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6)
2023(9003)
2022(7512)
2021(7018)
2020(6018)
2019(13508)
2018(13747)
2017(26949)
2016(14785)
2015(17022)
2014(17309)
2013(17330)
2012(16187)
2011(14147)
2010(14836)
2009(14254)
2008(14799)
2007(13877)
2006(12655)
2005(12164)
作者
(42214)
(34848)
(34552)
(33095)
(22367)
(16524)
(15896)
(13223)
(13092)
(13014)
(11702)
(11675)
(11420)
(11052)
(10751)
(10477)
(10325)
(10242)
(10173)
(9863)
(8886)
(8497)
(8483)
(8114)
(8030)
(7805)
(7759)
(7588)
(6920)
(6852)
学科
(77967)
(72331)
企业(72331)
(66251)
经济(66148)
管理(62959)
(27236)
方法(27136)
业经(26647)
(24283)
(20679)
财务(20655)
财务管理(20616)
企业财务(19479)
数学(19121)
数学方法(18896)
(18613)
中国(18459)
农业(17148)
技术(16393)
(15032)
理论(14002)
(13398)
(13368)
(13241)
(12450)
贸易(12441)
(12234)
银行(12229)
(12130)
机构
学院(223842)
大学(215540)
(96194)
经济(94182)
管理(89298)
理学(73976)
理学院(73340)
管理学(72514)
管理学院(72102)
研究(65644)
中国(58781)
(52668)
(45643)
财经(39715)
(37442)
(35575)
科学(34707)
(33148)
(31614)
中心(31121)
(30171)
北京(29905)
财经大学(28748)
经济学(28345)
研究所(28236)
商学(26326)
商学院(26119)
业大(26027)
经济学院(25655)
(25567)
基金
项目(122316)
研究(98390)
科学(96908)
基金(86768)
(71343)
国家(70538)
科学基金(62415)
社会(61930)
社会科(58570)
社会科学(58553)
(49742)
基金项目(45276)
教育(45226)
编号(42601)
(39145)
自然(37407)
自然科(36484)
自然科学(36475)
资助(35959)
自然科学基金(35888)
成果(35341)
(30771)
课题(29122)
(28570)
(27477)
(26853)
(26749)
重点(26527)
项目编号(26438)
(26406)
期刊
(122244)
经济(122244)
研究(74253)
中国(46640)
(46304)
管理(40193)
(31169)
(28172)
金融(28172)
教育(25388)
科学(23658)
业经(23168)
技术(22998)
学报(22536)
农业(20796)
财经(20598)
大学(18679)
经济研究(18274)
(17815)
学学(17258)
问题(16373)
财会(14123)
技术经济(14022)
(13847)
商业(12581)
现代(12465)
(12459)
会计(12326)
理论(11526)
国际(11380)
共检索到365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辉  
本文以权益与负债的本质区别、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评级机构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为依据,对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行的永续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能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值得商榷,一是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会计准则确认为权益的要求,二是由于利息跳转较大,华能集团有很大的可能性在3年后将其赎回,按照国际评级机构的标准,华能永续债更多地呈现为负债的属性。本文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在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还应该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辉  
本文以权益与负债的本质区别、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评级机构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为依据,对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行的永续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能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值得商榷,一是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会计准则确认为权益的要求,二是由于利息跳转较大,华能集团有很大的可能性在3年后将其赎回,按照国际评级机构的标准,华能永续债更多地呈现为负债的属性。本文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在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还应该进一步完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明静  
当前我国企业发行永续债的规模不断增加,而企业发行的永续债应该被确认为权益还是负债一直是实务界探讨的热点。2019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永续债发行人在发行永续债时对其分类应该考虑的因素。该文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永续债的相关会计核算,但是有关永续债的会计分类确认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结合现行准则及国际金融工具划分标准,通过对内地企业及香港上市公司发行的永续债进行对比分析,就我国企业永续债属性确认提出了一定的改善建议,以期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健  韩广智  
资金是企业经营、创立、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血液。而资本结构即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经历了质的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借鉴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讨论我国企业中上市公司重股轻债、非上市公司的高负债经营、资本来源渠道狭窄、资本结构弹性小等各种现象,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和外部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俞毅  
关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若干问题的探讨俞毅跨国公司是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其它服务于一体的特殊经营主体,实践证明这种经营主体充分适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是和当代先进的生产力相对应的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它突破了生产要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齐二石  王永升  
文章阐述了精益物流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精益物流的实施条件,并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对我国企业如何实施精益物流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讨,并以汽车制造企业为例进行了简单说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康  
上个世纪末,一种新的管理形式一客户关系管理,即CRM开始成为企业界讨论的新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CRM的定义及其组成,然后结合两个国内知名企业的实例,详细地探讨了我国企业CRM的实施和运用,文章最后对我国企业CRM的未来发展做了简要的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蕾  
永续债作为无限期债券在国际上已趋于成熟,但在我国起步较晚,永续债的会计属性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性问题成为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从永续债内涵及特点出发,对永续债相关的核心条款进行会计分析,重点以武汉地铁和国电电力发行的永续债为例,综合我国会计准则对永续债的会计属性进行分析,并对永续债业务的后续顺利开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冷绍升  
关于我国企业借鉴和运用国外管理理论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冷绍升国外管理理论的借鉴和运用是近年来我国管理学界的热点。从我国实际出发,正确地分析和运用国外管理理论,将对我国经济的高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视点集中于企业这一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命脉的经济组织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元   
对我国企业债务问题的探讨郭元 当今中国,债务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令人头痛的是企业相互之间拖欠的债务,弄得好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已不能正常开展了。特别是进入1994年,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和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各种紧缩措施的出台,企业债务也随之猛增。债务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玉  郑纯选  
关于我国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探讨王玉郑纯选我国国有企业组建大集团的试点自1991年以来,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试点工作的重点已开始从企业了解并试图适应市场经济活动的环境,向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和完善企业市场活动功能转变。为此,需要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凯  秦宛顺  
本文介绍了中央银行独立性概念及其理论模型,作者认为对不同类型的国家央行独立性应以不同的理论模型来解释,我国央行独立性更适宜采用铸币税型动态不一致来描述。本文按照不同类型的国家分析了央行独立性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并探讨了关于加强我国央行独立性的若干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赖萌超  
永续债作为一种同时具备"股权"和"债权"属性的新型夹层融资工具能有效帮助房地产企业稳定资产负债率、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以及增加现金流等棘手问题。本文结合永续债的含义及特征解读了金地集团第一期永续债发行过程及条款内容,深入分析了永续债的会计、税务处理方式,揭示了此次发行的动因,从成本、风险以及收益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永续债融资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差异。同时,从市场反应、资产负债率以及成长能力层面分析了发行效果,针对永续债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为上市房地产企业探索永续债之路提供一定的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