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8)
- 2023(12528)
- 2022(10267)
- 2021(9295)
- 2020(7870)
- 2019(17170)
- 2018(17226)
- 2017(33701)
- 2016(18258)
- 2015(20479)
- 2014(20618)
- 2013(20691)
- 2012(19136)
- 2011(16972)
- 2010(17532)
- 2009(17152)
- 2008(17227)
- 2007(16160)
- 2006(14833)
- 2005(13948)
- 学科
- 业(85391)
- 济(83850)
- 经济(83708)
- 企(77245)
- 企业(77245)
- 管理(74091)
- 方法(32074)
- 业经(30861)
- 财(30145)
- 农(28660)
- 制(24086)
- 数学(23553)
- 数学方法(23376)
- 中国(23101)
- 务(20956)
- 财务(20931)
- 财务管理(20896)
- 农业(19961)
- 企业财务(19776)
- 技术(19268)
- 体(17221)
- 策(15587)
- 划(15439)
- 地方(15269)
- 和(15252)
- 银(15069)
- 银行(15059)
- 体制(14756)
- 理论(14663)
- 贸(14649)
- 机构
- 学院(274900)
- 大学(268648)
- 济(121894)
- 经济(119528)
- 管理(110343)
- 理学(93054)
- 理学院(92256)
- 管理学(91316)
- 管理学院(90797)
- 研究(85345)
- 中国(71036)
- 财(63583)
- 京(56087)
- 财经(48562)
- 科学(45150)
- 江(44963)
- 经(43605)
- 所(41598)
- 中心(39728)
- 农(39722)
- 经济学(36982)
- 研究所(36103)
- 北京(35895)
- 财经大学(35396)
- 州(35243)
- 业大(33942)
- 经济学院(33423)
- 商学(31837)
- 商学院(31571)
- 范(31496)
- 基金
- 项目(164050)
- 科学(131634)
- 研究(129177)
- 基金(118930)
- 家(99226)
- 国家(98251)
- 科学基金(86731)
- 社会(84922)
- 社会科(80568)
- 社会科学(80553)
- 省(65813)
- 基金项目(62286)
- 教育(58030)
- 编号(53004)
- 划(52651)
- 自然(51458)
- 自然科(50193)
- 自然科学(50181)
- 自然科学基金(49370)
- 资助(47482)
- 成果(43762)
- 制(38183)
- 创(37884)
- 部(37093)
- 发(36950)
- 课题(36875)
- 业(36255)
- 重点(36047)
- 国家社会(34697)
- 创新(34400)
- 期刊
- 济(149947)
- 经济(149947)
- 研究(89539)
- 中国(56513)
- 财(53217)
- 管理(48419)
- 农(39669)
- 科学(32396)
- 融(31865)
- 金融(31865)
- 学报(30757)
- 业经(27691)
- 教育(27214)
- 农业(26550)
- 技术(25815)
- 大学(25744)
- 财经(25299)
- 学学(24153)
- 经济研究(22999)
- 经(21950)
- 问题(20115)
- 技术经济(16351)
- 贸(16056)
- 业(14928)
- 商业(14920)
- 现代(14831)
- 财会(14107)
- 经济管理(13422)
- 国际(13177)
- 理论(13143)
共检索到437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巍 顾国章
本文根据产业升级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构造了产业内升级程度指标和产业间升级潜力指标,利用2001年和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数据对产业升级的两种路径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沿着产业链的产业内升级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模式,升级的产业也集中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一些我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存在比较优势断档的风险。
关键词:
产业升级路径 比较优势 断档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晓霞
文章依据2004年和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从合理化、内在高度化和外在高度化等方面考察了我国制造业167个细分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在资源配置和产业质量转变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而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缺憾。未来的产业政策导向上,应致力于引导高端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荣辅 宋占禹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个性化、竞争的日趋激烈 ,制造业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本文首先明确了信息化的概念 ,然后在分析我国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化 组织变革 流程再造 培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黄鲁成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提出了迎接这一挑战的发展战略——即制造业创新战略。这一战略主要包括我国制造业创新的战略目标、获得先进制造技术的战略措施以及如何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
关键词:
制造业 发展 创新 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文波
文章认为制造企业对知识资源的依赖容易遭受核心能力刚性的束缚。在核心能力发展过程中,对惯例的克服是能力演化的起点,并将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呈现出多样的发展态势;而不同发展路径的并列推进和有序选择,将确保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演化过程的稳定性。因此,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应加速实现对企业核心动态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先进制造企业 核心能力 演化路径 动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毅恒
OEM从上世纪80年代落户中国至今,按照其发展规模和利润增长幅度划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将从我们制造业现状,OEM、ODM、OBM之间的联系与区别,OEM对我国的利弊因素以及在从OEM到OBM的发展过程中所要采取的措施等方面来分析我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
关键词:
制造业 OEM ODM OBM 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云亮
我国制造业集群发展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 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许多制造业集群出现了发展停滞甚至衰退现象, 部分集群已经进入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金华 李苍舒
世界制造强国的高技术优势与国际产业转移、国际贸易新动向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我国制造业升级,就是要优化制造行业结构,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制造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构筑起现代制造业体系。其路径是:瞄准世界制造技术的先进水平,通过关键领域的创新和重点工程建设,稳定优势行业,强力发展战略性行业,重点突破,循序渐近。
关键词:
制造业 升级路径 行动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欣 庞玉兰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一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的地位。鉴于装备制造业如此重要的地位,文章从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提高产业规模、促进技术进步、实施名牌战略和重视人才作用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
措施 集聚 装备制造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探讨产业升级,却忽视产业升级应该是多种路径的综合运用。文章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在坚持技术创新传统路径的基础上,还可以开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交叉融合以及关联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 制造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兰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其在世界取得了连续十年产销第一的稳定地位。然而,自2018年开始,我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显示出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我国汽车产业亟待"走出去"。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环境趋紧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已不能囿于出口贸易和海外设厂组装等初级形式,其应聚焦于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此要实现原有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布局,从而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雪琴
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全球布局发生重大调整。一方面,由于区域制造业综合成本的变化,推动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我国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的关键时期,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已逐步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端转移,呈现产业结构和转移方式双调整的特点。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制造业既要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GVC)中的位次并主导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同时也要构建我国国家产业价值链(NVC),推动产业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帅雄 张文彬
本文根据Dumais et al.(2002)建立的一个有关集中度的动态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制造业两位数行业分省数据,分析了1988-2003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的动态过程,发现制造业行业绝对份额的变动方向与行业的历史布局呈反方向变动,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业中心让位于沿海省份。大致在1990年代中后期,我国彻底完成了产业中心的轮替,且新的中心开始处于不断聚集的阶段。
关键词:
制造业 地理集中 动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宝剑 李庆雯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之一。选取珠三角地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外商投资规模扩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使这种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扩散作用和门槛效应,对于以数实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晨 邱德荣
城镇化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存在产业关联和资源配置竞争。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制造业结构升级,迫切需要识别两者的互动关系。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思路,本文在对房地产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进行挤入挤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互动概念框架。基于此,本文采用联立方程实证策略,利用我国2002—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3SLS方法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土地偏向的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投资对高技术产业投资产生明显挤出效应,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微弱挤入效应,城镇化对制造业升级有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与全国整体情况一致,而中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