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9)
- 2023(6226)
- 2022(5336)
- 2021(5494)
- 2020(4546)
- 2019(10549)
- 2018(10912)
- 2017(19771)
- 2016(12278)
- 2015(14471)
- 2014(15295)
- 2013(14681)
- 2012(13928)
- 2011(12476)
- 2010(13295)
- 2009(12158)
- 2008(12646)
- 2007(11769)
- 2006(10810)
- 2005(10354)
- 学科
- 济(36250)
- 经济(36190)
- 管理(34823)
- 业(29353)
- 财(26509)
- 企(23498)
- 企业(23498)
- 中国(21558)
- 教育(21072)
- 制(14498)
- 方法(13897)
- 农(13289)
- 财政(13193)
- 务(11807)
- 数学(11793)
- 财务(11784)
- 财务管理(11722)
- 数学方法(11568)
- 理论(11142)
- 企业财务(11030)
- 政(10665)
- 银(9998)
- 银行(9993)
- 行(9387)
- 度(9109)
- 制度(9107)
- 学(9070)
- 体(9035)
- 教学(8974)
- 税(8358)
- 机构
- 大学(166865)
- 学院(165027)
- 济(59468)
- 经济(57612)
- 研究(56665)
- 管理(52221)
- 财(43394)
- 中国(43185)
- 理学(41857)
- 理学院(41309)
- 管理学(40510)
- 管理学院(40181)
- 京(38109)
- 范(31530)
- 师范(31400)
- 教育(31236)
- 科学(30554)
- 江(29977)
- 所(29424)
- 财经(28607)
- 北京(26562)
- 中心(25424)
- 经(25363)
- 师范大学(25171)
- 研究所(24862)
- 州(23853)
- 职业(21733)
- 技术(21493)
- 财经大学(20366)
- 院(19794)
- 基金
- 项目(81813)
- 研究(73659)
- 科学(62827)
- 基金(51816)
- 教育(42525)
- 家(41483)
- 社会(41055)
- 国家(40882)
- 社会科(38322)
- 社会科学(38311)
- 编号(36135)
- 成果(34992)
- 省(33827)
- 科学基金(33186)
- 划(29385)
- 课题(28490)
- 基金项目(25809)
- 年(24861)
- 资助(22488)
- 性(21922)
- 项目编号(21819)
- 部(20160)
- 规划(20026)
- 重点(19511)
- 阶(19381)
- 段(19335)
- 阶段(19294)
- 发(18459)
- 研究成果(18404)
- 教育部(18170)
共检索到295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袁连生
我国有关法规有体现教育公平的规定 ,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存在一些导致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的条款。义务教育财政运行的结果表明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间在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办学条件、经费负担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虽然政府为提升义务教育财政公平进行了努力 ,但力度和成效还不大。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 ,以减少义务教育财政的不公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翠青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公共需求,并且是整个教育发展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当前,为调整我国的投资结构和方向,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普遍需要,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都需要集中力量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尽快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为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和国家的振兴富强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关键词:
加大投入 普及高中 转变发展方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本文分析了公共财政框架下合理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以及我国现行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公共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在坚持义务教育财政适度分权的大前提下,除加大少数贫困县财政补助力度外,更重要的是中央和省通过有效干预机制解决县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激励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公共财政 义务教育 财政制度 合理安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霞 吴开俊
流入地政府由于面临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受益范围的不确定性、供给制度的真空状态以及庞大的财政压力,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存在多重困难,为此,中央财政亟需介入其中。从中央财政介入方式及额度来说,应当结合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与现实需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明确各自的分担比例,从而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充足性。
关键词:
中央财政介入 农民工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伶
当前我国地方教育财政管理依然存在着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够匹配、地方财政负担较重、转移支付尚需完善、财政管理层级过多、教育支出效用有待提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提高地方政府教育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度,做到权责统一;科学衡量地方教育财政需求与供给能力,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用;继续进行"省直管县"的实践探索,完善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加强对教育支出效果的评价,提高支出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财政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强
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并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大了财政保障力度,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2002-2007年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转移支付 问题 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蓉
本文回顾了过去 2 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研究的成就 ,分别就 7个领域中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包括教育投资的总量和比例问题、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问题、多元化筹资体制研究、义务教育投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义务教育成本与家庭教育负担、义务教育投资的效益与效率问题、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最后对于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义务教育财政 教育公平 教育转移支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陶红 杨东平
教育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保障教育公平。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公平性缺失,并分析、肯定了新的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政策 公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朗平 付卫东 刘俊贵
通过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08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水平公平问题,并探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财政中立性发现:义务教育支出绝对性差距在扩大,相对性差距在缩小,总体差距和局部差距依然存在,义务教育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依赖性程度有所降低。完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教育财政体制应落实"三个增长"、完善政府教育投入的评价机制,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等。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财政 公平性 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常万新 黄育云
公平与效益既具有矛盾性 ,又具有一致性 ,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 ,这二者是统一的。无论是从公平的角度 ,还是从效益的角度 ,都应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地区间教育和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转移支付 公平 效益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荣馨
针对财政分权体制导致的区域间义务教育投入不公平的问题,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以推进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政策的表述和转移支付的流向体现了中央政策引导的关键点是提升西部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基于1995-2016年小学和初中省级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数据,本文结合了事件研究法和双重差分法的对比思想,利用西部和东部地区生均教育经费之间的线性关系,展现了西部地区在中央政策的影响下产生了显著的超额生均教育经费。超额生均教育经费的变化与省际间生均教育经费差异系数的变化相对应,进一步验证了中央政策对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推进有显著影响。超额生均教育经费的分解结果表明,公共财政预算是推进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主要力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元
基层财政困难问题已经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衡量基层财政是否困难的基本标准是基层财政财政资金使用的边际效率是否与上级财政资金使用的边际效率相等,其量化指标是基层财政资金的满足率、基层财政资金的满足层次和财政恩格尔系数的大小。要切实采取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解决基层财政的过高负债率问题、基层财政的运转困难问题,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基层财政困难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康涛 王海权
关于我国财政赤字可持续性的探讨叶康涛王海权近年来,如何控制我国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与国债规模,已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九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基本消灭财政赤字。但从我国财政收支现状来看,要想完全消灭财政赤字,至少在现阶段还不现实。何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赵伟
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政府介入生态补偿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尤其是财政转移支付)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财政政策工具在解决生态补偿问题中,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一是财政体制基本上还是"建设财政",地方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上,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明显不足;二是尽管在财政理论上提出了平级区域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但是存在理论缺陷:①存在区域产权,区域产权规定了区域的公共财政收入只来源于本区域(经济),因此区域财政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严格限定在本行政区域之内。②生态服务具有"俱乐部物品"性质,或者具有"全国性...
关键词:
区域生态补偿 财政政策 局限性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