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3)
- 2023(8963)
- 2022(7367)
- 2021(6761)
- 2020(5963)
- 2019(13128)
- 2018(13314)
- 2017(26406)
- 2016(14339)
- 2015(16190)
- 2014(16164)
- 2013(16615)
- 2012(15545)
- 2011(13791)
- 2010(14436)
- 2009(14262)
- 2008(14581)
- 2007(13646)
- 2006(12674)
- 2005(11793)
- 学科
- 业(82455)
- 济(67537)
- 经济(67434)
- 企(65248)
- 企业(65248)
- 管理(55665)
- 农(45103)
- 农业(29755)
- 业经(27675)
- 方法(27208)
- 财(23831)
- 数学(19889)
- 数学方法(19776)
- 中国(19120)
- 制(18989)
- 务(17173)
- 财务(17163)
- 财务管理(17141)
- 企业财务(16168)
- 技术(15725)
- 策(15157)
- 体(14070)
- 贸(13070)
- 贸易(13060)
- 易(12781)
- 划(12359)
- 和(12162)
- 银(11852)
- 银行(11849)
- 行(11459)
- 机构
- 学院(220882)
- 大学(212907)
- 济(100976)
- 经济(99134)
- 管理(92498)
- 理学(78317)
- 理学院(77737)
- 管理学(77028)
- 管理学院(76631)
- 研究(66155)
- 中国(58433)
- 财(49622)
- 农(47199)
- 京(43942)
- 财经(38145)
- 江(36750)
- 农业(35485)
- 科学(34631)
- 经(34240)
- 业大(32858)
- 所(32692)
- 中心(32257)
- 经济学(29339)
- 州(28607)
- 研究所(28313)
- 经济管理(27880)
- 北京(27696)
- 财经大学(27292)
- 经济学院(26680)
- 商学(25642)
- 基金
- 项目(128702)
- 科学(103309)
- 研究(101783)
- 基金(94125)
- 家(78154)
- 国家(77203)
- 科学基金(68459)
- 社会(67847)
- 社会科(63957)
- 社会科学(63942)
- 省(52123)
- 基金项目(49927)
- 教育(44495)
- 编号(43547)
- 划(40654)
- 自然(40529)
- 自然科(39592)
- 自然科学(39582)
- 自然科学基金(38945)
- 资助(37292)
- 成果(34810)
- 业(33124)
- 部(29805)
- 创(29707)
- 发(29021)
- 制(28186)
- 课题(28003)
- 农(27657)
- 国家社会(27545)
- 重点(27208)
- 期刊
- 济(127162)
- 经济(127162)
- 研究(69490)
- 农(51559)
- 中国(44658)
- 财(40368)
- 管理(36680)
- 农业(34209)
- 融(28533)
- 金融(28533)
- 业经(28118)
- 科学(26991)
- 学报(25054)
- 大学(21229)
- 技术(20384)
- 学学(20144)
- 财经(19398)
- 问题(17969)
- 经济研究(17761)
- 教育(17558)
- 业(17220)
- 经(16713)
- 农村(14722)
- 村(14722)
- 技术经济(14305)
- 农业经济(14095)
- 世界(12709)
- 贸(12542)
- 商业(12450)
- 经济问题(12238)
共检索到352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樊祥成 徐晓梅
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三农"工作面临的又一个全新课题。它的提出,表明我国对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入。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要从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手,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适当的方式进入农业,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农业"新六产",推动我国农业实现更大发展。
关键词:
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内在逻辑 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福金 李慧奇 刘畅
面对生产常规要素投入作用减弱、政策拉动效果逐渐衰退的农业发展新常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部门推动其增长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选项之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1987-2014期间社会资本对于农业增长的作用,考察了社会资本影响的阶段性差异。总体来说,社会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增强。本研究判断社会资本已成为中国农业增长新阶段的主要推动力,未来巩固农业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果有赖于进一步加大社会资本投入。
关键词:
社会资本农业经济增长新常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磊 安烨
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中,"旧动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发展效率和质量,可转换为"新动能"。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融资效率对于现代物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7年我国现代物流业的6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法分离出影响融资投入变量的环境因素,对现代物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物流业的融资效率参差不齐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剔除环境变量并调整投入值后测度得到第三阶段融资效率值,更能准确反映现代物流业的融资效率。SFA回归结果显示管理因素对投入冗余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环境变量公司设立年限与筹资活动股东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环境变量市盈率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纯技术效率比规模效率更接近效率前沿面,规模效率对我国现代物流业融资效率提升的制约作用比较突出。现代物流业影响新旧动能转换的速度,现代物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对于现代物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应从政府为物流业企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物流业上市公司有效提升融资效率两方面,提高现代物流业融资效率。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现代物流业 融资效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陶国飞
按照财政部与国资委的要求,中央企业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会计工作的重大改革,对企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下面笔者就新旧准则转换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影响谈几点看法。一、转换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难点问题1、企业资源信息化问题。市场评判企业的标准是企业的价值,由此带来了会计计量模式的突破,而计量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文哲 王明姬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动态演进的长期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置换,新旧动能交替更迭,为经济增长注入了不竭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动能释放不充分、置换不彻底、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亟须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置换经济增长动力系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应挖掘内需动能潜力,重塑外需动能引擎,全面优化生产结构,保障新旧动能平稳转换,综合运用改革、开放、创新等政策工具,释放新动能发展活力。
关键词:
新动能 动能转换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殷殷
