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6)
- 2023(6688)
- 2022(6036)
- 2021(5743)
- 2020(5218)
- 2019(12549)
- 2018(12667)
- 2017(26339)
- 2016(14246)
- 2015(16662)
- 2014(17186)
- 2013(17444)
- 2012(16806)
- 2011(15319)
- 2010(15763)
- 2009(15272)
- 2008(15651)
- 2007(14609)
- 2006(13027)
- 2005(12296)
- 学科
- 济(62608)
- 经济(62547)
- 业(39841)
- 管理(38791)
- 企(31833)
- 企业(31833)
- 方法(31610)
- 数学(27926)
- 数学方法(27747)
- 银(20972)
- 银行(20827)
- 制(20693)
- 行(19474)
- 中国(18184)
- 财(16897)
- 农(16887)
- 贸(14855)
- 贸易(14843)
- 易(14326)
- 融(14250)
- 金融(14248)
- 度(12486)
- 制度(12480)
- 业经(12293)
- 学(11673)
- 业务(10882)
- 地方(10741)
- 农业(10590)
- 体(10319)
- 务(9997)
- 机构
- 大学(219130)
- 学院(216717)
- 济(94955)
- 经济(92860)
- 管理(83047)
- 研究(72067)
- 理学(69487)
- 理学院(68759)
- 管理学(67829)
- 管理学院(67418)
- 中国(65558)
- 财(47818)
- 京(47112)
- 科学(41590)
- 农(38737)
- 所(37746)
- 财经(37287)
- 中心(35274)
- 江(34682)
- 研究所(33584)
- 经(33506)
- 农业(30745)
- 北京(30506)
- 业大(30242)
- 经济学(29999)
- 银(28753)
- 州(28091)
- 银行(27608)
- 财经大学(27546)
- 经济学院(27336)
- 基金
- 项目(127861)
- 科学(99040)
- 研究(94282)
- 基金(92167)
- 家(78831)
- 国家(78195)
- 科学基金(65825)
- 社会(58931)
- 社会科(55876)
- 社会科学(55854)
- 省(49189)
- 基金项目(48726)
- 教育(43581)
- 划(41633)
- 自然(41495)
- 自然科(40448)
- 自然科学(40433)
- 编号(39742)
- 自然科学基金(39722)
- 资助(39454)
- 成果(33479)
- 部(29633)
- 重点(28563)
- 发(27453)
- 课题(26709)
- 创(25886)
- 教育部(25376)
- 科研(24680)
- 性(24650)
- 人文(24631)
- 期刊
- 济(106492)
- 经济(106492)
- 研究(72336)
- 融(41048)
- 金融(41048)
- 中国(40539)
- 财(37053)
- 农(34470)
- 学报(31246)
- 管理(29066)
- 科学(28500)
- 大学(23372)
- 学学(21906)
- 农业(20376)
- 财经(19388)
- 教育(18897)
- 技术(17759)
- 业经(17553)
- 经济研究(17112)
- 经(16440)
- 问题(15391)
- 理论(14098)
- 贸(13649)
- 实践(12838)
- 践(12838)
- 技术经济(11977)
- 商业(11966)
- 国际(11787)
- 统计(11368)
- 业(10552)
共检索到343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锦霞 高凌云 王兵
通过多重数理博弈的演绎推理,建立一个线性动态贷款竞争博弈模型,对商业银行贷款竞争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并针对纳什均衡点的稳定性以及各参数对该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和演算,结果表明各参数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贷款竞争通过多重博弈可达到纳什均衡的稳定状态,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相符。模型对动态仿真结果给予了经济学解释,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和贷款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运筹学 博弈 纳什均衡 商业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奕明 唐松莲
银行能否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与其在贷款合同中的谈判力高低有很大关系。国外银行经常在借款合同中附有限制性条款,从会计信息到非会计信息,在经营管理许多方面对借款人实施约束和监督。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时实际贷款合同的比较和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合同在限制性条款的运用上存在不足,银行的贷款谈判力较低,债权人对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活动缺乏影响力和控制力。
关键词:
借款合同 限制性条款 调查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知临 李德惠
本文选取了2008-2012年12家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度量银行定价能力的微观指标Lerner指数和度量银行业整体集中度的CR6指标考察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竞争程度与银行信贷风险以及整体经营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现阶段我国贷款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所以"风险转移效应"占主导地位;价格竞争的增加有助于缓和银行的信贷风险以及银行的整体运营风险;目前利率管制放松带来的银行业竞争是有效的。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 价格竞争 信贷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旭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的措施,无效的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资本与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有意愿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方面,而对其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很少涉及。贷款损失准备效率是指银行管理者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的有效性,即实际设置的贷款损失准备与其有效边界的偏离程度。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1998~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无效性,没有达到效率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晓琴 李晓霞
本文用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客户集中度三个指标来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以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组同质同类银行,采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分别建立回归模型,考察各组同质同类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对收益及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集中度 盈利能力和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政勋 王聪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人力成本差异及其原因、竞争行为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股份制银行的产权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与商业银行的“契约性质”更加相符,人力资本的成本弹性系数显著低于国有银行,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明显高于国有银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卫星 曾诚
本文运用2002~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市场竞争与产权改革对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本文得出三个主要结论:一是从整体来看,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商业导向仍然有待改善,表现在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率与盈利能力之间显著负相关;二是市场竞争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推动了商业银行贷款行为向商业导向转变;三是产权改革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市场竞争 产权改革 商业银行 贷款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莹 邹怿 葛汝刚
在与美国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的特征和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将客户盈利程度分析法与基于银行资产负债隐含期权的风险溢价测算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客户盈利程度分析的贷款风险定价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国强 刘煦 吴许均
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R007)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因而也不存在贷款利率的粘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利率 货币市场利率 粘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蕊 殷仲民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体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需要,应该改进国内现有的贷款定价方法,建立一个“以贷款平均收益率为基准利率,兼顾贷款风险溢价以及银行与客户整体关系”的贷款定价模型。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贷款定价 风险溢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凌云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问题研究凌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问题,一直是我国金融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由于主客观原因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体制改革,并从有关实证分析,探讨规避风险的措施。一、政府保护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志明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内部缺少贷款定价管理监督体制,没有科学的贷款定价计量公式,成本和风险对贷款定价的约束力降低,造成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价格战加剧,违规操作增加,信贷风险加大,银行经营效益降低。本文从信贷市场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现状和存在问题,试图通过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贷款定价的计量公式和贷款定价管理体制,从成本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最终结论就是银行应该兼顾银行和企业的情况,既要注意本行贷款的成本和承担的风险,也要照顾到企业给银行的带来的综合收
关键词:
贷款定价 信用评级 期限风险 行业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瑞梅
本文运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IRB)的信贷风险计量方法,提出我国现阶段以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和风险溢价为主要参数的简要定价模型,并示以案例操作,最后文章对当前内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难点进行解析并提出操作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 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