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8)
- 2023(12777)
- 2022(10270)
- 2021(9448)
- 2020(7614)
- 2019(17230)
- 2018(17132)
- 2017(32947)
- 2016(18058)
- 2015(20753)
- 2014(20977)
- 2013(20988)
- 2012(19962)
- 2011(18337)
- 2010(18875)
- 2009(17820)
- 2008(17779)
- 2007(16529)
- 2006(15635)
- 2005(14670)
- 学科
- 济(85097)
- 经济(85001)
- 业(53663)
- 农(48210)
- 管理(43482)
- 农业(32120)
- 中国(30698)
- 企(30124)
- 企业(30124)
- 地方(25401)
- 方法(24226)
- 业经(23508)
- 数学(20809)
- 数学方法(20532)
- 制(20130)
- 财(17187)
- 银(17074)
- 银行(17055)
- 发(16914)
- 行(16555)
- 贸(15954)
- 贸易(15935)
- 学(15612)
- 易(15417)
- 融(15325)
- 金融(15324)
- 体(13542)
- 发展(13352)
- 展(13316)
- 环境(12603)
- 机构
- 学院(271591)
- 大学(266170)
- 济(115803)
- 经济(113177)
- 研究(101369)
- 管理(96822)
- 中国(81764)
- 理学(80375)
- 理学院(79462)
- 管理学(78053)
- 管理学院(77567)
- 农(63082)
- 科学(60431)
- 京(58908)
- 财(54692)
- 所(53344)
- 农业(47866)
- 研究所(47251)
- 中心(46828)
- 江(45209)
- 业大(43861)
- 财经(40836)
- 北京(38522)
- 范(38349)
- 师范(38017)
- 经(36678)
- 州(36355)
- 院(35409)
- 省(34688)
- 经济学(34028)
- 基金
- 项目(164107)
- 科学(127301)
- 研究(125713)
- 基金(114213)
- 家(99349)
- 国家(98353)
- 科学基金(81808)
- 社会(78824)
- 社会科(74207)
- 社会科学(74184)
- 省(66582)
- 基金项目(59894)
- 教育(55506)
- 划(54840)
- 编号(53998)
- 自然(48735)
- 自然科(47385)
- 自然科学(47372)
- 自然科学基金(46453)
- 资助(45819)
- 成果(45105)
- 发(42793)
- 课题(38302)
- 重点(37383)
- 部(35807)
- 发展(34866)
- 展(34306)
- 农(34055)
- 创(33338)
- 性(32349)
- 期刊
- 济(148821)
- 经济(148821)
- 研究(89803)
- 农(65870)
- 中国(65763)
- 农业(44048)
- 学报(41500)
- 科学(39506)
- 财(39021)
- 融(36253)
- 金融(36253)
- 管理(35103)
- 教育(33533)
- 大学(32464)
- 学学(30469)
- 业经(29563)
- 技术(24236)
- 问题(21773)
- 业(21631)
- 经济研究(21298)
- 财经(20003)
- 经(17226)
- 农村(15933)
- 村(15933)
- 农业经济(15440)
- 贸(15092)
- 世界(15073)
- 经济问题(14511)
- 版(14151)
- 技术经济(13788)
共检索到451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小云 汪力斌 张记臣 王伊欢 刘永功
东起柯尔沁草地南缘,西至鄂尔多斯台地南缘的北方沙化农牧混和地带,正在面临着草地沙漠化的严峻挑战。本文从如下角度分析了影响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农—林—牧的资源配置,农民对沙地草地改良技术的消极态度及背后隐藏的理性原因,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土地的制度安排,农民在治理沙化草地中的潜在作用等。然后,得出了基本的结论和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卫建 谭淑豪 冯金侠 章熙谷
为寻求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者在分析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基础上,对农牧结合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作了全面论述。结果表明,农牧结合是实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最后还提出了该农区农牧结合的可行途径及有效措施
关键词:
南方集约农区 农牧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啸
农牧区不仅给农牧民提供了农牧业生产的基础,而且蕴藏矿物、生物资源等产业原料。针对一些农牧区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现状,应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有效降低当前农牧区生产的过高能耗,实现农牧产品的品牌化经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牧区各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能源 农牧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涛 傅小锋
生态脆弱区是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的地区,是可持续发展领域重点研究地区之一。实现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综合测度。以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东北农牧交错区为例,运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阜新、通辽、赤峰等典型样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对引致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对1990年和2002年两个不同时段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与环境状况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经济发展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保证,社会、人口、科技子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东北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可持续发展 农牧交错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耀光
对长山列岛海洋农牧化条件进行评价 ,分析了现有海洋农牧化的特点并划分类型 ,提出了今后合理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晓君 周立华 石敏俊
