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7)
- 2023(7833)
- 2022(6032)
- 2021(5310)
- 2020(4454)
- 2019(10032)
- 2018(10324)
- 2017(20963)
- 2016(11369)
- 2015(13205)
- 2014(13407)
- 2013(13343)
- 2012(12519)
- 2011(11454)
- 2010(11789)
- 2009(11347)
- 2008(11207)
- 2007(10343)
- 2006(9925)
- 2005(9416)
- 学科
- 济(51696)
- 经济(51624)
- 管理(31943)
- 业(29676)
- 企(22154)
- 企业(22154)
- 中国(21349)
- 方法(18262)
- 数学(15898)
- 数学方法(15775)
- 农(15537)
- 制(12242)
- 业经(11584)
- 地方(11567)
- 财(11415)
- 学(10431)
- 贸(9897)
- 贸易(9890)
- 银(9832)
- 银行(9805)
- 易(9597)
- 农业(9592)
- 行(9469)
- 发(8891)
- 体(8331)
- 城市(8220)
- 融(8174)
- 金融(8173)
- 环境(7217)
- 产业(7036)
- 机构
- 大学(177973)
- 学院(176264)
- 济(73237)
- 经济(71424)
- 研究(65248)
- 管理(61380)
- 理学(51027)
- 中国(50459)
- 理学院(50380)
- 管理学(49503)
- 管理学院(49200)
- 京(40400)
- 科学(39702)
- 财(36531)
- 所(34204)
- 农(31617)
- 研究所(30503)
- 江(28541)
- 中心(28209)
- 财经(28069)
- 北京(26166)
- 经(25310)
- 业大(25308)
- 农业(24988)
- 范(24326)
- 师范(24035)
- 院(23699)
- 经济学(23441)
- 州(22625)
- 经济学院(21106)
- 基金
- 项目(106057)
- 科学(82417)
- 基金(76330)
- 研究(75928)
- 家(67689)
- 国家(67141)
- 科学基金(55766)
- 社会(48767)
- 社会科(46038)
- 社会科学(46019)
- 省(40257)
- 基金项目(39823)
- 自然(35538)
- 划(35196)
- 自然科(34645)
- 自然科学(34630)
- 教育(34210)
- 自然科学基金(33988)
- 资助(31408)
- 编号(30699)
- 成果(25933)
- 重点(24162)
- 发(24043)
- 部(23345)
- 课题(22366)
- 创(20707)
- 国家社会(20265)
- 科研(19887)
- 教育部(19558)
- 创新(19523)
共检索到282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彦平
本文对我国城镇化与城市营销的发展进行了反思。传统城镇化的价值导向、发展方式、空间模式和治理机制都难以持续,城市营销在此进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和误区,如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目标、城市土地经营误区、追求短期效应、忽视内部受众、忽视规范化和正当性建设等。文章最后对城市营销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营销 反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利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未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明显加速。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和规模扩张,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镇规模结构失衡、产业特色不鲜明和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求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奎燕
关于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问题的思考张奎燕一、自前状况及特点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过程,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县域范围内的城镇集中的过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结构转换。也是工业化带来的必然进程。我国的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开始的,十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晓民 沈蓓
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城市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它可以使城市经营者具备企业家精神,突破城市发展的困境,提升城市竞争力。虽然我国的城市营销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本文从城市营销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城市营销发展历程,阐述当前我国城市营销存在的诸如观念浅薄、定位不准、效率不高、机制弱化、缺乏个性等问题,并有针对地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营销 现状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俊华
文章在介绍国内理论研究现状和实践误区之后,针对城市营销所具有的特异性,提出了运用系统观点从战略市场营销的角度探讨城市营销的主张,并分析了城市营销的构成要素和城市营销策略的制定实施过程。
关键词:
城市经营 城市营销 战略市场营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城镇化是一个客观规律,目前我国存在土地城镇化、房地产业城镇化、旧城大拆大建城镇化、单一产业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城镇化等问题。城镇化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决策。一定要把创造就业机会、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振兴城市文化摆上重要位置,用好、维护好城市规划,因地制宜、因城制宜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规划,以人的城镇化为中心,走出我国自己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
城镇化 客观规律 科学决策 科学规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世芹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却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之下,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能源资源高度消耗、土地过度开发占用、"三废"高度排放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通反思我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指出新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应加快实现战略转型,重视质量提升,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特色高效、城乡共荣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战略转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一星
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很多,有许多实际问题,也有许多认识问题。尽可能的把一些认识问题统一起来,会有助于我们制订一个正确的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一、“城镇化”、“城市化”和“都市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了。随着这一问题引起的广泛兴趣,名词术语不统一的弊病日益突出。相对说来,“城市化”在我国比较通俗常用。但这里的“城市”实际上泛指不同于乡村居民点的各种城镇居民点。有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进军
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期间,特别是"十五"期间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使本来已处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一步地加速,导致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冒进的态势。城镇化的冒进带来以下危害:城市建成区的急剧扩张与耕地减少;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致使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因此,我国城镇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岗位增加相适应;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突破基于经济理性城镇化的局限性;城镇化发展要实现三个统一,即必须注重表征和内涵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化进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康宇航 王续琨
城市经营是城市营销的基础和前提 ,城市营销可以促进和推动城市经营。城市营销市场的细分 ,有利于合理利用城市资源 ,发现市场机会 ,提高城市效益。不同区位的城市 ,可以采用针对性营销、地域营销、系统营销等多种市场细分策略。不同规模的城市 ,则可以采用单因素营销、补缺营销、一对一营销等多种市场细分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宏伟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城镇地区出现了"非转农""劳动力回流"等"逆城市化"现象。文章从"非转农""劳动力回流"这两种主流现象出发,具体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逆城市化"现象特征,认为产生这些"逆城市化"现象的诱因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管理压力增大、社会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拆迁征地利益巨大等方面,并从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方面反思如何消除我国"逆城市化"现象。
关键词:
“逆城市化” 诱因 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宏伟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城镇地区出现了"非转农""劳动力回流"等"逆城市化"现象。文章从"非转农""劳动力回流"这两种主流现象出发,具体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逆城市化"现象特征,认为产生这些"逆城市化"现象的诱因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管理压力增大、社会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拆迁征地利益巨大等方面,并从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方面反思如何消除我国"逆城市化"现象。
关键词:
“逆城市化” 诱因 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宏伟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城镇地区出现了"非转农""劳动力回流"等"逆城市化"现象。文章从"非转农""劳动力回流"这两种主流现象出发,具体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逆城市化"现象特征,认为产生这些"逆城市化"现象的诱因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管理压力增大、社会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拆迁征地利益巨大等方面,并从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方面反思如何消除我国"逆城市化"现象。
关键词:
“逆城市化” 诱因 制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伟同
中国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容易让人做出城镇化进程会提高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逻辑判断。但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居民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而城镇化进程本身并没有带来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相反甚至出现了阻碍居民福利改善的现象。这一结论表明,与民生福利相脱节的城镇化道路,固化了原有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下的差异化福利分配结构,无益于甚至阻碍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因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协调发展,需要对现有城镇化道路加以反思。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共服务 二元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涛 张京祥 殷洁
为了获取更多的外部发展资源,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城市营销作为城市竞争战略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分权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促使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发展冲动和营销性特征,使得我国城市营销发生了明显的异化,表现出了鲜明的企业化倾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营销的公共政策属性受到了忽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遭到了摒弃,发展效率优先却忽略了社会公平,从而给我国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营销 企业化 公共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