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2)
2023(1434)
2022(1342)
2021(1182)
2019(2169)
2018(2175)
2017(4189)
2016(2069)
2015(2504)
2014(2596)
2013(2661)
2012(2571)
2011(2402)
2010(2434)
2009(2322)
2008(2377)
2007(2213)
2006(2179)
2005(2231)
2004(1843)
作者
(7188)
(6211)
(6040)
(5784)
(3910)
(2872)
(2705)
(2331)
(2265)
(2244)
(2086)
(1984)
(1983)
(1964)
(1958)
(1886)
(1882)
(1814)
(1730)
(1659)
(1629)
(1580)
(1448)
(1444)
(1437)
(1329)
(1319)
(1290)
(1289)
(1256)
学科
(12211)
经济(12200)
(10700)
管理(10179)
(8138)
企业(8138)
方法(5452)
数学(4799)
数学方法(4767)
(4698)
贸易(4696)
(4571)
供销(4233)
(4233)
(4042)
业经(3462)
(2968)
农业(2477)
(2417)
中国(2415)
(2290)
(1893)
(1836)
体制(1741)
生产(1705)
(1651)
组织(1650)
银行(1650)
(1649)
服务(1643)
机构
学院(37973)
大学(36334)
(17815)
经济(17525)
管理(15234)
理学(12636)
理学院(12512)
管理学(12381)
管理学院(12312)
研究(12311)
中国(10696)
(8304)
(8060)
(7568)
科学(6920)
(6629)
(6558)
财经(6303)
农业(5851)
研究所(5750)
(5628)
业大(5449)
经济学(5428)
中心(5357)
北京(5200)
(5015)
经济学院(4827)
经济管理(4695)
(4600)
财经大学(4541)
基金
项目(21145)
科学(16752)
基金(15676)
研究(15294)
(13774)
国家(13669)
科学基金(11843)
社会(10304)
社会科(9835)
社会科学(9831)
(8014)
基金项目(7822)
自然(7588)
自然科(7434)
自然科学(7431)
自然科学基金(7326)
资助(7045)
教育(6763)
(6503)
编号(6129)
(4833)
(4615)
重点(4573)
(4509)
国家社会(4394)
(4331)
成果(4311)
教育部(4184)
人文(4135)
创新(4093)
期刊
(23006)
经济(23006)
研究(13984)
中国(7470)
(7067)
管理(6917)
(6378)
学报(5329)
科学(5259)
业经(5253)
农业(4747)
经济研究(4486)
大学(4219)
学学(3981)
商业(3897)
(3864)
金融(3864)
技术(3853)
(3551)
财经(3292)
(3005)
问题(2974)
(2924)
技术经济(2857)
国际(2729)
教育(2570)
商业经济(2526)
统计(2199)
世界(2171)
理论(2008)
共检索到63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为了保护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并加强《中国产品质量法》法律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了关于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的十二条具体犯罪处罚规定:凡销售伪劣商品造成人身伤害,触犯刑律的按刑法188条,187条,146条,处以不同的徒刑直至死刑,并处以财产刑(没收财产和罚款)。这十二条具体、严格的规定,便于司法机关处理这类案件时依法量刑。也是对今年9月1日施行的《中国产品责任法》加重法律力度。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蒲雯洁  刘非帆  孙一凡  
直播带货是近年来的热门经济现象,在享受互联网经济红利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通过直播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类犯罪具有隐蔽性与欺骗性强、涉及领域及地域广泛、产业链条化的特点,相较其他犯罪更难以被深度挖掘和侦破。本研究通过对该类犯罪的特点及多发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尝试以此为基础,探究该类犯罪的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麦韦宁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作为一种常见违反市场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可能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危害的行为,其犯罪构成、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益与一般犯罪行为有较大区别。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各条罪名下,其需要保护的法益及犯罪构成不同,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各有不同。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作为解决刑事诉讼专门性问题、用于定罪量刑的证据,往往与特定的案件事实相关。根据不同的刑法分则罪名,综合犯罪构成、相关法律规定、鉴定技术来探讨同类型案件的司法会计鉴定业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雪梅  张漾北  
生态环境渎职犯罪惩治机制是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过程中的渎职犯罪行为进行惩办和治理的一系列制度、形式以及相关部门协同惩治的运行方式和过程,包括生态环境渎职犯罪的惩治依据、惩治方式、惩治程序以及相关部门既分工负责、又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有机统一。对生态环境渎职犯罪的惩治,存在刑罚设置不合理、惩治效果欠佳,刑罚适用过于轻缓、缺乏严厉性,免缓刑适用标准不统一,行政执法监督不到位、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不够顺畅,行政执法与监察调查衔接机制不畅等突出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达到有效惩治生态环境渎职犯罪、助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需要重新考量并设置法定刑幅度,规范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标准,健全公安机关刑事侦查、监察机关监察调查与检察机关指控犯罪三位一体的追诉衔接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监察调查有效衔接工作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兰香  刘水华  罗辉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司法实践中对污染环境犯罪的裁判却不多见,环境刑事手段在惩治环境犯罪行为中的作用未能得以有效发挥。应当在了解我国环境犯罪惩治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执法原因,分析检察机关惩治环境犯罪的现实困境,通过推进生态环境检察工作专业化、推动建立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等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雪梅  张漾北  
