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8)
2023(10275)
2022(9284)
2021(8964)
2020(7738)
2019(18105)
2018(18438)
2017(35985)
2016(19778)
2015(22622)
2014(22926)
2013(23017)
2012(21260)
2011(19049)
2010(19387)
2009(18053)
2008(18071)
2007(15801)
2006(14184)
2005(12764)
作者
(57474)
(46997)
(46936)
(44901)
(30029)
(22557)
(21423)
(18548)
(17897)
(17191)
(16233)
(15684)
(14956)
(14953)
(14461)
(14227)
(14171)
(14060)
(13559)
(13488)
(11887)
(11793)
(11333)
(10788)
(10710)
(10582)
(10577)
(10550)
(9477)
(9200)
学科
(75887)
经济(75788)
管理(59153)
(55497)
(46168)
企业(46168)
方法(35797)
数学(30801)
数学方法(30465)
(22786)
中国(22289)
(20985)
(17268)
(16774)
业经(16601)
地方(15218)
(14988)
财务(14924)
财务管理(14891)
(14544)
贸易(14532)
(14131)
企业财务(13964)
(13929)
银行(13897)
农业(13550)
理论(13210)
(12990)
(12842)
技术(11818)
机构
大学(284367)
学院(282574)
管理(113816)
(109192)
经济(106502)
理学(97541)
理学院(96508)
管理学(94994)
管理学院(94485)
研究(90011)
中国(70024)
(61559)
(56919)
科学(55145)
(45695)
财经(43960)
(42758)
中心(41438)
(41082)
研究所(40518)
业大(39726)
北京(39709)
(39448)
(37323)
师范(37043)
(35059)
(32411)
财经大学(32295)
农业(31938)
经济学(31302)
基金
项目(182294)
科学(141756)
研究(137067)
基金(130215)
(111518)
国家(110525)
科学基金(94699)
社会(83408)
社会科(78854)
社会科学(78834)
(70993)
基金项目(69852)
教育(63119)
自然(61362)
自然科(59837)
自然科学(59823)
(59567)
自然科学基金(58722)
编号(58494)
资助(54329)
成果(49021)
(40573)
重点(39943)
课题(39601)
(38036)
(37181)
项目编号(36461)
教育部(34874)
科研(34746)
创新(34580)
期刊
(124650)
经济(124650)
研究(89735)
中国(52849)
(45291)
管理(41609)
学报(41419)
科学(38015)
(37176)
教育(33378)
大学(31348)
学学(28961)
(26823)
金融(26823)
农业(25579)
技术(24097)
财经(21108)
业经(20797)
经济研究(19032)
图书(18128)
(17715)
问题(16938)
会计(16507)
理论(16223)
实践(15075)
(15075)
技术经济(13929)
财会(13323)
现代(13027)
科技(12898)
共检索到426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赵丽生  
会计美学是会计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是研究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会计活动和获得会计信息时,所产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的一门学科,是从精神层面研究会计功能的学科。目前国内外对会计美学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本文主要研究什么是会计美学、我们需要不需要会计美学、如何构建会计美学的理论框架等问题。笔者认为: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会计实践中必然会产生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会计美学就是对这些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的理论提升和系统凝练,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关注会计的实用价值和科学使命的同时,应该从审美的角度研究会计美学的规律,探索会计的真实美、平衡美、对称美、秩序美、结构美、简约美、统一美、和谐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运友  
所谓会计美学,主要指的是在研究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活动及会计信息使用人获取会计信息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审美意识及美感经验,它在会计领域中是一门新型的学科。现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会计美学方面的研究甚少,使得会计美学难以有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论述了会计美学具有的特征,其次对会计工作所包含的美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会计美学构建的理论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费伦苏  
目前,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我国学术界尚存在一些争议。本文通过对存在争议的特征的剖析,认为以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从哲学角度理解比客观性、真实性更为合理;而重要性、谨慎性与实质重于形式不宜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来看,只作为会计操作及其相关依据和影响因素的修正与限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玉虹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缺乏竞争力的现状,对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和会计师事务所体制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在规模、组织形式、体系制度、营销观念、人力资源建设、质量监管等方面存在缺陷;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建议;并预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潜在的竞争力,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体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秀丽  彭丽莎  
本文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从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变迁过程,并阐述了由此变迁引发的关于会计技术的属性、趋同中的差异、准则制定权之争、新准则实施会计环境和会计教育等相关问题的思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琦  
随着资本市场持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为增加财务会计报告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都不约而同地在会计准则及惯例方面走向趋同。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相对滞后,在准则和惯例等方面仍与国际上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令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及可比性大幅降低。文章在全球会计趋同背景下,根据中国会计规范与实务体系发展的现实情况及制约因素,在构建市场机制为导向的财务概念框架、完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培养国际型会计从业人员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有效手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向辉   卢晓慧   王钰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雄  
作者通过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与特征的详细阐述,重点剖析了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九条措施。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杨晨辉  韩满江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恢复和发展的十多年中,有关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始终在积极倡导和推动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2000年7月,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与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签订了我国第一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承保协议。之后,上海、北京等地的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也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是,同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职业保险的发展仍显滞后。那么,对职业保险发展的要求或者说期望,同现实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距呢?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陆建桥  袁盛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若山  
一、前言当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时,我国传统的会计工作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挑战,会计改革也就势在必行。在我国的会计改革中,不论是会计理论工作者,还是会计的主管部门,都对我国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等作出了极为有益的探讨,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宗昌  冯均科  
随着世界范围内重大财务舞弊案的频繁发生,会计监管已成为会计界广为关注的话题,但人们却找不出一种最优的会计监管模式。下面,本文从学术中立(即不考虑或者不存在因会计监管制度安排的改变对自身利益的影响等问题)的角度出发,尝试性地对会计监管控制权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九领  
应从完善法律环境 ,组建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及提供资金等方面多管齐下 ,把住宅业培育成我国的支柱产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惠民  
关于我国学位立法的若干思考秦惠民近年来,不断地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反映学位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加强学位工作的法制建设,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对此,1994年召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骆四铭  
博士教育的质量标准、教育目标,博士生的身份定位、培养方式,博士论文写作等基本问题和博士教育质量的提高、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群体的出现息息相关。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廓清,有助于拓宽博士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在制定博士教育政策时,应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