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7)
2023(7571)
2022(6343)
2021(5847)
2020(4919)
2019(11118)
2018(11420)
2017(21593)
2016(11506)
2015(13018)
2014(13035)
2013(12981)
2012(12442)
2011(11206)
2010(11828)
2009(11313)
2008(11204)
2007(10531)
2006(9894)
2005(8881)
作者
(32605)
(26845)
(26806)
(25413)
(17105)
(12696)
(12205)
(10198)
(10110)
(9788)
(8973)
(8965)
(8641)
(8465)
(8422)
(7992)
(7890)
(7848)
(7729)
(7621)
(6894)
(6476)
(6408)
(6199)
(6161)
(6132)
(6029)
(6013)
(5380)
(5266)
学科
(47077)
经济(47024)
管理(39267)
(35941)
(29582)
企业(29582)
中国(21792)
方法(15966)
技术(15897)
(14353)
数学(13490)
数学方法(13387)
(13026)
地方(12550)
技术管理(11704)
(11419)
业经(11194)
(10500)
银行(10498)
(10154)
农业(8840)
(8418)
金融(8418)
(8076)
贸易(8064)
(7811)
理论(7806)
环境(7707)
(7653)
(7646)
机构
大学(166083)
学院(166052)
(69990)
经济(68108)
管理(64957)
研究(54591)
理学(53821)
理学院(53221)
管理学(52609)
管理学院(52254)
中国(44557)
(36386)
(36241)
科学(29674)
(28288)
财经(27078)
中心(25989)
(25747)
(24249)
北京(23782)
(23023)
(22901)
师范(22876)
研究所(22298)
经济学(21056)
(20101)
(19903)
财经大学(19731)
业大(18953)
经济学院(18921)
基金
项目(98467)
科学(78760)
研究(78752)
基金(69314)
(57843)
国家(57266)
社会(50790)
科学基金(50239)
社会科(48057)
社会科学(48048)
(39954)
基金项目(37161)
教育(36806)
(32964)
编号(32757)
自然(29410)
自然科(28733)
自然科学(28727)
自然科学基金(28210)
成果(28067)
资助(26380)
(26156)
课题(24260)
创新(23373)
(22259)
(21925)
重点(21713)
国家社会(20256)
(19975)
(19904)
期刊
(87815)
经济(87815)
研究(60463)
中国(40694)
管理(27976)
(26182)
教育(25740)
(20558)
金融(20558)
(18728)
科学(18630)
技术(16902)
学报(16885)
业经(15069)
大学(14086)
问题(13494)
财经(13422)
经济研究(13180)
学学(12311)
农业(11959)
(11695)
图书(11202)
技术经济(9671)
(9547)
论坛(9547)
科技(9531)
(9176)
(8884)
现代(8871)
理论(8766)
共检索到276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亮亮  潘锡辉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对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基本经验进行概述,其次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对改善和推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向阳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国际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生产方式粗放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与科技创新视野下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汉大学创新型城市研究课题组  
本文结合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认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创新源头上的重要作用,提升城市创新发展的基础能力;注重发挥大企业的创新优势,增强区域创新发展活力;强化科技创新产权对科技人员的有效激励,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发展;大力发展股权投资,为创新型城市注入金融"活水";加强城市创新的"硬设施"与"软环境"建设,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升级;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积极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坚  
本文阐述了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论述了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城市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深圳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白嘉菀  郗芙蓉  
本文从创新型城市概念的提出、内涵组成、评价标准以及实现途径四个方面对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不同区域构建创新型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本文立足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背景,分析了我国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影响FDI质量的"回路效应",并结合2003-2015年间中国26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予以检验。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回路效应"总体上提升了我国FDI质量,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FDI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回路效应"对我国FDI质量的正向作用在一年之后显现并持续存在。本文研究结论回应了近期中美贸易战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论,对提升我国FDI质量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健  
“创新”是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是举国上下对创新渴望的写照,是时代的强音;但也不排除有人仅仅是赶时髦、玩概念,贴贴标签而已。最近,中南大学把创新型大学明确为学校定位并写入党代会报告,这在全国还是首家。一经媒体披露,赞赏者有之,疑问观望者也有之。在组织和编发该校党委书记李健教授的这篇文章过程中,我们感到:该校明确要建设创新型大学,不是一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现实基础和丰富内涵的,是在深入分析了国情、校情后慎重作出的选择。即使现在论证有待深化、有待完善,更有待实践的检验,人们都应给予宽容,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探索,并以积极的心态期待他们取得新进展,积累新经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饶会林  
关于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东北财经大学教授、中国投资学会城市建设研究会顾问饶会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规模效益表明,在一定规模限度内,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效益越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翻开任何时期全国统计资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秀萍  
本文在对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职业院校建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实践,发现了职业院校在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职业院校的要求,并提出了当前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强  王欣  文春波  邱士可  李军利  
通过对创新型城市的概念与内涵的探讨,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洛阳市情的全面和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创新型洛阳建设为例,提出了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建构、功能联动和要素组合,并从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有关政策建议,并由此为建设创新型河南提供科学依据和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素春  聂鸣  
以区域创新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套衡量创新资源集聚、流动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根据提炼出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创新资源集聚、流动和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基于分析结果,运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了创新资源集聚、流动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创新资源集聚和流动显著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创新资源集聚度高、流动性强的城市,创新建设水平一般也高;与创新资源集聚度相比,创新资源流动性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的相关性更强。要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必须同时实现创新资源的集聚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忠寿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核心作用、引领作用和促进作用。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应以创新产业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加大投入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集聚人才为突破,精心构筑创新人才高地;以集成资源为支撑,全力打造城市的创新环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洁  李万明  
基于2003—2018年全国26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城市创业的政策效应。结果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创业,且促进作用逐年加深;创新型城市试点对临接、周边城市的创业水平具有正向扩散效应,对经济水平类似城市的创业水平具有负向虹吸效应;营商环境是创新型城市创业效应发挥的潜在通路,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改善市场化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升试点城市的创业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业效应受城市特质的影响,中西部城市的政策效应强于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的政策效应强于中、小规模城市,重点城市政策效应强于一般地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