自古“农为四民之本”。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更是成为我国新时代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向。然而,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期逐渐消失,农村传统发展模式面临发展瓶颈,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纾困路径。新旧动能转换,即去旧迎新,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动能。农村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应有之义,更是推动农村真正实现地尽其力、物尽其能、数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必然之举。如何实现农村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探索金融支持东北地区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方式,不仅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效应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东北三省拥有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是新常态下东北振兴的关键内容,作为经济血脉的金融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制造业 金融支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乐锦 程晓月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资源要素等约束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宏观经济由以总量性失衡为主转为以结构性失衡为主,经济下行压力仍未摆脱。而放眼世界,整体经济复苏艰难,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粗放型发展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在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发现,传统发展模式的动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动能转换 创新活力 分配模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辰
"独角兽"这个概念大概是在2017年开始火起来的,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现在互联网一些巨头,例如,五年前的小米和蚂蚁金服,十年前的BAT,在当时都可以称之为"独角兽"。只不过现在的独角兽企业越来越多,遍布于各行各业,这不仅是源于科技的进步,同时还与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国家战略密不可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
关键词:
独角兽 动能转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阳阳
在新旧动能转化背景下,以山东省农产品为例,通过协整分析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山东省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经过实证研究得出,农产品物流对山东农业经济短期影响作用不明显,长期影响效果增强。总体来说,山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跟不上农业经济的步伐,还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政府、企业、农户及合作单位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农村物流基础建设,建立多层次的流通体系。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产品物流 农业经济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玲
对经济发展认识的四个误区前一段,某些方面对中国经济判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认识不足。一是对中国债务情况在评级中看得过重。忽视了中国政府债特别是地方债的实际情况。有时借债以后会形成有效资产或优质资产,这些有效资产和优质资产还会持续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并逐渐变成新的资产。有的债务会变成应收款,其中大部分债务会变成有效资产。比如,一般地方债务会形成基础设施,包括互联网、物联网这些软设施,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美峰 吴青龙 张超
新旧动能转换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区域未来的发展潜力,文章通过2012—2018年我国28个省份的相关数据,从新动能增长和培育以及传统动能发展的角度构建了指标体系,并测算了新旧动能转换水平。结果表明:传统产业技术和研发投入对新动能的发展影响最大,而传统要素投入对传统动能的影响越来越小。我国的新旧动能转换水平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之间的差异急剧扩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水平 指标体系 统计测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因素的多重制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既要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更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所致。从根本上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消除资源配置扭曲、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是填补生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汉权 姜江 盛朝迅
(一)改革发力破除体制壁垒和政策障碍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于体制改革。要围绕制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制度供给,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汉权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创业创新引领发展,新动能加快集聚;传统产业加快转型,传统动能焕发新活力;产能过剩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地方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的探索不断深入。但仍存在新产业、新动能发展规模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滑导致的动能衰退缺口;传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偏低,优化升级任务艰巨;一二三次产业优化发展不平衡,第一、二产业相对滞后;基础薄弱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缓慢,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等问题。现阶段,进一步推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需扫除多方障碍,包括市场准入壁垒较多、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尚未建立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监管新模式等体制机制障碍,以及经济发展尚未完全脱离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政策的设计制定和贯彻落实缺乏统筹性、协调性,高端要素对新旧动能转换支撑力不足等障碍。为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应注重培育壮大新产业和新动能、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以激活旧动能、做优质量做强品牌。同时,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有利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强化创新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引领作用;构建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新型监管模式;强化科技、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的支撑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