系,体现了规模经济效应;但工业用地与人口规模呈超线性关系,反映了大城市工业用地供给过多的系统性偏差。3)基于规模调整指数的用地效率评价结果显示:在同等规模城市中,长江中游城市人均居住用地偏少,工业用地规模调整指数“东多西少”的空间特征更加明显。复杂城市系统理论为认识城市人地关系及演化提供了新方法,未来需要从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因城施策,优化调整城市人地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关于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认识贾康虽然有时可以听到对于“国债适度规模”这一命题激烈的反对意见,认为“国债不是债”,其余额可越滚越大,借新还旧,不存在规模限制,但我一向认为,从理论上说,在一国每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必然客观地存在着某种适度债务规模的数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笑东,张占录,郑文兵,徐盛阳
通过对我国城市现状和规划人均建设用地规模的统计分析,找出各规模城市人均用地变化趋势和特点,提出如何控制人均用地指标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岑 冯长春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城市人口规模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异速生长模型,探讨我国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我国城市用地发展整体上处于较合理的水平,但是土地城市化的相对速度在加快,人地关系正异速生长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其中小城市和工业城市用地平均水平最高,特大城市、综合性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超出了合理阈值,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有针对性的予以调控。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非农业人口 异速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