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6)
2023(10117)
2022(9204)
2021(8828)
2020(7560)
2019(17813)
2018(18086)
2017(35890)
2016(19618)
2015(22561)
2014(22815)
2013(22894)
2012(21417)
2011(19365)
2010(19608)
2009(18155)
2008(17752)
2007(15713)
2006(14198)
2005(12871)
作者
(57875)
(47267)
(47080)
(44983)
(30172)
(22663)
(21598)
(18609)
(17910)
(17157)
(16231)
(15732)
(15056)
(14944)
(14580)
(14385)
(14137)
(14099)
(13571)
(13564)
(11884)
(11633)
(11407)
(10839)
(10743)
(10613)
(10563)
(10562)
(9533)
(9286)
学科
(78195)
经济(78091)
管理(56461)
(53634)
(43803)
企业(43803)
方法(36538)
数学(31297)
数学方法(30909)
中国(22767)
(21580)
(20697)
(16993)
贸易(16985)
(16878)
业经(16814)
(16557)
(16417)
地方(15141)
(14424)
银行(14392)
农业(13895)
(13727)
(13588)
金融(13587)
理论(13477)
(13211)
(12275)
财务(12210)
财务管理(12179)
机构
大学(287225)
学院(284453)
管理(114121)
(113749)
经济(111062)
理学(97626)
理学院(96578)
管理学(95053)
管理学院(94550)
研究(94303)
中国(72757)
(62601)
科学(57051)
(55299)
(48070)
财经(43428)
研究所(43041)
中心(42365)
(41849)
(41328)
北京(40811)
业大(39992)
(39166)
(38010)
师范(37749)
(34406)
(33852)
经济学(32991)
农业(32560)
财经大学(32147)
基金
项目(183336)
科学(142708)
研究(138048)
基金(131145)
(112541)
国家(111568)
科学基金(95076)
社会(84128)
社会科(79581)
社会科学(79557)
(70701)
基金项目(70238)
教育(63206)
自然(61294)
(59858)
自然科(59767)
自然科学(59753)
自然科学基金(58642)
编号(58611)
资助(54979)
成果(49168)
(40993)
重点(40280)
课题(39890)
(38807)
(37454)
项目编号(36323)
教育部(35197)
创新(34828)
科研(34751)
期刊
(129975)
经济(129975)
研究(91256)
中国(51314)
管理(42139)
学报(41122)
(39920)
科学(38380)
(38233)
教育(33399)
大学(31135)
学学(28821)
(28553)
金融(28553)
农业(26565)
技术(24130)
业经(21414)
财经(20714)
经济研究(19893)
问题(18148)
(17502)
图书(16984)
理论(16507)
(15452)
实践(15199)
(15199)
国际(14144)
技术经济(14044)
现代(13416)
科技(13107)
共检索到429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凌洁  
文章引用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条件,从劳动力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根源,并量化了劳动力相关因素对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程度,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外部均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鸿飞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保持快速增长。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的顺差也会带来不利影响,采取适度有效措施,实现国际收支的大体平衡,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外贸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高额顺差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之一。高额顺差给我国带来了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国内货币的供应压力,国际上的贸易争端也逐年增多。本文研究表明,高额顺差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积极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我国储蓄大于投资的结构性反映,并由出口导向政策推动,其过早出现并不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因此在改善引进外资质量的同时,必须从我国内部宏观经济失衡着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并优化国内投资,改变奖入限出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引入外资的战略,实行大进大出、进出平衡的外贸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玲  
碳关税的全面实施会通过净出口渠道和长期资本流入渠道影响到我国的国际收支:其中,经常账户收支差额减少有限,不会改变其顺差格局;资本金融账户收支差额会大幅度变化,其顺差地位可能发生扭转。因此,碳关税实施有利于我国当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调节;但为了避免碳关税对资本金融账户的过度冲击,我们在当前应一方面积极引导FDI投资领域的转向,提升外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加工贸易的技术升级,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蒲应  李莉  
自1991年以来的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表明,除1992年、1993年、1998年之外,其余各年份的国际收支均处于“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应该处于“一顺一逆”的状态。本文着重介绍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今关于“双顺差”的代表性理论和观点,归纳学术界所提出的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本质和主要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结对于双顺差的研究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国际收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长辉  
关于我国国际收支的分析与相关策略选择姚长辉一、国际收支状况分析的尺度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是制定关于国际收支相应策略的基础,而选择不同的分析尺度会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分析国际收支状况一般有两种尺度,一是分析国际收支中的各种差额,二是分析国际收支在宏观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九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下)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五、资本项目相关因素分析及政策选择(一)1984~1994年间我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变动概说从1984年到1994年的11年间,我国资本项目9年顺差,2年逆差,顺差总额为901.08亿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杨德明  慕海平  
一、我国国际收支政策的基本目标(一)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对外经济关系的综合记录,具体表现为各国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编的《国际收支手册》的规定,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其内容有三:(1)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同世界上其他经济体在商品、劳务以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庄芮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9年 11月的最新统计,本文认为, 1994~ 1997年我国国际收支之所以连续 4年出现“双顺差” 主要有 3个原因: 1.国内储蓄持续高于投资; 2.外资流入持续高于我国资本输出,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且规模越来越大; 3.国内资金使用效率低、浪费大。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它既反映我国国际收支的良好状况,也说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 1.国内资金浪费与闲置问题严重; 2.利用外资并未真正有效地促进出口; 3.资本逃避数额日增,容易引发金融体系中的某些隐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生蕾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国际收支连年形成的双顺差盈余所导致的。大量积累的外汇储备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信誉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要使我国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必须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改变人为推动的贸易顺差格局;改善内部经济失衡状况,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放宽外汇管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引导资金有序流出;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尹浩华  
本文从我国引进FDI的历程及FDI的结构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了FDI对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具体贡献,还从我国利用外资政策导向、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资金转移的便利性、对就业的贡献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源自FDI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