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92)
- 2023(19171)
- 2022(16154)
- 2021(15115)
- 2020(12776)
- 2019(29379)
- 2018(29207)
- 2017(55979)
- 2016(30272)
- 2015(34595)
- 2014(34718)
- 2013(34460)
- 2012(32434)
- 2011(29417)
- 2010(30124)
- 2009(28492)
- 2008(27824)
- 2007(25274)
- 2006(22676)
- 2005(20973)
- 学科
- 济(131253)
- 经济(131107)
- 业(88353)
- 管理(82613)
- 企(64684)
- 企业(64684)
- 方法(54334)
- 农(53159)
- 数学(48002)
- 数学方法(47231)
- 中国(42159)
- 农业(35197)
- 财(33285)
- 业经(31495)
- 地方(31419)
- 银(30863)
- 银行(30812)
- 融(30605)
- 金融(30602)
- 行(29700)
- 制(29615)
- 学(25951)
- 贸(24094)
- 贸易(24068)
- 易(23364)
- 理论(20400)
- 务(19941)
- 财务(19860)
- 财务管理(19807)
- 发(19125)
- 机构
- 学院(440191)
- 大学(437328)
- 济(181083)
- 经济(176970)
- 管理(165332)
- 研究(152097)
- 理学(140402)
- 理学院(138837)
- 管理学(136142)
- 管理学院(135341)
- 中国(123166)
- 京(93947)
- 科学(92818)
- 农(87460)
- 财(86038)
- 所(78480)
- 中心(72876)
- 研究所(70431)
- 江(70136)
- 业大(68445)
- 农业(67742)
- 财经(66419)
- 经(59987)
- 北京(59850)
- 范(57965)
- 师范(57317)
- 州(56218)
- 经济学(54527)
- 院(54029)
- 省(49379)
- 基金
- 项目(281706)
- 科学(220008)
- 研究(205923)
- 基金(201447)
- 家(175977)
- 国家(174425)
- 科学基金(148264)
- 社会(128718)
- 社会科(121745)
- 社会科学(121710)
- 省(112563)
- 基金项目(105261)
- 自然(95476)
- 教育(95216)
- 划(93986)
- 自然科(93230)
- 自然科学(93203)
- 自然科学基金(91510)
- 编号(85528)
- 资助(84451)
- 成果(70361)
- 发(64304)
- 重点(63855)
- 部(61908)
- 课题(59868)
- 创(58284)
- 创新(54511)
- 科研(54116)
- 国家社会(52542)
- 教育部(52460)
- 期刊
- 济(209526)
- 经济(209526)
- 研究(133045)
- 中国(96702)
- 农(85513)
- 学报(70174)
- 财(66547)
- 科学(64484)
- 管理(60632)
- 农业(57323)
- 融(56626)
- 金融(56626)
- 大学(53857)
- 学学(50659)
- 教育(50006)
- 技术(40681)
- 业经(37915)
- 财经(32966)
- 经济研究(32090)
- 业(28879)
- 问题(28419)
- 经(28295)
- 统计(22942)
- 版(22610)
- 技术经济(22432)
- 图书(21841)
- 理论(21326)
- 贸(21234)
- 世界(20435)
- 策(20325)
共检索到688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予晓
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国家政策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发展,以及快速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新型农村金融 民间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琳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市场中资金的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村资金的供给量,并且激活了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经济二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出发,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营绩效评价体系,并据此提出现阶段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运营绩效 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玉英 任爱华
在当前政府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分析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入手,在分析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皓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主要是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组织尚未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益博弈模型分析,指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源自农民的内在需求,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监管和政策扶持机制、优化金融环境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兵 张宁 李丹 周明栋
本文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模型从信贷配给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需求主体的类型,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正规金融市场上受到数量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风险配给的农户均比受到价格配给的农户更可能向非正规金融市场借款。进一步地,受到风险配给和价格配给的农户资金来源主要为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的零息借款,而受到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农户资金来源则主要为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的高息借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将市场定位于受到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农户,而受到价格配给和风险配给的农户资金需求一般会从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的...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信贷配给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镜宇 李宇峰
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作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盈利能力、扩展业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和限制条件;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通过优化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其自身优势;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差别化监管制度。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可持续发展 金融机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镜宇 李宇峰
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作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盈利能力、扩展业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和限制条件;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通过优化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其自身优势;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差别化监管制度。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可持续发展 金融机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平 周素彦
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慢于银监会的试点计划和三年工作安排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银监会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这项政策大大降低了合格发起人的数量并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激励不足等。文章认为,应采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增加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建立两级金融监管体制和稳定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发展缓慢 激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善葆 区永纯 冼美玲
近年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良好,支持"三农"及中小企业发展成效初显。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拓展遇到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广西梧州市为视角,运用SWOT方法深入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SOW战略、SWT战略以及优化外部发展环境等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波
本文以农村金融机构的"最优金融结构"为理论支撑,从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及其自生能力的角度,指出了农村金融机构规模与农村金融市场规模不均衡的矛盾:一是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要求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规模必须符合农村金融市场不均衡关系所决定的市场规模;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决定了其自生能力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结构性冲突问题,从而提出了关于调整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主体结构的研究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 阮小莉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在全国各地,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尝试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最后给出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有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壮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侯琰霖 安起雷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发展中,它们面临更高的经营风险,同时,还存在"进入难、发展难、退出难"、"缺政策、缺资金、缺管理"等问题,制约着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作用的有效发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莉莉
自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新政,至2007年10月13日,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各项相关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至今已有40余家新机构成立,其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晓光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和进一步推广,其已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产权清晰、结构简单,能够提供多样化、灵活性的金融服务的突出优势,总体来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如信息不对称、注册资本少、门槛低、政策性风险高等,从而导致了其脆弱性。因此,今后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构建全面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吉舫 李梅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但在发展过程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三类机构逐渐呈现出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三类机构间的数量、规模及绩效非均衡,地域分布非均衡和金融服务能力非均衡。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分别从产权、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三个角度对这种非均衡性进行深度解析后,可以发现,优化各类机构的产权结构,完善监管制度,增加西部地区金融供给,提升各类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是促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政策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