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0)
- 2023(10052)
- 2022(8497)
- 2021(7783)
- 2020(6684)
- 2019(15053)
- 2018(15343)
- 2017(29537)
- 2016(16148)
- 2015(18108)
- 2014(18451)
- 2013(18245)
- 2012(17524)
- 2011(16222)
- 2010(16908)
- 2009(16537)
- 2008(16348)
- 2007(14889)
- 2006(14130)
- 2005(13563)
- 学科
- 济(86331)
- 经济(86223)
- 管理(50462)
- 业(42515)
- 企(36711)
- 企业(36711)
- 方法(26898)
- 中国(23740)
- 数学(23445)
- 数学方法(23226)
- 制(22781)
- 财(20795)
- 地方(19368)
- 业经(18693)
- 农(17954)
- 学(16801)
- 体(16032)
- 银(15606)
- 银行(15590)
- 行(15048)
- 融(14137)
- 金融(14135)
- 地方经济(13094)
- 体制(12777)
- 贸(12216)
- 贸易(12203)
- 易(11824)
- 环境(11438)
- 农业(11059)
- 理论(10761)
- 机构
- 大学(244820)
- 学院(241162)
- 济(113259)
- 经济(110934)
- 管理(87569)
- 研究(87502)
- 理学(72231)
- 理学院(71429)
- 管理学(70512)
- 中国(70274)
- 管理学院(70025)
- 财(59235)
- 京(52329)
- 科学(46711)
- 财经(44334)
- 所(44188)
- 江(39945)
- 经(39792)
- 中心(38883)
- 研究所(38633)
- 经济学(36649)
- 北京(34420)
- 财经大学(32499)
- 经济学院(32483)
- 农(32338)
- 范(32162)
- 师范(31921)
- 州(30920)
- 院(30832)
- 业大(27815)
- 基金
- 项目(138097)
- 科学(108663)
- 研究(106909)
- 基金(99858)
- 家(84662)
- 国家(83944)
- 科学基金(71313)
- 社会(70519)
- 社会科(66826)
- 社会科学(66811)
- 省(52400)
- 基金项目(51052)
- 教育(49851)
- 划(43566)
- 编号(43190)
- 资助(41390)
- 自然(41209)
- 自然科(40126)
- 自然科学(40115)
- 自然科学基金(39412)
- 成果(38671)
- 部(32215)
- 课题(31477)
- 重点(31466)
- 制(31245)
- 发(30730)
- 国家社会(29602)
- 性(28585)
- 教育部(28514)
- 创(27894)
- 期刊
- 济(144124)
- 经济(144124)
- 研究(89980)
- 中国(54793)
- 财(46897)
- 管理(37462)
- 融(31577)
- 金融(31577)
- 学报(31039)
- 农(30152)
- 科学(29799)
- 教育(29652)
- 大学(24955)
- 财经(24331)
- 经济研究(23841)
- 学学(22865)
- 技术(21700)
- 经(21117)
- 业经(20633)
- 问题(19024)
- 农业(18845)
- 贸(15516)
- 技术经济(13439)
- 国际(13350)
- 理论(12763)
- 改革(12245)
- 革(12245)
- 统计(12041)
- 经济问题(11791)
- 世界(11743)
共检索到408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邹平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资源、资本和技术等因素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经济发展的充要条件。从根本上讲,只有当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资源、资本和技术这些因素才会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才会出现。在现实中,人们必须受到激励才会去从事符合社会需要的活动。为此,就需要设计某种制度或者进行制度改革,以达到激励的作用。制度因素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尤其适用于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良谋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研讨会综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中国经济学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阐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拥有典型意义的中国改革背景理论化,从而产生了较强的解释力和学术生命力。为了更好地活跃和深化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为改革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炳炎
文章在联系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产生引起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反思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作为新自由主义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演进、理论体系的伪科学性及其与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关系,对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照搬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主张全面私有化的思维提出批评。
关键词:
产权 私有化 新制度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晋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 ,对国有企业实行MBO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 ,国企实行MBO可以明晰产权 ,节约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并且可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所以 ,MBO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有利于国企改革 ,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德才 郭婷婷 唐悦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因其理论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传播到我国的时候,正是我国的改革急需理论诠释和理论指导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表明,我国的改革实践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发展基于各自的需要而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局面,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基于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研究而获得了较大发展,另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对推进我国改革的持续进行也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对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再次出发的中国改革,新制度经济学仍然能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中国改革 传播 指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易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广林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把我国公立高校视为经济组织,明晰其产权,进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必然产生对高校治理结构改革的要求。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应重新认识和建立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使公立高校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享有更大的独立自主办学的权力;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应体现高校内部各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权利配置以及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在产权结构多元化的高校,可采用类企业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校长构成,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关键词:
高校 委托-代理 产权 治理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虞群娥
本文认为 ,制度是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由于金融危机源于制度非均衡 ,而制度非均衡的存在 ,又会引发制度变迁 ,因此 ,为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后布雷顿森林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亟需制度的创新与变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畅
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存在较多关注市场制度自身的建设,仅重视具体制度的变革、创新;忽视保障市场制度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制度条件,尤其是"基础秩序"条件建设的认识及实践误区。基础秩序的缺失,致使新的市场经济制度安排不能发挥应有绩效,引发"制度失效",从而制约我国获取经济改革新制度的预期收益。在改革的新阶段上,应把构建基础秩序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来推进。这一工作对于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有效、科学进行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市场 制度 制度失效 基础秩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力 张前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分解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大类,认为两类制度各具特色、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构成了制度的整体实施框架。公司治理属于制度的范畴,其中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必须兼容互补方能发挥治理作用,然而公司治理中伦理机制的缺失几乎是全球性的普遍问题,造成公司治理制度的失衡与失效,进行企业伦理与公司治理制度的整合是当前形势下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企业伦理 制度经济学 伦理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新制度经济学自科斯以来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 ,即以案例研究为主的经验实证分析 ,这是因为制度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的。但是 ,国内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建立在对理性选择模型的简单理解的基础上 ,再加上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简单两分法 ,不仅没有提炼出自己的想法 ,而且也无法有效地把握案例研究方法。国内新制度经济学家所致力的主流化实际上阻碍了研究本身
关键词:
新制度分析、经验实证、理性选择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涛 何惕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从节约海外投资保险的理赔成本、制约东道国"暴力潜能"和增强我国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对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建立与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应遵循国家主导、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相匹配、尊重国际惯例以及避免政治与外交对抗的立法原则,采取混合式的立法体制、审批与经营相分离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设置形式,通过寻求广泛的国际合作、组建海外投资信息中心和成立海外投资商会等,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