退牧还草、封山禁牧政策下,部分农牧交错带地区已呈现出沙漠化逆转趋势,但因沙漠化逆转的生态效益难以直接反映到农户经济收入当中。农户因牧场资源减少,经济利益受损,为维持收入不变,农户违规放牧、偷牧现象严重,退牧还草生态成果存在很大隐患。科学评价农牧交错带沙漠化逆转的生态经济效益,探讨禁牧政策下,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基于Bio-economic模型,模拟了不同经济政策的优化调控和生态建设的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禁牧政策下,通过农业和畜牧业的耦合优化配置、贷款资金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海山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海山(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呼和浩特010000)1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组成要素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北部牧业带与南部农业带之间,是一条由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向东延伸至大兴安岭北端东南侧的狭长地带,地形结构以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麦伟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对传统的农业现代化思路的否定 ,它要求逐步改变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旧的生产经营体制 ,这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 ,我们必须为此作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农业企业化 生产经营体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豫秦 曹淑艳
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和逆转过程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原理。本文首先提出了荒漠化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的技术路线 ,即现状诊断———演变历程———矛盾与冲突分析———协调性分析———调控与管理 ;继之以北方沙漠化地区为例 ,对路线涉及的具体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
荒漠化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相伟 丁四保
本文立足于"内化"自然地理要素的方法定量评价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各种要素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作用(正向为能力、负向为成本)平衡结果,表征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认为现阶段其可持续发展成本主要为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成本,并对此进行了成本核算。研究表明,这种成本的地域分布规律不明显,但时间轴上具有累积放大的特点,需要及时治理,并提出了优先进行退耕还草和草原抚育、成本"外溢"等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张燕卿 唐曲 陶陶
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态势和主要制约因素基础上,探讨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配置目标、模式及其技术和制度保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建明
一、我国对外贸易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指对外贸易行业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改善我国的出口条件,节约出口资源,控制污染环境,提高外贸行业人员素质,不仅保证对外贸易当前较快地增长,而且也是保证子孙后代适度增长的条件和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战略,要根据我国国情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富铀 吴育华
客观考察中国北方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和发展过程 ,对于防治沙漠化和发展农牧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 ,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但许多做法仍不够科学合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种养业发展模式应定位为 :在干旱地区以种植优质高产人工饲草为主 ,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辅 ;在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主 ,以种植优质高产人工饲草为辅。以稳定的农牧系统为特征 ,形成具有奶牛养殖和家畜育肥及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集约化畜牧业生产基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晓明
文章指出,在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过程中,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系统实现了第一次重大转型,计划生育服务内涵由单一的避孕节育服务向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新情况。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任务面前,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服务内涵已经开始启动第二次重大转型,即由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向综合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优质服务转变。其重要特征和定位是,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在育龄人群退出育龄期后将继续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中老年保健服务。
关键词:
计划生育服务系统 优质服务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杰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自60年代末以来,东西方冷战、南北冲突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围绕人口问题、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以及罗马俱乐部对增长面临极限的预言,在全球引发了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质疑和对自身发展问题的严肃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