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3)
2023(10114)
2022(8558)
2021(7761)
2020(6199)
2019(14325)
2018(13919)
2017(26628)
2016(14328)
2015(15952)
2014(16052)
2013(15926)
2012(15487)
2011(14232)
2010(14862)
2009(13696)
2008(13698)
2007(12377)
2006(11713)
2005(11139)
作者
(41402)
(34425)
(34380)
(32752)
(22299)
(16447)
(15675)
(13370)
(13265)
(12836)
(11865)
(11451)
(11413)
(11283)
(10971)
(10659)
(10342)
(10198)
(10155)
(9954)
(9033)
(8617)
(8424)
(8016)
(7861)
(7822)
(7793)
(7695)
(6972)
(6923)
学科
(66214)
经济(66155)
管理(39590)
(37887)
(28385)
企业(28385)
中国(22483)
(22015)
贸易(21996)
地方(21826)
(21311)
(20742)
方法(19769)
数学(16516)
数学方法(16295)
业经(15630)
(13874)
农业(13516)
(13323)
(12905)
银行(12897)
(12717)
金融(12717)
(12628)
(11615)
地方经济(11580)
(11510)
环境(11023)
(10895)
技术(9800)
机构
学院(206561)
大学(202696)
(94665)
经济(92654)
研究(78936)
管理(75379)
理学(62244)
中国(62208)
理学院(61520)
管理学(60654)
管理学院(60246)
(44158)
(44092)
科学(43869)
(40488)
研究所(35681)
中心(35364)
(34718)
(32891)
财经(32501)
(29282)
(29093)
北京(29078)
师范(28873)
(28718)
经济学(28363)
(27620)
业大(25997)
(25404)
经济学院(25356)
基金
项目(124121)
科学(97860)
研究(97194)
基金(87417)
(74667)
国家(73994)
科学基金(62782)
社会(61570)
社会科(58508)
社会科学(58498)
(49489)
基金项目(44318)
教育(43842)
(41038)
编号(40576)
自然(37185)
资助(36530)
自然科(36308)
自然科学(36299)
自然科学基金(35627)
成果(34333)
(33692)
课题(29705)
重点(28420)
发展(28110)
(27638)
(27630)
(25989)
(25052)
国家社会(25035)
期刊
(118596)
经济(118596)
研究(73209)
中国(50714)
(32505)
(31889)
管理(31177)
(27813)
金融(27813)
教育(27758)
科学(25614)
学报(25509)
农业(22018)
业经(20685)
大学(19997)
经济研究(19597)
技术(19330)
学学(18446)
(17976)
国际(16760)
问题(16345)
财经(15768)
(13750)
世界(12652)
(11772)
(10937)
论坛(10937)
商业(10711)
技术经济(10685)
现代(9884)
共检索到354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荣华  
一、四川汽车工业现状四川省汽车工业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整车、改装、配件及重型、轻型、微型比较齐全、完整的体系框架。据统计,截止1991年底,全省(含重庆、成都)汽车行业有生产企业330家,其中:制造厂6家,改装厂45家,零部件厂279家,拥有职工18.7万人,固定资产约30亿。1991年生产各类汽车6万余辆,摩托车50余万辆,完成工业总产值约10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以上。近两年汽车生产持续大幅度增长,不少产品再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也带动机械、电子、冶金、化学、轻纺、橡胶等相关行业的高速度发展。1992年生产(?)类汽车约10万辆(其中:成都市2.2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伍丕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恢复我国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已是大势所趋。“入关”将我国开辟一个崭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既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我国的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亟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四川省“入关”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课题组从本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入关”对该省的国民经济、外贸及主要工业部门的影响与对策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现将其中的三篇发表于此,供有关部门和广大读者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栾忠信  
我国政府提出申请以关税减让方式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缔约国地位,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一旦成为现实,必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将对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扩大纺织品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是当前纺织工业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向晨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工作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起草一个权利义务平衡的议定书和进行关税减让谈判还需要一段时间,其中也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处理,但中国“入关”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中国加快向关贸总协定的多边贸易体制靠拢,与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呼应,将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泽辉  蔡源元  
我国正在与关贸总协定的有关方面就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并且已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进展。中国一旦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整个贸易和经济将在较大程度上进入一个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进出口贸易都相对比较自由的新的国际环境之中。面对这种新的国际环境,包括工业在内的一些部门和企业,在可能获得许多难得的机遇的同时,将受到一些较大的直接冲击。农业也不例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海燕  
关贸总协定作为全球最大的多边经济贸易组织,对于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与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的原则下重返总协定也就变得越来越迫切。但是,重返总协定不仅只是享有权利,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采取正确的对策措施,迎接挑战,才能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推动中国经济迅速起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奎泉  冯燕  黄海滨  
当今世界,在政治上趋于和平与稳定的同时,国际经济贸易的集团化、区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国际贸易中,区域集团内各成员国和区域集团以外的其他国家间,在贸易政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世界经贸发展的这种趋势,客观要求企图参加国际分工与协作以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钟风翔  
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我国泵行业的发展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因此,有要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使我国泵行业在今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上能占有一席之地。 1 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我国泵行业的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戎云飞  
目前国内在"入关"或"复位"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研究集中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制造业方面,对农业和服务业领域的研究尚未足够重视。这与国际上对总协定的研究趋势正好相反,农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正是近几年来关贸总协定讨论中争议最激烈的两个议题。就我国来讲,农业是基础、服务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入关"对这两个行业的影响和冲击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整个格局,故其对策研究不能忽视。我认为对这两个行业的国内市场,同其他行业一样,应采取积极开放和适度保护相结合的政策,但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淑珍  
本文认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技术水平,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和产品面临严峻的挑战。产权约束软化,经济机制僵化,融资渠道狭窄,科技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差,都是我国面临的制约因素,为此,必须加快外贸、价格、金融体制和企业体制改革,以适应我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市场的需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鹿世明  
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了关于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经过六年多的工作,看来,中国复入关贸总协定的日子已经越来越临近。“复关”后对我国的各行各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纺织产业(包括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洪宝  
关贸总协定(GATT),是一项关于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多边协定。从其成立至今, 已有105个缔约国(方),其贸易额已占世界贸易额的 96%左右,其规范领域正不断扩大,从关税到非关税、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等。四十年多年来,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士贵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时我国正争取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这要求放松外汇管制,实行人民币对外汇的单一浮动汇率制度。而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制度,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靳新中  
随着我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以及与世界经济相互渗透程度的日益加深,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体制、经济运行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会越来越显著。中国要求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机会,同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翀  
长期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是在高关税以及进口配额等保护措施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但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重返关贸总协定从而受益于总协定的多边贸易体制,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如何让我们的汽车工业经受住重新“入关”的考验,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