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189)
2022(2968)
2021(2773)
2020(2563)
2019(5919)
2018(6234)
2017(13025)
2016(7127)
2015(8283)
2014(8446)
2013(8782)
2012(8806)
2011(7978)
2010(8263)
2009(7998)
2008(8179)
2007(7667)
2006(7135)
2005(6722)
2004(5956)
作者
(22185)
(18250)
(17975)
(17338)
(11521)
(8681)
(8421)
(6939)
(6808)
(6745)
(6140)
(5935)
(5892)
(5785)
(5562)
(5511)
(5359)
(5335)
(5279)
(5271)
(4748)
(4512)
(4389)
(4228)
(4080)
(4072)
(4010)
(3989)
(3697)
(3598)
学科
(33930)
经济(33899)
管理(21964)
(21732)
(16563)
企业(16563)
方法(13791)
(12616)
数学(12290)
数学方法(12194)
中国(11793)
(9948)
(9855)
(8047)
银行(8041)
(7691)
(7577)
贸易(7569)
地方(7513)
(7367)
(6936)
财务(6929)
财务管理(6908)
(6550)
金融(6549)
企业财务(6534)
业经(6356)
农业(6233)
(5965)
(5245)
机构
大学(111680)
学院(111131)
(50870)
经济(49783)
管理(40183)
研究(40095)
中国(33857)
理学(33146)
理学院(32744)
管理学(32328)
管理学院(32114)
(27691)
(25337)
科学(21455)
(21426)
财经(20850)
研究所(18607)
(18603)
中心(17995)
北京(17097)
(17057)
(16326)
经济学(15901)
财经大学(15346)
经济学院(14411)
(14190)
(14155)
师范(14044)
(13862)
业大(13210)
基金
项目(60305)
科学(46480)
研究(46335)
基金(43306)
(37160)
国家(36853)
科学基金(30295)
社会(29187)
社会科(27575)
社会科学(27569)
基金项目(22943)
(22043)
教育(21023)
编号(19583)
(19082)
资助(18471)
自然(18073)
成果(17772)
自然科(17565)
自然科学(17560)
自然科学基金(17233)
(14520)
(13691)
重点(13661)
课题(13380)
(12822)
教育部(12405)
人文(11985)
国家社会(11979)
(11891)
期刊
(62274)
经济(62274)
研究(40696)
中国(21653)
(21441)
管理(16369)
(15969)
金融(15969)
(15289)
学报(14114)
科学(13559)
大学(10922)
财经(10911)
经济研究(10401)
教育(10173)
学学(10137)
农业(9935)
业经(9818)
(9391)
问题(9291)
技术(8786)
(8599)
国际(7617)
理论(6935)
实践(6145)
(6145)
商业(6071)
技术经济(5885)
经济管理(5692)
统计(5635)
共检索到185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绍华  李百汉  
作者列举理由指出我国东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距的走势是:2010年以前,东西部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不会缓解和缩小;2010年以后,东西部相对差距将会逐步缩小,但绝对差距仍将继续扩大。为了控制和缩小差距,总的原则和要求应当是坚持分步进行、分阶段实施;加强外部调控,加快内部启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绍华  李百汉  
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走势姜绍华,李百汉我国地区差距,从宏观上表现为东西部差距,从微观上表现为省与省、地区与地区、县与县之间的差距。本文对地区差距的分析,主要侧重于宏观方面即东西部差距的分析。从目前看,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走势大致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书华  
地区差距是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或许会因其正面的激励效应而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得以提高 ,但差距过大则无疑会对社会稳定 ,从而经济的发展带来冲击。讨论了地区差距的成因、地区差距的调控原则、地区差距的调控方式三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连仲  
1995年我国物价走势及其调控徐连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形成目前高通货膨胀原因简述1994年我国零售物价涨幅高达21.7%,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这种严重通货膨胀的形成,有十几年经济运行各种矛盾积累的因素、有自然灾害因素、有改革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国富  
关于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将对未来我国的地区差距走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国学者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本文对此作了辩证的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少维  田淑英  
本文在分析了 2 0 0 0年影响投资增长因素的前提下 ,认为 2 0 0 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政策效应的影响下 ,将保持一定的增幅 ,增长水平高于 1999年。各地区和各产业投资增长不尽相同 ,政府投资仍起主导作用 ,在促进投资增长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长方面尚需在体制和政策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少维  田淑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邢伯春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讨论综述邢伯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个人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在收入普遍有所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这一事实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人们不仅注意到了差距扩大的程度,而且研究了形成差距的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仁发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集聚理论角度,利用2003~2010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1)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为负的显著性,服务业聚集显著提高地区工资水平,且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力较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和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制造业与服务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共同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具有显著性作用,而制造业与公共性服务业共同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作用不明显。(3)从制造业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的“晴雨表”,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还影响股份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宏观管理则要根据股价的变动情况,适时对股市进行调节,以保持股市的相对稳定,避免股市的狂涨与暴跌,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防止出现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艳  
较大的收入分配差距经济和社会发展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针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财税政策作为收入分配调控的主要杠杆,必然会在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留富  
近年来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 ,其差距不仅反映在基尼系数上 ,而且也体现在城乡、地区、行业、阶层等各个方面 ,这种差距状况主要是由分配原则改革、国家政策效应、市场自发倾向、竞争起点不公平和社会保障面狭窄所致。当前应运用财税手段、法律手段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调节高收入 ,反贫困 ,规范分配行为和兼顾收入公平 ,对再分配关系进行调整 ,以缓解和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世成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实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由于中央银行资产结构的不合理,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发展滞后,以及商业银行改革难以到位等原因,导致中央银行在控制基础货币方面出现了力不从心的感觉。文章最后就如何增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控制力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忠世  
1985年以来,搞好金融宏观调控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四年多时间关于强化、改善、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若干政策、措施屡屡出台,然而从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结果看,各项宏观调控的目标并未真正到位。当前,我国正处在治理、整顿的关键时期,按照整治要求,反思近几年金融宏观调控的各种问题,进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促进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