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1)
- 2023(9781)
- 2022(8263)
- 2021(7708)
- 2020(6282)
- 2019(14333)
- 2018(14702)
- 2017(28002)
- 2016(15383)
- 2015(17395)
- 2014(17879)
- 2013(17858)
- 2012(17015)
- 2011(15956)
- 2010(16598)
- 2009(15784)
- 2008(15661)
- 2007(14450)
- 2006(13734)
- 2005(12841)
- 学科
- 济(88776)
- 经济(88694)
- 农(49633)
- 业(42846)
- 管理(35517)
- 农业(32892)
- 中国(23728)
- 方法(23630)
- 业经(22745)
- 地方(22540)
- 企(21578)
- 企业(21578)
- 数学(20890)
- 数学方法(20773)
- 制(19977)
- 财(15285)
- 体(14548)
- 发(14236)
- 银(14040)
- 银行(14032)
- 学(13671)
- 行(13610)
- 融(12945)
- 金融(12944)
- 地方经济(12586)
- 农业经济(12524)
- 贸(12198)
- 贸易(12188)
- 易(11814)
- 发展(11440)
- 机构
- 学院(232330)
- 大学(226356)
- 济(109496)
- 经济(107259)
- 研究(83677)
- 管理(81853)
- 中国(68949)
- 理学(67840)
- 理学院(67144)
- 管理学(66243)
- 管理学院(65814)
- 财(51936)
- 农(51660)
- 京(47975)
- 科学(45323)
- 所(42925)
- 江(38760)
- 财经(38743)
- 农业(38596)
- 中心(38325)
- 研究所(37424)
- 经(34727)
- 业大(34120)
- 经济学(33796)
- 范(31456)
- 北京(31277)
- 师范(31265)
- 州(30219)
- 经济学院(30099)
- 院(28318)
- 基金
- 项目(129946)
- 研究(105380)
- 科学(100472)
- 基金(90287)
- 家(76011)
- 国家(75148)
- 社会(67615)
- 社会科(63464)
- 社会科学(63447)
- 科学基金(62796)
- 省(52248)
- 基金项目(47160)
- 教育(46893)
- 编号(46453)
- 划(41365)
- 成果(39356)
- 资助(36289)
- 自然(33936)
- 自然科(32936)
- 自然科学(32929)
- 自然科学基金(32310)
- 课题(32132)
- 发(31552)
- 农(29799)
- 部(29598)
- 重点(28850)
- 性(28497)
- 国家社会(27762)
- 发展(27055)
- 展(26671)
- 期刊
- 济(146685)
- 经济(146685)
- 研究(82440)
- 农(57251)
- 中国(55397)
- 财(38449)
- 农业(38093)
- 融(31317)
- 金融(31317)
- 学报(30352)
- 科学(29381)
- 管理(28940)
- 教育(28253)
- 业经(27596)
- 大学(25007)
- 学学(23405)
- 经济研究(21758)
- 技术(21365)
- 问题(20432)
- 财经(20172)
- 经(17560)
- 业(16834)
- 农村(15759)
- 村(15759)
- 农业经济(15419)
- 世界(14562)
- 经济问题(14251)
- 贸(13600)
- 技术经济(13301)
- 版(12129)
共检索到391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家骥
30多年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使其内在规律逐步显现,这一规律就是:"体内"孕育新事物,"体外"催生新事物。这个规律的本质是:农村经济改革一定要适应新事物的需求,促进新事物的生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赛香
本文通过探讨我国1949年以来三次重要农村经济改革及其对我国农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明晰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农民收入三起三落的相互关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1)每次改革都发生在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之时;(2)每次农村经济改革都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持续时间不长,且随之而来的是农民负担过重,农村经济陷入困境;(3)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略有下降。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1949年以来三次农村经济改革的延续,基于已有三次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提出背景的分析,指出:(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再一次提出了对农村经济改革的需求;(2)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开源之策;税费改革属节流之需;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从根本上实现广开财源之举。基于以上分析并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阐释新农村建设的实质,从而就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吉元
(一) 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工作中也有失误。问题主要发生在1985年以后至1988年期间。1985年粮食陡降2820万吨,是仅次于1959年减产最多的一年。1984年棉花达到625.8万吨,1985年油料达到1578.4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也陷于停滞的境地。直到1989年以后,粮、棉、油的生产状况才开始出现转机。为什么1985年以后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连续几年徘徊不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金华
本文论述了20世纪末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在多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实行了以农民家庭作为生产经营基本单位的联产承包制,在农村所有制结构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对农产品价格体系和流通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并对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深化改革、持续稳定发展,从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改革 发展 回顾 展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回顾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农村经注,农村改革,农村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迟福林 孙秀平 朱华友
以市场化为目标加快中国农村经济改革迟福林,孙秀平,朱华友9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改革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关键是以加快市场化为目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再造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改革粮棉购销体制,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需要的宏观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志良,王焦政,张心学,李道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林香
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农村市场化是基础,农业产业化是中介,农村城镇化是目标。目前,"三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建议增强农产品竞争力,走市场化道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走产业化道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走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市场化 产业化 城镇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锡文 王西玉 谢扬 崔晓黎 于保平 肖俊彦 崔传义 刘守英 张忠法
“九五”时期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课题组“九五”期间农村发展基本目标是:(1)到2000年实现粮食年产5亿吨;(2)绝大多数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基本解决现有7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根据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总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新辉
近期来,本刊收到了大批关于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来稿。这些来稿,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刊从中精选了王征兵、赵步生等12位作者的观点,编辑成一组笔谈,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今后,本刊还将继续组织这类笔谈,热忱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踊跃参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含琳
过渡经济学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是改革的收益与成本的相关性。若假定改革的预期收益或边际收益是一定的,那么改革是否成功和运作是否顺畅就取决于边际成本的大小。因此,成本就自然成了改革讨论的焦点。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中青年经济学家对中国的改革成本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舜年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然而目前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管理体制、产权模式和支农力度在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作用,农村信用社改革时应该注意制定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明确农村信用社管理主体,采取多种产权模式,加大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力度,只有这样,农村信用社改革才能真正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新农村经济建设 三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后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立红 王新明
本文在介绍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历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陈述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荣材
在二元经济体制下,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承担着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政策功能,土地被异化为“准公共品”,农村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其改革与创新的思路是:在遵循平等和效率的原则下,赋予农民稳定、完整、有效的土地产权,加强农村土地立法,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改革二元经济体制,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农民 土地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