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87)
2022(2860)
2021(2884)
2020(2588)
2019(6135)
2018(6358)
2017(13571)
2016(7425)
2015(8769)
2014(8913)
2013(9313)
2012(9151)
2011(8358)
2010(8763)
2009(8611)
2008(8797)
2007(8207)
2006(7826)
2005(7597)
2004(6720)
作者
(22837)
(18644)
(18589)
(18064)
(11890)
(8870)
(8586)
(7100)
(7091)
(6975)
(6286)
(6093)
(6051)
(6026)
(5798)
(5783)
(5477)
(5453)
(5387)
(5371)
(5025)
(4581)
(4520)
(4307)
(4291)
(4258)
(4216)
(4163)
(3891)
(3756)
学科
(32218)
经济(32165)
(21062)
管理(20819)
中国(14615)
(14321)
企业(14321)
方法(12781)
(12213)
数学(11253)
数学方法(11085)
(10922)
(10107)
(8456)
银行(8443)
(8116)
农业(7841)
(7478)
贸易(7470)
(7312)
(6735)
(6396)
金融(6394)
人口(6340)
(6324)
税收(6278)
业经(6275)
(6224)
(6115)
制度(6114)
机构
大学(118596)
学院(116281)
(52364)
经济(51148)
管理(42178)
研究(41746)
中国(35308)
理学(34367)
理学院(33981)
管理学(33504)
管理学院(33277)
(29554)
(26406)
(22427)
财经(21921)
科学(21857)
(19552)
(19225)
研究所(19167)
中心(18964)
北京(18154)
(17190)
经济学(16686)
财经大学(15977)
(15663)
师范(15587)
(15535)
经济学院(15055)
(13855)
业大(13454)
基金
项目(59995)
研究(47737)
科学(46370)
基金(42870)
(36002)
国家(35640)
社会(30189)
科学基金(29199)
社会科(28415)
社会科学(28407)
基金项目(22089)
(22075)
教育(21899)
编号(20775)
成果(19606)
(18980)
资助(18611)
自然(16514)
自然科(16049)
自然科学(16044)
自然科学基金(15726)
(14523)
课题(14378)
(13250)
(13232)
重点(13126)
教育部(12682)
项目编号(12329)
社科(12318)
人文(12186)
期刊
(66526)
经济(66526)
研究(45617)
中国(25252)
(21848)
(17334)
金融(17334)
(16958)
管理(16687)
科学(14674)
学报(14167)
教育(13402)
财经(11594)
大学(11297)
业经(11205)
农业(10626)
问题(10408)
经济研究(10367)
学学(10256)
(10035)
技术(9134)
(8753)
理论(7634)
国际(7173)
实践(6753)
(6753)
(6436)
经济问题(6257)
图书(6217)
技术经济(6045)
共检索到200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善余  
我国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了前三次普查所没有的人口迁移项目,从而为了解近5年中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提供了权威数据。以此再结合对其它资料的分析,使我们可以为建国40年来的人口迁移,尤其是省际人口迁移,勾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一) 应该承认,过去我国一直缺乏有关人口迁移的完备统计。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数字,已汇总发表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为把一切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必须在人口发展问题上,解放思想,敢于探索,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近三十年来人口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从中找出人口发展的规律,把我国今后人口发展署于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促进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本文就我国人口发展中有关的几个问题谈些初步看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晞  
我国人口迁移分析程人口迁移、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的移动。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剧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由于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力布局的重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扬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于1986年下半年组织16个省、自治区和自辖市(以下简称省)的相关单位,在这些省的43个市和31个镇进行了一次人口迁移抽样调查。这次调查是“中国城镇人口迁移和城镇化调查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该课题“取得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部分资助”并“被列为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哲学和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这是建国37年来(1949—1986)第一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移调查,功不可没。笔者是这一课题的秘书,躬逢其盛,不胜荣幸;也因此多少了解一些情况,知其由于各种原因,在问卷设计、抽样方法、数据汇总以及调查研究报告等方面,从学术角度看存在几处明显的“硬伤”。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郁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因包括三个方面,即原居地的境况;目的地的境况;个人特征。其中,迁移者与地区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居地往往要有一定的推力,目的地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拉力,而这种推拉力量都是客观因素。迁移的关键还在于迁移者本身,只有迁移者才是迁移活动的决定者。特别是在自由迁移的条件下,什么人迁移更为有利,什么样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蔡建明  王国霞  杨振山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庆五  
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在科学研究领域均属复杂的动态概念。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切地表述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的科学含义,适当确定其研究对象和统计范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略抒己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金星,贾秀嵩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区差异性极大,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的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对了解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趋势及人口迁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使我国改革开放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第三产业虽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但从目前情况看,还仅仅局限于国内,与走向世界,发展跨国经营,尚有很大差距。国际经验表明,第三产业面向世界,是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非贸易创汇的重要战略,必须深化认识,强化措施,抓住机遇,争取在近二三年有一个重大突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铁臻  周天勇  
到1990年底,全国小城市有289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61.88%。小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加强,城市面貌变化较大。有的小城市呈现出一片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的协调发展景象。但是,由于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小城市原有的基础薄弱,因而大多数小城市经济实力不大雄厚,应付经济波动的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防治污染和生态建设工程设施都相当落后,城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近两年来,在经济紧缩和波动的情况下,矛盾更为突出。一、小城市发展要走集约化和生态化相结合的道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注重集约化经营,并伴随着出现了经济发展的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滋生  韩喜运  
关于我国信息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朱滋生,韩喜运(兰州大学)1关于信息业的内涵与外延问题我国继80年代一阵“信息热”和其后的冷静思考与平衡之后,在90年代初期又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信息业又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各种官办和民办的信息机构如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明  傅志华  许文  王志刚  李欣  梁强  
碳税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政策手段,也是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应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