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9)
2023(3318)
2022(2854)
2021(2579)
2020(2272)
2019(5057)
2018(5210)
2017(9136)
2016(5183)
2015(5968)
2014(6124)
2013(5878)
2012(5781)
2011(4938)
2010(5295)
2009(5123)
2008(5513)
2007(5322)
2006(4861)
2005(4791)
作者
(16003)
(12994)
(12905)
(12688)
(8483)
(6333)
(6086)
(5138)
(4994)
(4981)
(4598)
(4428)
(4409)
(4294)
(4208)
(4036)
(4021)
(3950)
(3892)
(3866)
(3618)
(3277)
(3229)
(3174)
(3005)
(2977)
(2977)
(2963)
(2709)
(2663)
学科
(21082)
经济(21055)
管理(19014)
(15555)
(13780)
企业(13780)
方法(7627)
(7462)
中国(6411)
数学(6215)
数学方法(5981)
(5927)
地方(5634)
(5489)
(5048)
(4965)
财务(4947)
财务管理(4930)
业经(4664)
(4633)
银行(4631)
理论(4576)
(4356)
企业财务(4284)
教育(3748)
(3615)
金融(3614)
(3545)
贸易(3540)
教学(3519)
机构
大学(73958)
学院(73780)
(27251)
管理(26982)
经济(26381)
研究(25034)
中国(21924)
理学(21562)
理学院(21325)
管理学(20731)
管理学院(20585)
(17170)
(16315)
科学(14917)
(14908)
(13049)
中心(12760)
(11696)
(11676)
北京(11438)
财经(11373)
(11200)
研究所(11154)
(10319)
师范(10226)
(9958)
业大(9569)
(9184)
技术(9171)
农业(8818)
基金
项目(41001)
科学(31571)
研究(31322)
基金(28230)
(23940)
国家(23712)
科学基金(20583)
社会(18503)
社会科(17511)
社会科学(17509)
(16941)
教育(15238)
基金项目(13888)
(13872)
编号(13326)
自然(13119)
自然科(12836)
自然科学(12833)
自然科学基金(12563)
资助(12537)
成果(12196)
课题(10093)
重点(9269)
(8609)
(8597)
(8516)
项目编号(8268)
(8193)
(7900)
创新(7739)
期刊
(37019)
经济(37019)
研究(26515)
中国(21604)
(15420)
教育(13033)
管理(11664)
学报(10736)
(10590)
(9978)
金融(9978)
科学(9148)
技术(8822)
大学(8293)
学学(7260)
图书(6899)
农业(6370)
会计(6055)
财经(5787)
业经(5368)
书馆(5360)
图书馆(5360)
经济研究(5042)
(4982)
统计(4721)
(4633)
财会(4625)
问题(4549)
技术经济(4315)
(4161)
共检索到135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长胜  
在企业集团经营模式下,集团内的某一成员往往会集中执行整个集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比如研发、采购、广告等,为此所发生的成本需要在各受益成员之间进行分摊。为使所分摊的成本能够在各受益成员的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集团应当在成本分摊之前签订成本分摊协议,并向税务机关报送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池澄  饶戈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采用成本分摊的方法从事无形资产的研发、分摊集团劳务成本等活动。由于成本费用的分摊直接影响参与企业的所得税税基,各国税务局对关联企业间成本分摊安排的商业实质及公平交易原则的合规性甚为关注,相继出台了针对成本分摊协议(CCAs)的规定。本文就成本分摊协议的国际动态、国内现状作了一些分析,并对我国成本分摊协议的税收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传喜  刘琨  
本文探讨了在参与方将无形资产投入成本分摊协议的情况下,运用实物期权法计量各关联方贡献(价值)的办法,评价了实物期权法相对于传统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优势,以及在运用实物期权法评估无形资产价值时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宝杰  
本文通过我国成本分摊协议税收制度发展和《特别纳税调整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成本分摊协议特点的介绍,阐述了我国成本分摊协议的立法思路和基本原则,进而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分析了制度执行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丽   陈高桦  
成本分摊协议可降低跨国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风险,提高其经营效率。但是,成本分摊协议也可能成为跨国企业的避税工具,对税收征管带来挑战。本文通过剖析成本分摊协议的概念、基本要素等,分析我国成本分摊协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从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成本的归集范围、扩大成本分摊协议管理范围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以期为提升我国成本分摊协议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反避税工作质效提供参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田雯琦  吴丽芳  吴静  
