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4)
2023(4814)
2022(4350)
2021(4119)
2020(3816)
2019(8397)
2018(8561)
2017(16997)
2016(9523)
2015(10936)
2014(11037)
2013(11198)
2012(10868)
2011(9673)
2010(10126)
2009(9997)
2008(10338)
2007(9657)
2006(8929)
2005(8633)
作者
(27566)
(22635)
(22418)
(21770)
(14361)
(10672)
(10372)
(8454)
(8423)
(8343)
(7654)
(7528)
(7449)
(7215)
(7085)
(6964)
(6670)
(6597)
(6581)
(6496)
(6045)
(5529)
(5462)
(5249)
(5153)
(5128)
(5123)
(5049)
(4637)
(4395)
学科
(37288)
经济(37201)
管理(33000)
(30444)
(25284)
企业(25284)
(18692)
方法(16469)
数学(14719)
数学方法(14579)
中国(13927)
(13434)
(12726)
财务(12710)
财务管理(12667)
企业财务(12128)
(10916)
(10108)
银行(10099)
(9466)
(8224)
(8220)
(7928)
金融(7928)
(7899)
贸易(7888)
(7743)
税收(7689)
(7627)
业经(7487)
机构
大学(142000)
学院(139432)
(60832)
经济(59428)
管理(50887)
研究(46609)
理学(41678)
理学院(41248)
中国(41185)
管理学(40754)
管理学院(40465)
(37871)
(30753)
财经(27544)
(24636)
科学(24203)
(23993)
(23383)
中心(22134)
北京(20685)
研究所(20500)
财经大学(20062)
经济学(19425)
(18857)
(18475)
经济学院(17539)
(17494)
师范(17350)
(16495)
业大(15735)
基金
项目(74999)
研究(58367)
科学(57960)
基金(54113)
(45546)
国家(45150)
科学基金(37852)
社会(37286)
社会科(35280)
社会科学(35271)
基金项目(27513)
(27429)
教育(27130)
编号(24605)
资助(23738)
(23396)
成果(22662)
自然(22241)
自然科(21626)
自然科学(21618)
自然科学基金(21232)
(18238)
课题(17089)
(16594)
重点(16530)
(15993)
教育部(15982)
人文(15394)
项目编号(15334)
(15321)
期刊
(74760)
经济(74760)
研究(51807)
(32717)
中国(30568)
(22035)
金融(22035)
管理(19735)
学报(17623)
(17234)
科学(16193)
教育(15333)
财经(14668)
大学(14189)
学学(12930)
(12476)
经济研究(11969)
业经(11456)
技术(10730)
问题(10662)
农业(10432)
会计(9339)
(9323)
(8661)
理论(8456)
财会(8391)
国际(8031)
实践(7541)
(7541)
图书(7406)
共检索到237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类承曜  
一、国债负担率 首先介绍一种评估债务和赤字动态化的简化框架,在这种简单的框架内,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只有一种:发行国债。然后再考察稍为复杂的情况,即政府不仅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也通过货币创造(债务货币化)弥补财政赤字。目前我国弥补财政赤字只有发行国债一种方式,但如果中央银行运用国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实际是部分国债市场化,因而引入后一种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炳鉴  
关于我国国债规模和债务管理问题李炳鉴一、国债规模迅速扩大,人们心存疑虑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国债规模迅速扩大,1995年国家债务收入1537.69亿元;1996年按照已经明了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支出测算,发债规模将达到1952.57亿元(预算数),是19...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望  
关于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问题的思考罗望一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巨额的债务(主要是欠国家专业银行的贷款)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据四川省经委对今年确定清产核资的5268户国有企业统计,负债总额清查值为744.42亿元,占清查前资产额的76.8%,有不少企业资产负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已由财政部发布,并从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无疑对规范我国企业债务重组会计核算行为,进一步改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把债务重组会计研究引向深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运成  
一、国有企业债务 负担的现状分析 企业体制的改革主要是指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在这项改革中,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国有企业的债务处理问题。所谓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主要是指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和自有资本严重不足问题。 据1994年对1240006户国有工商企业清产核资的调查资料反映。调查企业资产总额为41370.1亿元,负债总额为31047.0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颜光华  殷建平  张海涛  颜寒松  
论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与债务处理颜光华殷建平张海涛颜寒松债务负担沉重,自有资本缺乏,是影响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对目前企业的资本金比例低、债务负担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要把它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分清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随着经济增长普遍经历了从冲突到和解的演化路径。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倒U型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从而证明了中国劳资关系从趋紧到缓和的趋势已经出现,并发现这一趋势不仅受到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还受工资增长速度、全球化程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实证分析说明,合理的政策调节可以促进劳资和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琳  程烨  
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引起了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两者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本文对比欧洲债务危机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认为我国处理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实力被大大低估,进而提出了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相关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麦元勋  
本文引入财政负债率作为衡量国债风险的新指标,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动态理论模型来分析国债风险,并应用这一模型对我国的国债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杨向荣  
美国债务危机的发酵引起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关注。美国两党因"新医改方案"的分歧,未就新财年预算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已经于2013年10月1日陷入停摆状态;10月17日美国将触及16.7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国会若不能及时提高债务上限,将给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英  
从全球债务的国际比较来看,无论从债务总量还是债务结构,甚至具体到政府部门及私人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中国的债务都是可控的近年来国外评级机构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索罗斯更是用中国债务问题唱空中国。过高的债务率,不仅会拖累经济增长,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而历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都是高债务。中国债务状况到底怎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雯雯  
当前我国债务问题确实客观存在且成因复杂,不同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我国债务积累的源头主要来自企业部门,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充分重视我国债务问题的基本现状经济发展需要负债,债务风险在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客观来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债务规模确实快速增长。纵向看,我国全社会负债率不断攀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测算,2007年末,我国非金融部门(政府、非金融企业、家庭部门)的负债率(各部门总债务/GDP)为153%,至2015年第三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相栋  杜亚斌  
与把央行票据性质定位为中央银行债券的传统角度不同,本文从债务置换工具的视角重新阐释了央行票据的性质。我国的"外汇资产—人民币"发行模式导致了货币的超额发行,央行票据是对中央银行超额发行债务的置换。外汇资产的递增趋势决定了央行票据作为债务置换工具的可持续性。针对央行票据过度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认为,应该从根源上解决人民币超额发行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偲  朱永永  
本文使用VAR模型,分析中央政府债务依存度与地方政府预算外支出的内在逻辑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中央政府对国债的发行拥有很强的控制力。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的加重趋势会导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支出规模趋于膨胀。本文认为,中央政府债务负担水平及其增长趋势是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控制力的一个重要先导指标和信心参数,中央政府负债率增长速度的提高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中央控制力下降的信号,地方政府会扩大预算外支出规模以扩大其财政自由裁量权。即,中央在财力上的减弱,会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纪律性。这一发现为化解当前地方债治理难题提供了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