生态环境渎职犯罪惩治机制是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过程中的渎职犯罪行为进行惩办和治理的一系列制度、形式以及相关部门协同惩治的运行方式和过程,包括生态环境渎职犯罪的惩治依据、惩治方式、惩治程序以及相关部门既分工负责、又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有机统一。对生态环境渎职犯罪的惩治,存在刑罚设置不合理、惩治效果欠佳,刑罚适用过于轻缓、缺乏严厉性,免缓刑适用标准不统一,行政执法监督不到位、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不够顺畅,行政执法与监察调查衔接机制不畅等突出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达到有效惩治生态环境渎职犯罪、助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需要重新考量并设置法定刑幅度,规范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标准,健全公安机关刑事侦查、监察机关监察调查与检察机关指控犯罪三位一体的追诉衔接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监察调查有效衔接工作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汉明  张乐  
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开启了人类社会利用信息资源、制造信息工具、实现由现代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跨越、创造信息文明的新纪元,也给惩治和预防网络金融犯罪,推进网络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课题。一些国家的专门立法、政府管制与行业监督相结合,立法执法与专业化监管并重,审慎监管与法律防控等模式的创设运行,给国际网络金融治理提供了新的视野。构建大数据时代惩防网络金融犯罪体系,需要注重法律规制与全面监管相兼顾,统筹打击犯罪与有效预防目标双实现,立足本国国情,实现网络金融犯罪的依法治理、多元治理、源头治理和共同治理,提升网络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毅  
基本竞争模型完全信息的假设与现实相悖:由于信息的真伪难辨;信息收集需要成本;消费者能够记忆并回想的信息有限;消费者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有限以及信息市场不完善等原因,致使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信息有限的结果是市场稀薄和假冒伪劣商品盛行。消费者可以借助担保、信誉、专家、标准以及价格制度等方法去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叶霞  
试析假冒伪劣商品的成因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叶霞在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出现了商品生产蓬勃发展、市场经济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这确实令人欢欣鼓舞。但是另一方面假冒伪劣商品的无孔不入和大肆泛滥,又确实令人愤恨与不安。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为贯彻落实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全国商务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商贸流通领域市场秩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龙冬平  徐铭恩  柳林  
当前中国假药犯罪态势异常严峻,地理学在此领域尚未涉及,但社会对其防控有迫切需求。论文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的数据挖掘,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改进的k-medoids聚类算法等方法,探究中国销售类假药犯罪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地域类型。研究发现:(1)中国销售类假药犯罪具有2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第一阶段该类犯罪的数量上升且“城际差异”扩大(2014—2015年),而第二阶段该犯罪的数量减少但“城际差异”缩小(2016年后)。(2)在空间分布上,中国销售类假药犯罪已由单核或双核(上海、深圳和广州等)的“聚拢分布”形态演变为多核的“扩散分布”形态,并且形成了较明显的“人字形”带状分布格局(如沿福建、浙江、江苏北上后,再向河北、山西、辽宁、吉林以及黑龙江等地蔓延扩散)。(3)中国销售类假药犯罪空间自相关显著,且存在不稳定的空间聚集现象,即高高集聚区和低高集聚区发生了迁移扩散(出现了由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朝北部、中部方向集聚的特征)。(4)在市尺度上,可将中国销售类假药犯罪的地域类型划分为上升型、下降型、波动型和低位型4种,且各类的城市数量与分布均存在明显差异。如上升型城市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下降型城市主要分布在广东地区;波动型城市集中在江浙地区、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低位型城市数量最多、分布最广。(5)最后基于案情词云解析的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城市销售类假药犯罪防控及社会治理的建议。如对于上升型城市,加强美容药和保健药网购及物流监管力度;对于下降型城市,做好实体店铺销售特效药或特色药的排查;对于波动型城市,推进并建立联合打击假药犯罪的协作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金昌  
一、假冒伪劣商品统计的意义。近儿年来,在我国商品经济逐步发展、商品市场不断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假冒伪劣商品大量充斥市场。据报道,1991年我国商品平均合格率仅达59.46%,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000亿元,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严重阻碍了我国商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在党和政府下决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今天,在统计上对其加以反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假冒伪劣商品是指在市场上出售的无商标、无厂家、无生产许可证、无合格证、无生产日期、无中文名称的商品,以及那些假冒商标、以次充好、名实不符的商品。这些商品都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阮平南  杨娟  
本文认为以打击为主的“末端治理”方式对抑制伪劣商品的现象难以奏效,提出了“防打结合,以防为主”的治理思想。从控制流通环节的角度剖析了伪劣商品流通中消费者和中间商之间的博弈关系,构建了中间商的声誉模型,分析了中间商在伪劣商品治理中的行为选择。得出的结论是:中间商只有选择与消费者合作,尽力杜绝购进和销售伪劣商品,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用。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裕舜  魏继武  葛丹  陈大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