本文首先简要描述了成本分摊协议的内涵及其法律背景,介绍了成本分摊协议的商业目的和税务影响,进而重点对成本分摊协议所涉及的主要关联交易进行了分析。对于成本分摊协议在中国涉及的特殊因素,本文也给予了评析。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舒伟  余华颖  孙一顺  
亚马逊案是成本分摊领域的重要税务案例,其延伸意义在于全面涵盖了美国新老税法下关于成本分摊安排最具挑战的技术争议。2017年美国税务法庭判决纳税人胜诉,美国国内收入局则提起上诉,案件还将继续审理。除美国转让定价法规对成本分摊协议几经修订并日益成熟外,OECD也就成本分摊协议发布了专项指南,该指南被编入了2017年OECD最新版本的转让定价指南之中。从OECD的最新指南和美国修订后的法规来看,两者所代表的关于成本分摊税务处理的立场并不一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军  
成本分摊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核心内容,银行根据规则合理分摊间接费用,能够获取对应业务维度的全成本收益数据,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考核、定价工作。目前国内很多银行都在努力探索成本分摊的合理方式。文章首先诠释了成本分摊的定义,分析了商业银行成本分摊方法的选择,对如何提升分摊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分析了分摊结果的运用,同时为商业银行采取成本分摊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非  
世贸反倾销协议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但一直以来,关于协议中的主要概念———倾销及损害判定标准本身却很少受到质疑。由于倾销及损害的裁定标准非常之宽泛,实施反倾销的条件很容易实现,这使得具有低成本出口优势的中国,一直是现行反倾销措施的最大的受害国。所以,中国应该在世贸组织相关问题的谈判中,提出对倾销及损害判定标准进行合理修改的主张。但对于这一主张的提出,中国不应以一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要以为中国,为世界带来双赢前景为出发点,来寻求自己摆脱困境的途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提出对协议中有关倾销及损害这一基本概念的合理性、公正性进行检视的主张,提出了对其进行合理修改的建议。我们期待这...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玉睿  
本文主要结合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受益者、困难、存在的缺陷等角度正反两方面深入思考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利弊得失,认为实施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受益者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银行,同时在实施新资本协议实现提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市场声誉、节约监管资本的过程中面临成本高昂和执行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中小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综合性策略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海燕  
一、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的缺陷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他指出,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绝对成本最低的产品,那么,这种国际分工对各国都是有利的。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进一步提出了比较成本的学说。他指出,最有效和最有利的国际地域分工是能使各国生产比较成本有利的商品。因此,国际分工遵循的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韩晗  吴炀  
一段时间以来,一段时间以来,笔者观察到,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成本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对于这样超预期的情况,有必要研究成本上升如何在经济社会体系中被分摊,从而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影响不同的经济社会结构,进而影响市场不同板块的价格走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海涛  
Libra一直是今年的热门话题之一,牵动着许多关注数字货币领域者的心。它是一种建立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使用资产储备作为担保的全球性数字原生加密货币。相对于比特币和以太币等传统的数字货币,Libra项目有两个不同之处。传统的数字货币基于算法协议产生,币值波动剧烈,无法发挥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等货币职能。Libra则明确规定了用户只能使用法定货币按1∶1比例购买Libra,用户支付的这些法定货币将被用于买入资产作为储备。储备的组成包含一些不太可能违约也不太可能出现高通胀的政府债券,和一些由政府发行且流动性很强的短期证券。Libra计划与一篮子锚定货币挂钩,可以确保其价值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