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4)
2023(17650)
2022(14668)
2021(13778)
2020(11468)
2019(25932)
2018(25475)
2017(49327)
2016(25936)
2015(29118)
2014(28723)
2013(28335)
2012(26020)
2011(23280)
2010(23831)
2009(22628)
2008(21669)
2007(19375)
2006(17481)
2005(15941)
作者
(71106)
(59432)
(59014)
(56309)
(37485)
(28237)
(26796)
(22825)
(22541)
(21009)
(20173)
(20089)
(18578)
(18522)
(18272)
(18222)
(17269)
(17151)
(17117)
(17049)
(14985)
(14343)
(14166)
(13811)
(13450)
(13424)
(13030)
(12972)
(11863)
(11597)
学科
(107906)
经济(107743)
(82479)
管理(76415)
(60515)
企业(60515)
(52024)
方法(44205)
数学(38535)
数学方法(38038)
中国(35956)
农业(34571)
(31837)
业经(29737)
(29514)
金融(29511)
(29267)
(29136)
银行(29122)
(28080)
地方(21511)
(20158)
贸易(20138)
(19715)
(19485)
(18909)
财务(18848)
财务管理(18802)
(18695)
企业财务(17903)
机构
学院(367602)
大学(366060)
(159353)
经济(156093)
管理(144005)
理学(123402)
理学院(122205)
管理学(120308)
管理学院(119620)
研究(118795)
中国(99726)
(78943)
(75590)
科学(65895)
(65417)
财经(61508)
中心(58714)
(56784)
(55917)
(55843)
业大(51946)
研究所(50491)
经济学(49697)
农业(49600)
北京(47415)
(46692)
师范(46304)
财经大学(45630)
经济学院(44795)
(44433)
基金
项目(238158)
科学(189700)
研究(182163)
基金(174778)
(149729)
国家(148144)
科学基金(128666)
社会(119112)
社会科(112718)
社会科学(112690)
(92418)
基金项目(91834)
教育(83444)
自然(78868)
自然科(77013)
自然科学(76995)
(76359)
自然科学基金(75619)
编号(74834)
资助(70124)
成果(61643)
(54563)
重点(53107)
(51717)
课题(50870)
(50343)
(50001)
国家社会(49873)
教育部(47804)
人文(47239)
期刊
(181546)
经济(181546)
研究(113911)
中国(76058)
(67116)
(61415)
管理(52503)
(51537)
金融(51537)
学报(49597)
科学(48234)
农业(44831)
大学(40915)
教育(38567)
学学(38525)
业经(33677)
技术(31716)
财经(31106)
经济研究(27022)
(26714)
问题(25231)
(21172)
理论(18618)
(18130)
(18121)
世界(18026)
技术经济(17487)
农村(16999)
(16999)
现代(16728)
共检索到566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彪  
本文根据诺思的国家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现象,并指出政府的两个利益主体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有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主要是这两大利益主体博弈的产物,而农户作为利益相关者却不能参与其中,这种不完整的利益博弈机制必然导致金融制度安排的残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荣  
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为人们提供了正面的激励,促进了经济增长,所以制度是重要的。通过对诺思国家理论的延伸,我们得出结论,产权制度内生于资源的约束。一般情况下,贫乏的物质资源环境更可能导致无效率产权制度的出现。因此在进行比较制度分析时,应该深入到更基本的层面,看到制度背后的约束条件,即经济社会的资源状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荣艺华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破之题。由于较弱的农村经济素质、缺乏激励的制度环境、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组织角色转换迟缓、金融组织职能定位趋同和业务同质化,及外部效应与搭便车可能性的存在束缚着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本文认为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以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重构农村金融制度,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荣艺华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着制度性缺陷、严重的金融抑制、潜在收益无法内在化的弊端 ,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影响着金融制度整体绩效的提高。为此 ,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 ,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 ,重构农村金融制度 ,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 ,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 ,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秀蓉  刘光岭  
制度是博弈的纳什均衡。一般而言,博弈主体响应获利机会,产生了对新制度的诱致性需求,开始制度创新活动。但在随后的逐利博弈中,由于利益分割的对抗性,却可能使博弈陷入囚徒困境,表现为无序竞争下的激烈的利益冲突。随着冲突的加深,各个博弈主体产生了更强烈的对新制度——合作规则的渴望,表现为制定规则的讨价还价行为,并附以实施惩罚战略的承诺,但规则往往一再被破坏,因为此时新制度尚未达到纳什均衡,因而难以被遵守。于是,人们试图寻求某种强制性措施——可置信的承诺行动,以求改变收益支付,从而改变博弈均衡,使博弈在集体理性下达到纳什均衡——即新制度最终形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根良  
本文通过对凡勃仑传统制度变迁理论与诺思近期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比较, 证明了两者在分析框架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而凡勃仑传统所包含的思想比诺思近期研究更具原创性。作者认为, 旧制度学派为制度经济学的深入发展将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借鉴, 但其理论结构亟需更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胜利  国晓丽  
诺思关于制度变迁的分析逐渐由"制度均衡"分析演变为"制度演化"分析,这既是诺思反省均衡分析的结果,也是深化制度变迁动力源及路径依赖理论的需要,全面地认识诺思制度变迁观演变对研究和推动经济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林  
本文评估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的实际效果,认为农信社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应加强金融深化,引入新的博弈主体,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和旺  
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经历了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诺思逐渐认识到他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差别及路径依赖现象的认知-制度-经济层面的传递机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该理论强调了政治过程影响制度选择,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制度的非效率是历史的常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汉锋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启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各地诞生和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刚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长期处于分、立、撤、并、升、降等反复徘徊的状态,其制度变迁表现出强制性、渐进式、路径依赖性与滞后性特征,虽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积极变化,但在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宏观调控制度等方面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取向应是从强制性制度供给向诱致性制度需求转变,并力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柯华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经济史学研究引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这是传统经济史学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正式制度对近代企业的影响和运用交易成本或产权理论分析近代企业制度变迁。文章在诺思产权—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企业代替国家为制度变迁的主体,重点从意识形态视角进行研究,并通过对荣家企业的案例分析,为近代企业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内在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本华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二元化特征非常明显,而且非正规金融在目前农村供给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基于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探讨表明,我国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比正规化更为重要,但正规化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和正规化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政策性金融,降低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程度;二是要在正规化过程中坚持渐进化和多元化原则;三是要倡导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四是要对正规化后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适度监管;五是要推进农村的整体改革,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为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与正规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宏霞  史林东  
长期以来,中国设计的农村金融制度没能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较高的信息传递成本问题,致使金融机构缺乏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激励,而农村金融新政则实现了对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突破,也有效破解了金融机构和农村借贷者之间信息传递成本过高问题。制度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使经济参与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追求的同时实现新政既定的社会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